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探讨如何科学表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问题时,有的同志指出,“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恩格斯和列宁的有关论述作出的科学表述,是对恩格斯关于“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观点的进一步引伸和发挥。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有必要对这一问题从理论上作一番追根溯源的研究。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一书中,论述真理问题时曾经提出:“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  相似文献   

2.
文摘     
《山东师大学报》第4期载文,介绍了关于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问题的讨论: 一、绝对真理是由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的。绝大多数同志认为,这一观点是科学的。第一、任何一个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相对真理包含着绝对真理,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第二、绝对真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总和”是一个变量,是随着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而发展的。有的同志认为,这一论断是不科学的。第一、构成“绝对真理”的无数个“相对真理”是绝对真理吗?一个正确  相似文献   

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一说,作为革命导师关于真理标准的理论,长期以来被各种讨论阐述真理标准的文章书刊所引用。但这句话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有三处地方讲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句话,但也是拿来之作。毛泽东同志从何处拿来,当时的历史背景是什么,这些问题看似具体,然而却是我们彻底弄清真理标准、深刻理解革命导师关于真理标准思想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谈真理是过程余淳真理即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黑格尔最早提出真理是观念发展过程的思想,对此,恩格斯和列宁都十分赞同并进一步发挥了这一观点,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真理即过程的思想。今天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过程的论述,对于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5.
关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关系问题的讨论中,有一种意见认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从未提出过‘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观点”;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讲的“在恩格斯看来,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说法,是列宁对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一段论述“作了并非愿意的注释”后“所得出的结论”,因而这个结论是“难以成立的。”①我觉得,这个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我们来研究列宁在引述思格斯的一段论述时所作的注释和列宁的结论——“在恩格斯看来,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是否符合恩格斯的原意。列宁的引述和注释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6.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伟人毛泽东首先提出的至理名言。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咬文嚼字会认为它不符合逻辑,因此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误读和误解。毛泽东的这一名言中的"真理"指的是"相对真理";"相对真理"必须由实践检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客观真理——绝对真理,指导实践,不由实践检验。毛泽东《实践论》中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两个语境意义:1."实践是检验所谓的真理唯一标准";2."实践是检验某一认识或者原理是否是真理的唯一标准"。被公认为引起了中国思想大解放的文章的题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意思是:"实践是检验‘两个凡是’不是真理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7.
文艺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一个基本原则。早在三十年代末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著名论断。建国以后,又多次提出社会主义文艺“要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这些论述从中华民族整体和历史发展的高度对我国文学艺术的独特异彩作出了精辟的理论概括,也为我国文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美学追求指明了前进方向,至今闪耀着真理的光辉。  相似文献   

8.
关于真理的定义,目前较为流行的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认为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正确反映。另一种意见认为:“真理就是客观事物的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正确反映”。由于真理的定义上的分岐,又引起关于客观事物的现象的正确反映是否真理,正确的感性认识是否真理等问题的争论。澄清这些问题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最近,理论界对革命导师关于“过渡时期”的论述,提出了一些新的探讨,有的同志认为,“过渡时期”指的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过渡;有的同志认为,“过渡时期”指的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过渡。这两种意见,都是根据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同志有关论述得出来的,并且认为,革命导师对“过渡时期”的论述完全一致。然而“完全一致”的前提,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这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的“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一著名论断,已经作为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观点写入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邓小平同志指出:“毛泽东同志的事业和思想,都不只是他个人的事业和思想,同时是他的战友、是党、是人民的事业和思想,是半个多世纪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结晶。”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一论断在我国的提出和发展过程,就完全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李郴生同志在题为《“绝对真理是相对真理的总和”吗?》(见《求索》1981年第4期)一文中,对“绝对真理是相对真理的总和”这一论点提出了异议。他认为:“绝对真理是相对真理的总和”,说的是“相对寓于绝对之中,绝对包含着相对”,同“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相对真理包含着绝对真理”的判断,是完全相反的。在一个论断中,出现前后两个相反的判断,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它们之中必有一假。据此,他认为“绝对真理是相对真理的总和”这一论点是不能成立的。我认为,这里不存在所谓判断不恰当的问题,而是作者没有搞清“绝对真理”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2.
究竟怎样评价列宁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呢?这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理论界多数学者认为列宁提出的商品经济思想只限于过渡时期,否认列宁提出过社会主义阶段存在商品经济的思想。他们认为提出社会主义阶段存在商品经济思想的是斯大林而不是列宁。我觉得这个论断值得商榷。 第一,我认为列宁对社会主义社会有无商品经济的认识前后是有根本变化的。 有些同志援引列宁的一些言论,以证明列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消灭商品经济”的观  相似文献   

13.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对事实负责,坚持新闻的绝对真实,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我们党的新闻工作的光荣传统。马克思曾经指出:要“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不能“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列宁和毛泽东同志都为此写过专门文章,论述报刊宣传一定要尊重客观事实,要讲真话,不要讲假话。列宁说,“布尔什维克鼓动工作的力量在于真实”,“我们依靠真理进行宣传鼓动”。他在《决不要撒谎:我们的力量在于说真话》一文中指出:“我们应当说真  相似文献   

14.
一些持社会科学真理有阶级性的文章指出:在阶级社会里,社会科学(语言学、逻辑学除外)是有阶级性的,因此包括在社会科学内的真理就不能不带有阶级性;与此相类似,由于思想、思想体系的有阶级性,从中升华出来的真理也必然有阶级性。一句话,作为认识客体社会现象和事物的阶级性决定社会科学真理本身的阶级性。这个论点,我是不同意的。一些主张社会科学真理没有阶级性的同志,依凭列宁关于客观真理的定义,彻底排除内容本身的阶级性,这也未免脱离实际,我也难于苟同。  相似文献   

15.
齐胜锁 《前进》2023,(12):39-43
<正>时值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之际,再次打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宝库,顿感字里行间处处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尤其是毛泽东同志关于军政军民关系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著名论断,深刻揭示了人民军队的本质特征、人民战争的深厚根源和人民国防的砥柱作用,其理论之深邃、实践之壮阔、意义之深远,将指导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历史征程中,不断凝聚起无坚不摧、无敌不克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16.
有人认为“绝对真理”范畴是一虚设概念,应该摒弃。蒋冬梅撰文指出,作为与“相对真理”相对的概念,“绝对真理”是不应该摒弃的,也是摒弃不掉的。作为人类理性认识的逻辑终点,绝对真理有其存在的独特功用。首先“绝对真理是说明和理解相对真理的前提条件。以绝对真理为参照,才能明确相对真理之为真理是有条件的、近似的,它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矛盾统一体。其次,绝对真理反衬出人们把握的真理都是有待发展的相对真理。相对真理虽然具有真理性,但就整体而言,却是有条件的、近似的,因此,不具有永恒性、终极性,不可奉为千古不变的教…  相似文献   

17.
彭德怀学习苏军的思想对我军 5 0年代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产生过重要影响。彭德怀学习苏军思想的演变轨迹与毛泽东的相关论述和指示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毛泽东的“一边倒”战略和学习苏联的思想与彭德怀学习苏军的思想 ,毛泽东关于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习外国经验的论述和彭德怀学习苏军要结合我军实际的思想 ,以及毛泽东对军队“教条主义”的严厉批判和彭德怀在军内“反教条主义”扩大化等 ,都有着直接关联。  相似文献   

18.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上先进,才能在行动上先进。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重要的一环就是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大力加强思想建设,切实提高广大党员的政治觉悟,使党员成为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模范。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是党的传统优势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奠基人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指出:“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基础。”列宁提出了著名的“灌输”理论,并且认为,“没有革命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主义政党”。毛泽东同志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思想建设的理论,第一…  相似文献   

19.
陶溶 《群众》2000,(4):52-53
早在1942年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第2页)。今天重温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我们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实现党在思想政治上的优势,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思想,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造的对象,又是它的锐利武器。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思想领导”,实质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领导。在今天,就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全军和全  相似文献   

20.
关于过渡时期阶级斗争的问题,列宁曾经提出一个有名的论断,他说:“机会主义恰巧在主要之点不承认有阶级斗争,即不承认在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期,在推翻资产阶级并完全消灭资产阶级的时期有阶级斗争。实际上,这个时期必然是阶级斗争空前残酷、阶级斗争形式空前尖锐的时期。”(《国家与革命》)对这段话所指的“时期”,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认为列宁讲的是指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到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这个时期,因为马、恩有过把社会主义社会包括在共产主义社会形态之中的说法,按照这个说法,列宁在这里所指的“向共产主义过渡”,也可以理解为是向社会主义过渡。另一种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