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有限空间理论是根据系列性案件的犯罪主体跨区域、大范围、跳跃式作案的特点,以案件自身的发展规律为依据,预测犯罪发生和可能发生的地点,进行预警和围追堵截,最终将犯罪人抓获归案的理论。有限空间理论是建立在信息源、同心圆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在系列性案件侦查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城市犯罪的空间分布研究源于制图学派,该派使用地图描述犯罪的地域空间差异,发现犯罪的空间分布有一定规律性。现在犯罪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GIS)也开始应用于犯罪的空间分布研究。芝加哥学派开创了城市犯罪的空间生态研究,探讨犯罪发生的生态环境体系。城市犯罪的空间防控理论主要有街道眼理论、可防卫空间理论、情境犯罪预防理论、CPTED理论和死角理论等,这些理论皆强调通过环境设计来预防犯罪。  相似文献   

3.
信息源理论是系列性案件侦查理论的三大基石之一,是在充分研究犯罪场、侦查场和信息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全新的侦查理念,而且经过了侦查实践的反复检验。信息源理论认为,在系列性案件侦破中,建立完整的信息数据链是侦破案件的保证,获取和使用信息应该遵循数据完整性、综合数据优化、数据问相互联系和主元信息最优化四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信息源理论是系列性案件侦查理论的三大基石之一,是在充分研究犯罪场、侦查场和信息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全新的侦查理念,而且经过了侦查实践的反复检验。信息源理论认为,在系列性案件侦破中,建立完整的信息数据链是侦破案件的保证,获取和使用信息应该遵循数据完整性、综合数据优化、数据间相互联系和主元信息最优化四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犯罪地理学是一个交叉学科,国外学术界对犯罪地理研究比较深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许多成果。国外犯罪地理研究领域中的三个方面,即犯罪地理理论研究、犯罪空间分布研究及犯罪和空间环境的关系研究,对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当前农村犯罪的基本情况是侵财型案件中的犯罪分子极为猖獗,黑恶势力犯罪在局部地区比较突出,杀人、伤害犯罪案件仍然偏多。但就对农村治安局势的危害而言,最值得关注的是黑恶势力犯罪、侵财型犯罪以及系列性的杀人、伤害犯罪和各种苗头性犯罪。有鉴于此,有关方面应以稳定农村社会治安局势为基本价值目标,做好对相应犯罪活动的控制和打击工作。  相似文献   

7.
同心圆理论     
同心圆理论是系列性刑事案件三大侦查理论之一,源于城市结构模型理论,指的是以系列性案件的首发案为圆点、以信息源为依据、以到达系列性案件各子案发案地直线距离为半径,通过几何的方式勾画出犯罪人的活动半径,进而确定犯罪人的居住地和犯罪人的侦查方法。同心圆的原点是系列性案件的首发地,是信息源中元信息的集聚区,反映的是系列性案件中所有个案与首案之间的联系。圆半径的长短,反映了犯罪人对环境熟悉程度的变化,距离越短,其对环境的熟悉程度越高。同心圆理论解决了系列性案件侦查范围划分问题,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于暴力犯罪而言,犯罪空间条件是其犯罪行为发生的必备条件之一,对暴力犯罪的空间条件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暴力犯罪的规律以及探寻暴力犯罪的原因。本文依据有关调查资料,重点探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暴力犯罪的城乡地域分布及城乡地区犯罪率比较;二、犯罪场所与犯罪实施的关系及特征;三、犯罪人对犯罪地选择的主观倾向及原因。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可能使人们对暴力犯罪的空间条件有较为深入的认识,而且对加强暴力犯罪的空间防范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学分类与构成,是以刑法学犯罪分类与案件构成理论为依据,从侦查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出发,对经济罪案的构成要件和要件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排列状况进行具体剖析的理论,其可为选择经侦方法和取证措施提供途径和依据。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学分类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按犯罪对象和犯罪领域的不同分类;二是按犯罪行为分类。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学构成,可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纵向的动态结构,即分析经济犯罪行为的孕育、发生、发展演变的全过程:二是横向的静态分析,即以犯罪实施阶段为横断面,剖析犯罪实施过程中的基本构成要素,它包括了经济罪案中的主体、行为、对象、主观状态、危害结果、时间、地点和方法等要素。  相似文献   

10.
伪证罪的主观要件问题对于正确认定犯罪具有重要意义,但现行的法定犯罪目的难以完全适应实践需要。基于110份刑事判决书的实证分析可知,司法实践中法院明确认定伪证罪犯罪目的的案件有限,部分法院在《刑法》第三百零五条文本之外描述伪证罪的犯罪目的,伪证行为的实际犯罪目的具有复杂性,且其犯罪动机具有多样性。在规范层面,我国法律体系对伪证罪的具体犯罪目的的规定仍有待明确。在理论层面,伪证罪法定犯罪目的的理论不足在于“隐匿罪证”属于犯罪行为而非犯罪目的,其并未涵盖“无中生有”式伪证行为,且现行目的要件难以契合伪证罪的法益本质。应当在保留伪证罪目的要件的同时,将伪证罪的法定犯罪目的修改为“意图妨碍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以完善伪证罪的主观要件要素。  相似文献   

11.
环境犯罪学研究产生犯罪的环境原因。其主要理论包括:防卫空间理论、破窗理论和防卫环境设计理论。借鉴这些理论与实践措施,对我国社区警务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居住空间的日益紧密,由此引发的相邻纠纷案件逐渐增多。如何对这类案件妥善执行,以使居住空间的扩张与反扩张之战能够平息,这已经成为法院执行工作中的一个难题。只有在分析此类案件原因的基础上,采取若干可行的对策,才能有助该类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3.
系列案件中犯罪分子的反侦查意识和行为是普遍存在的,侦查与反侦查之间的较量更加激烈。"时空空白点"是与作案时空相对应而存在的,其存在具有必然性、相对性、稳定性和可利用性,特别是在系列案件中,"时空空白点"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犯罪分子所具备的特征,对于划定侦查范围、查找犯罪嫌疑人有着很大的作用。通过对系列案件中的"时空空白点"进行深入分析和利用,以此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特征进行刻画,提高"时空空白点"在侦查破案中应用,从而拓展侦查破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不确定的法律概念是指未明确表示而具有流动的特征之法律概念,其包括一个确定的概念核心以及一个多多少少广泛不清的概念外围。不确定的法律概念的存在是由法律语言的模糊性决定的。对不确定的法律概念的解释、适用,理论上就有可能存在多数适当的判断决定。那么行政机关就不确定的法律概念的适用,是否存在不受法院审查的决定权限?这确实是公法学上的一大难题,也是公法学的一大重点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不确定法律概念的涵义、适用以及判断余地理论分析研究,对我国行政诉讼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列斐伏尔的“空间三一论”为切入点,借鉴了包括叙事学在内的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方法和视角,并在深入分析文本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刘易斯主要小说的叙事特征及其作为虚拟空间的意识形态性、文本内涵和文化意蕴,进而挖掘出刘易斯小说的叙事空间特质、作家的文化情感结构和小说人物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16.
徐能武 《外交评论》2007,43(3):59-63
随着世界各国竞相进入太空拓展自身的国家利益,亟须有效的外交努力进行调适,以保证人类对太空的真正和平利用。但在太空安全的外交努力方面,目前存在着共同利益基础薄弱、外部强制力不足、基本理念和道义准则存异,以及权力分配结构失衡等困境。所有这些决定了摆脱困境只能走维护现有太空国际法框架、支持有关各方积极努力、倡导新安全观和抑制太空武器化的外交努力优先的渐进性路径,以求在注意太空技术特点的基础上,营造共存共赢的合作局面。  相似文献   

17.
空间权作为一种新型的权利,随着对土地立体开发的繁荣而越来越受到关注。许多国家对此进行了相关或专门的立法,然而,我国对空间权的研究和立法较为滞后。文章主要从目前国内外空间权的立法概况、空间权体系构成、空间权的客体、性质等几个方面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土地利用的立体化,土地空间权利观念和空间权法律制度在西方各国相继建立。而我国无论在土地立体利用的实践层面,还是在土地立体利用的立法层面,都处于相对落后状态。空间权的性质应为对一定空间上所设定的各种空间权利的抽象概括;空间权的体系应包含空间所有权和空间利用权。我国应当更新立法的基本思路,将“空间”明确规定在“物”的定义中,在“所有权”一章中设立空间所有权,设立独立的空间地上权,完善对权利冲突的协调,建立空间权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