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习近平同志强调,"功成不必在我"并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这一重要论述,深入分析了显功与潜功的辩证关系,说明了树立正确政绩观、让潜功成为真政绩的深刻道理。让潜功成为真政绩,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  相似文献   

2.
李泉 《先锋队》2011,(10):39
每个领导干部都希望在任期内能干出一些政绩,赢得干部群众的口碑。但是,如何创造政绩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重视的可能是上项目、搞工程之类的"显性"政绩,对于那些涉及群众利益、利于部门单位长远发展,但是周期长、费劲大、见效慢的"隐性"政绩,往往不太注意去做,甚至不屑于做,这种现象值得关注。创造"隐性"政绩,首先需要各级领导干部自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领  相似文献   

3.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广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科学发展保驾护航。具体而言,就是要在思想上和实践中着重解答好为谁创造政绩、创什么样政绩、怎样创造政绩、依靠谁创造政绩以及怎样衡量政绩等五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言论集萃     
《先锋队》2004,(1)
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制俗话说得好,“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干部是否真心为民,就看其对政绩的看法,因此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进一步端正如何搞出政绩和对待政绩考核的态度。要建立起领导干部政绩工程报告制度,向广大群众公布实施政绩工程的做  相似文献   

5.
《江淮》2010,(4)
<正>扶持农民种一颗核桃树,五到十年后才会挂果、见效益。有多少干部愿意干这样的"傻"事?针对少数领导干部创造政绩存在重近轻远、重显轻潜的心态,一位领导同志在调研山区核桃产业发展时说,领导干部要少一些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多做些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乐于创造"十年后政绩"。  相似文献   

6.
政德与政绩     
《党建》2015,(8)
<正>政德是什么、政绩是什么,政德怎么修、政绩怎么谋,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弄清楚的问题。"三严三实"作出了鲜明回答,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旨在强化政德修养;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旨在强调干好政绩。"三严三实"揭示了政德政绩的深刻内  相似文献   

7.
"政绩成本"这一概念有望成为近期的一个热词."领导干部政绩的考核将有新的标准出台,其中有望第一次引入政绩成本分析."较为正宗的阐述是:"考核办法首次提出了要对政绩进行成本分析,不仅看领导干部取得的政绩,还要看创造政绩的目的及为谁创造政绩,并对为取得政绩所付出的投入和代价进行计量,以切实避免不计成本和代价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  相似文献   

8.
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政绩导向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靠正确的政绩观作保证.没有科学的政绩考评体系,就不可能形成科学发展的政绩导向机制,也就很难使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因此,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导向机制成为当前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2008年,广东省惠州市结合被中央确定为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市这一契机,对此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政绩应该是"全面政绩"、"绿色政绩"、"惠民政绩"、"公认政绩";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政绩导向机制必须坚持和把握政治方向原则、科学全面与突出重点原则、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原则、上级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原则及实践检验原则.  相似文献   

9.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说的是,为官者,就是要干出政绩,就是要带领群众致富,就是要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利.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把干出政绩作为自己的施政目标和行为,是十分正常的,也为我们党所倡导和鼓励.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是政绩,为谁干政绩,怎样干政绩以及如何评价政绩,对这几个相关方面的认识和态度,就构成了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当前,在科学发展观渐人人心的大背景下,弄清上述几方面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有助于理解、把握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相似文献   

10.
姚桓 《党建》2004,(Z1)
政绩,主要是指领导干部在一定岗位和一定任期内做出的工作业绩。所谓政绩观,一方面,是说党组织如何正确看待干部政绩,科学衡量其政绩;另一方面,就领导干部个人而言,是指自己对待政绩的态度和观点,具体地说,可以分为为什么要出政绩(政绩目的);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政绩标准)和怎样做出政绩(政绩途径)三个方面。一个干部的政绩观,实际上是他的权力观、利益观乃至人生观、价值观在领导工作中的反映。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衡量一个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克服政绩观上出现的偏差和扭曲,是当前…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对那种热衷于抓大项目、修大马路、建大广场的"硬政绩工程",群众已经比较了解,大部分领导干部也都"心存顾虑",不敢率性而为了。但也有一些领导干部开始热衷于打造"软政绩工程",比如搞所谓"某某模式""某某经验"等。"软政绩工程"具有投入成本低、监管难等特点,更具隐蔽性和迷惑性,人们对其表现形式、主要危害、破解之道尚缺乏关注。因此,我们要警惕"软政绩工程",防止"软政绩"演变成"硬错误"。现实生活中,"软政绩工程"的表现形式多  相似文献   

12.
正地方政府债务要有效地"去杠杆",就必须完善科学的考核机制。首先要实现政绩考核的法制化,避免人治。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把官员政绩考核的内容、方式标准化、制度化,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建立一整套严密的组织监督和广泛的民主监督相配套的有效制度,使城镇化建设中的多种形式主义能得到及时的遏制。其次要实行官员政绩考核内容的多样化。尤其在经济发展方面,在运用GDP对于"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从近年来干部政绩考核的实践看,如何准确把握干部的政绩,提高识人水平和用人质量,仍然是摆在干部管理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要准确考核定位干部政绩,还应从几个方面进行努力。用辩证的观点准确区分个人政绩与集体政绩。任何一个单位取得的成绩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干群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在考核干部政绩时,要准确区分个人政绩和集体政绩。既不以“集体努力的结果”为名,否认个人所做的贡献;也不能把所有成绩都归结到个人身上,搞一绩多用或多绩一用,否认整体效能。特别注意不能把领导班子集体政绩算作个人的政绩。用求实的观点正…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中国的官场,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是过街老鼠,人人见了都忍不住要吐一口唾沫,然而,奇怪的是,许多时候,那些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的人并没有将众人的白眼当回事儿,你吐你的唾沫,他做他的恶心事。甘肃省通渭县一些地方在推广地膜覆盖技术时弄虚作假即为一例。我们要根除此类行为,一方面当然要严厉追究那些具体的操办人,让他们懂得给老百姓办事弄虚作假必须付出惨重的代价;另一方面我们更要坚决惩处那些"不在场"却实实在在  相似文献   

15.
《北京支部生活》2010,(4):62-62
<正>近些年,一些地方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不正之风盛行。宣传政绩搞假大空,出现问题和事故层层隐瞒,这实质是官本位思想、名利思想在作祟。我们平时所说的"形象工程"是指脱离实际,不顾人民群众需要,只做表面文章的事,目的是哗众取宠。所谓"政绩工程",是指不顾发  相似文献   

16.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其落脚点就是牢固树立科学的政绩观.首先,要明确"政绩为谁而树".领导干部真正的政绩是造福百姓的实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应该能够经得起群众、实践、历史和时间的检验.实践证明,我们的工作决策,只有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顺利推进;其次,要明确"树立什么样的政绩".经验证明,深刻认识省情、市情、县情,认清发展目标,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我们才能真正创造出实绩.如果不切实际,不顾民力,乱铺摊子,就会劳民伤财,造成"个别人的政绩,几代人的包袱";再次,要明确"靠什么树立政绩".实践证明,树政绩没有"一步登天"的捷径可走,惟有脚踏实地,始终从群众最关心的、最迫切希望解决的事情做起,才能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7.
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趋势,实现在经济"新常态"下"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中国的基本国情、利益的驱动、政府的政绩考核机制不健全是导致重经济总量和速度而轻质量和效益的主要原因。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整体素质,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完善政绩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8.
《奋斗》2021,(11)
正为群众办实事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题中之义和关键环节,学党史最终要落脚到办实事、开新局上。但在具体推进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供需之间的关系,不能做"纸面上"的漂亮事,把办实事当成个人积攒政绩的"表演秀",而是要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从而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指出:“要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包括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真正的政绩应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应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而不是做给上级看的,更不能出于自己的私利。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这些论述,深刻阐明了新形势下树立正确政  相似文献   

20.
所谓"政绩",是指为官者在职期间办事的成绩.当前考察、提拔干部,自然是要参考其政绩的.近年来,许多地方出现的心系民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老百姓的脱贫致富打下可持续发展基础的"民心工程",是真正的政绩工程,是大受干部群众欢迎的.这样的政绩越多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