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5 毫秒
1.
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政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政策既需要加强竞争法规制 ,维护竞争秩序 ,又需要通过竞争法豁免政策实现发展的目标。内容相互冲突的豁免和规制的并存 ,可能导致竞争政策的失效。为此 ,这种冲突必须得到适当的协调和控制。一方面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政策的制定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强调豁免政策的发展功能 ,拓展使用豁免政策的空间 ;另一方面 ,要加强对国际和国内限制竞争行为进行规制 ,并对豁免政策的使用施加适当的限制 ,避免滥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竞争法政策目标的选择,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体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理念,紧密结合中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努力实现竞争法政策目标的内部协调、竞争法政策目标与产业政策目标的协调以及竞争法政策目标与社会政策目标的协调。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规制改革与反垄断法·竞争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在运输、金融、电气通信、能源等规制产业领域里开始了推进规制改革.以前,按产业、行业而形成的纵向式规制体系早已根深蒂固,而且形成了被细分化的分管结构.与打破这种分管结构一起,在构筑市场准入以及横向性规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种规制改革,就是以引进竞争、促进竞争来形成效率的最大化为目的,与反垄断法、竞争政策的目的同出一辙.由于规制体系的革新,就连以前反垄断法的规定所不能及的规制产业,也可适用竞争法(反垄断法),现已形成新的规制政策和竞争政策并存的过渡时期.在这一过渡期中,规制法、政策与竞争法、政策的关系已从对立发展到协动的时代,在具体的协动上正按行业进行着探索.  相似文献   

4.
日本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在运输、金融、电气通信、能源等规制产业领域里开始了推进规制改革。以前,按产业、行业而形成的纵向式规制体系早已根深蒂固,而且形成了被细分化的分管结构。与打破这种分管结构一起,在构筑市场准入以及横向性规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种规制改革,就是以引进竞争、促进竞争来形成效率的最大化为目的,与反垄断法、竞争政策的目的同出一辙。由于规制体系的革新,就连以前反垄断法的规定所不能及的规制产业,也可适用竞争法(反垄断法),现已形成新的规制政策和竞争政策并存的过渡时期。在这一过渡期中,规制法、政策与竞争法、政策的关系已从对立发展到协动的时代,在具体的协动上正按行业进行着探索。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法有促进竞争的一面,但与竞争又不可避免地存在内在冲突。竞争法对知识产权具有“抑”与“扬”的双重功效,既能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又对知识产权领域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加以规制。在协调知识产权法与竞争法的关系时,竞争法应对行使知识产权的正当行为予以豁免,对不正当行为予以约束。  相似文献   

6.
竞争法国际协调从性质上属于国际立法,国家是竞争法国际协调的主要参与者,国家的经济人特性以及缺乏一个超国家的立法机构的背景使得竞争国际立法与国内立法在立法目的、立法动力、立法路径与具体内容设置等方面都表现出很大的不同。竞争法的传统理论并不能当然套用到对竞争法国际协调行为的分析中去。从法经济学角度可以对竞争法国际协调的基本特征作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7.
竞争法就是市场秩序规制法,也是市场主体竞争权益的保护法.对公平竞争权的保护和侵权规制就是在维持公平竞争的秩序,是竞争规则的核心内容.在制度建设层面上,以统一的竞争法典模式构筑我国的竞争法,确立适度自由、实质公平和整体效率优先的法律原则,规定广义而科学的反竞争行为内容,并设立统一的竞争执法机构保障竞争法的实施更利于实现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8.
跨国反竞争行为的出现和各国竞争法的冲突,使得国际社会协调各国竞争法的需求日趋强烈。由于社会制度、经济结构、所处发展阶段等方面的差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相差很大,两者在竞争法国际协调过程中所持有的立场理应有所不同。发展中国家在竞争法国际协调的过程中必须针对自身国情,进行正确的路径选择,方能在抵制限制竞争行为对经济全球化成果的消解作用的同时,获得国家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升本国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传统上,竞争法是一国的国内制度,仅规范国内的反竞争行为。然而,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和国际投资的不断发展,许多竞争问题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国国内,而是涉及多个国家、地区。在没有一部统一国际竞争法的情况下,如果国内竞争法仅在境内具有法律效力,那么某些反竞争行为便有可能逃避其应受的规制和处罚,造成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扭曲。在处理跨国竞争案件时,某些国家、地区超越了竞争法的严格属地性而对其进行域外适用。这主要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我国《反垄断法》在域外适用方面学习了国外立法经验,在司法实践方面也有了初步尝试。对美国、欧盟和中国竞争法的域外适用分别进行分析,可以探寻国内竞争法的域外适用在规制跨国反竞争行为方面所具有的效果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08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开始实施,我国竞争法体系初步形成,此时正是竞争政策发展的重要时机。经济危机全面爆发后,我国先是宣布四万亿救市计划,又先后颁布了各重点产业振兴规划。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如何协调本就是一热点话题,如今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之下,更是难以作出决断。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既存在共同的最终价值目标,相互影响,又存在不同的具体目标和作用机制。以美国和日本在经济危机时的对策为借鉴,我国目前应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竞争政策应适当放松,但其优先地位不可动摇。  相似文献   

11.
1993年12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标志着我国在反不正当竞争领域确立了法律制度。该法虽施行多年,但行政执法实践表明,《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一定的立法目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美国反倾销法和竞争法均以制止不公平贸易行为为目标,但是在执行标准上有着各自的特点。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有关反倾销法和竞争法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融合问题,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在此背景下,美国提出了有关将其反倾销法和竞争法进行统一的具体措施,对于这一趋势的分析,将会使我们更为清晰地了解美国反倾销法的走向。  相似文献   

13.
吕欣  Lü Xin 《工会论坛》2002,8(4):88-90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竞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与其他相近法律、法规的竞合 ,如 :民法通则、知识产权法、产品质量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的竞合 ;二是几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本身的竞合。处理好这些竞合关系对执法及司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维护自由公平的竞争秩序与保护消费者权益实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将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立法目标之一,并将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否受损作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标准之一,但由于消费者概念不明确,又缺乏直接的救济手段,该法的立法与实践出现了落差。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中的消费者标准不宜套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消费者概念,同时在司法救济上,应赋予消费者以消费者组织的名义进行团体诉讼的有限诉权。只有这样才更能体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宗旨。  相似文献   

15.
知识产权法对于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擅自使用他人企业名称、伪造产地、侵犯商业秘密等侵犯知识产权的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只能从保护权利人专用权出发禁止侵权,而对保护权利主体的竞争优势、维护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则显得力不从心。竞争法应担负起规制侵犯知识产权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重任,发挥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与一般市场经济国家不同,我国竞争立法遇到的是一些特殊的挑战。首先,中国正逐步迈向对于企业而言市场导向性更强的经济体制,但当前政府主导配置资源的方式并未彻底改变,各种要素市场远未形成,竞争机制呼吁竞争立法的全面有效保护;其次,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市场大门已非常开放,政府竞争政策的缺乏战略性和方向感,使得市场无序竞争与垄断的现象愈演愈烈;再次,中国现有的司法体制也在改革过程中,怎么为受到竞争政策与竞争立法影响的市场主体提供有效的司法救济,也遭遇到司法独立与司法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并没有明确规定一般条款,从而使得在司法实践中难以适用。因此,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需要借鉴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成功立法和法律实践,规定明确的一般条款,以应对因时而发展的各类列举情况之外的实质不正当竞争行为。  相似文献   

18.
欧盟竞争法中的"必要设施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必要设施原则"是竞争法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概念.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可有助于从微观层面了解竞争法的基本原理、立法框架和在司法活动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历史.由于我国即将颁布的反垄断法以欧盟②模式为主要的立法参照,因此,研究欧盟法的有关规定,并对其将在中国法律领域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与核心,而反垄断法则是维持和保护竞争机制的最重要武器.作为市场经济的捍卫者,反垄断法有着普遍的适用性.但是,作为矛盾的对立,凡是原则通常总是有"例外"作为其对立面存在.适用除外是对反垄断法普遍适用的一种偏离和限制,是这一原则的例外.分析研究欧美的例外法则对我国反垄断法的立法和执法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