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永昌 《法制与社会》2013,(31):218-219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着重预防和打击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应加强队伍建设、宣传教育、管理监督等方面的工作,促进村务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以达到预防和打击该类职务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村基层政权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农村反腐败斗争的成效。为打击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0年通过了对我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司法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村民委员会等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主体身份的认定问题进一步做了规定,为检察机关查处此类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解释》的颁布并未使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相反由于法律规定的不明确和立法解释的不明晰,使得检察机关在查处此类案件时常常陷入司法适用的困境。对此,本文结合现有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对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贪污贿赂、侵占挪用犯罪的法律适用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和新农村建设的大力开展,围绕农村集体土地而展开的各项政府行政管理行为和农村自治管理活动就呈现出纷繁复杂甚至胶着难辨的新态势.在巨大的土地经济利益纠葛过程中难免会滋生腐败现象,而所谓的“村官”职务犯罪问题也益发凸显.在农村集体土地的管理事务中,“村官”扮演的是什么角色,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责范围又该如何界定,直接影响到农村基层组织人员所涉犯罪问题的准确定性,也广泛影响到我国农村事务问题的法律处理.由此,本文从一起常见土地问题的真实案例着手,尝试厘清农村集体土地管理行为的性质和所涉犯罪问题的法理依据,以求对建设进程中频发的土地腐败问题之法律定性引起更多的关注与探讨,从而达到依法准确打击之效.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呈现出高发态势,窝案、串案频发,不仅侵害了农民和农村集体组织的利益,还影响到了农村的稳定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高发暴露出当前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在管理及制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文章拟通过对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犯罪所暴露出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一些预防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职务犯罪问题,直接侵害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掌握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职务犯罪特点、原因,对预防和查办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职务犯罪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职务犯罪越来越趋于专业化、智能化、现代化,传统的侦查手段和措施已难以适应当前职务犯罪侦查工作 的需求,而法律并没有赋予检察机关技术侦查的职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因而,我国应根据目前职务犯罪的特点及侦查工作的状况,完善法律规定,明确职务犯罪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主体、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和适用程序,同时注意保护人权与防止权力滥用。  相似文献   

7.
职务犯罪侦查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刑事司法制度,是引导和界定职务犯罪侦查主体合法有效打击职务犯罪的主要标准和参照。我国的职务犯罪侦查制度自建国五十多年来,期间虽已经历了种种修订和完善,但在刑事司法国际化程度加剧,正当程序理念不断渗入全社会的法治大环境下,要将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两大诉讼目的平衡,我国现阶段职务犯罪侦查制度中程序制度的改革就显得由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检察机关在打击职务犯罪过程中,做好侦查环节错案的防范,关系到整个刑事诉讼错案防范的效果,关系到司法权威和社会的稳定。因此,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分析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中错案发生的潜在因素是十分必要的,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提出防范错案的建议是最终的探讨成果。  相似文献   

9.
现行刑法对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规定引起司法适用上的种种疑难。刑法第93条所称"从事公务"的涵义是指依照法律规定,为实现一定的社会管理职能而进行的公共事务,它具有法律授权性和公共管理性的特征。农村基层组织因具有上述两个特征应有别于一般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社团组织,刑法应将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纳入国家工作人员范畴。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打击职务犯罪,必须完善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保障机制。本文建议建立侦查启动监督机制、侦查立案监督机制、侦查措施监督机制、审查起诉监督机制等四项机制,并从相关法律修改、检察机关机构设置、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等方向进一步探讨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形成是社会系统非良性运行的结果。当前农村处于特殊转型时期,村民集体效能低下、社会控制弱化形成了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产生的不良客观环境,而要预防和减少犯罪,需要改善和加强社会和国家对农村基层组织的社会控制。  相似文献   

12.
诱惑侦查的核心是国家作为诱惑者诱使被诱惑者实施犯罪,此种激励型侦查实践的核心在于,需要刺激犯罪的实际发生。与卧底侦查相比,诱惑侦查并不是一种对付有组织犯罪和职业型犯罪分子的专用武器,而是可以广泛利用于各种犯罪。  相似文献   

13.
王海涛 《法学研究》2014,36(2):152-165
讨论行政法规范之违反与过失实行行为之认定的关系,对于我国过失犯罪,特别是业务过失犯罪的认定,有重大意义。对此,应当从不同的过失犯构造理论出发,做体系性思考。立足于行为无价值的新过失论,将过失实行行为定义为违反结果回避义务,不仅能合理限制过失不法的范围,理论立场上也更为首尾一贯;而且通过注意义务的类型化,更能贯彻刑法的自由保障功能和法益保护功能。在新过失论的框架下,行政法规范上的义务和刑法上的注意义务在范围、性质上均有不同,但也存在相同之处:前者的危险防止义务是以定型的危险为前提而课予一般人的义务,后者则是以个案事态为前提而课予(处于行为人地位的)一般人的义务。违反不以避免构成要件结果为指向的行政法规范上的义务,并不构成对刑法上注意义务的违反。而违反以避免构成要件结果为指向的行政法规范上的义务,如果该义务对于个案中的结果回避是必要的或不足的,则构成对刑法上注意义务的违反;如果该义务对于个案中的结果回避是不必要的、可替代的,或者会起消极作用,则不违反刑法上的注意义务。  相似文献   

14.
职务犯罪侦查模式关系到对侦查权力的限制和对犯罪嫌疑人人权的保障。西方法治国家职务犯罪侦查模式通过合理规制犯罪控制程序来促使保障人权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在新刑事诉讼法的框架下,检察机关应立足本土实际,以强化人权保障、有效打击犯罪为出发点,结合当前我国职务犯罪侦查模式的现状及问题,针对人权保障理念下如何实现职务犯罪侦查模式的转变,努力完善职务犯罪的侦查模式。  相似文献   

15.
The Fox and the Hunters: How IC Technologies Change the Crime Race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e article deals with the impact of new technologies on crime. Specifically, the analysis develops two aspects: an analysis of how new technologies are reshaping criminal typologies, dynamics and trends; and an analysis of the most important challenges that legislation, law enforcement and science have to face in order to prevent and comba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related crime. From the methodological perspective, each section opens with a specific question and develops by trying to find a suitable answer. The paper starts by analysing what impact new technologies have on society and crime. It continues by examining how criminal patterns are changing (How does ICT facilitate the commission of new and traditional crimes?) and who these criminals are (Are criminals really going cyber?). It ends by focusing on the other side, on how crime is prevented and combated (How are technologies reshaping the approach and the fight against crime at legal, law enforcement and scientific levels?). The analysis and the results achieved show that new technologies are valuable means in the hand of both criminals and institutions involved in the fight against crime. There is thus an urgent need to improve knowledge about the phenomena, and develop new paradigms and theories together with best practices.  相似文献   

16.
裴岩 《犯罪研究》2009,(6):39-43
社会转型对社会秩序产生深刻影响,极易出现社会失序,严重的犯罪形势即为社会失序的一个显著表现。警察刑事执法主要体现为对预防和惩治犯罪。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面对刑事犯罪高发的局面,应当赋予公安机关更有效的打击犯罪的权力,提高警察刑事执法效率以及公平正义执法,以遏制犯罪的高发态势,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相似文献   

17.
背信罪是伴随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化的高度分工而出现的罪名。我国《刑法》分则中存在众多而零散的背信犯罪条文,但条文设计却具有相当的随意性,而且偏向于对国有公司、企业的特殊保护。我国已经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为有效保护法益,增设背信罪势在必行。通过条文的合理设计,完全可以避免背信罪成为新的口袋罪而侵犯人权。在增设背信罪之前,我们应当充分运用竞合论原理,将背信犯罪行为作为侵占罪、职务侵占罪、诈骗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等相应犯罪处理。评价背信行为造成的财产损害,应采取经济的财产说,原则上不处罚背信犯罪行为的片面对向犯。  相似文献   

18.
职务犯罪潜伏期是指职务犯罪主体从实施职务犯罪行为即发案到案发的时间跨度。职务犯罪潜伏期增长速度之快、增长幅度之大,亟需关注。深入研究其原因,认清其危害,及时采取有效遏制对策,是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论职务犯罪心理及其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建清 《政法学刊》2005,22(1):38-40
职务犯罪作为智能型犯罪的特殊类型,犯罪人在绝对权力欲、人格结构某些因素的偏离、自我评价系统的偏差、社会浮躁心理的助长等社会文化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了职务犯罪行为发生的犯罪心理品质(变型的价值观念、明显而强烈的贪利性动机、极端的意志两极性特征、隐蔽性与深刻体验性的情绪情感、消极的职业人格特征等方面);职务犯罪心理的形成以其犯罪动机为核心经历旁观刺激、价值观念动摇、犯罪决意、强化等四阶段相应地在进行职务犯罪预防时可以采取健康人格塑造策略、自我调节机制、心理监测、咨询与矫治手段等方面的预防、警示、惩戒与惩治相结合、心理--社会文化的综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刘艳红 《法学研究》2010,(4):133-148
交通过失犯的本质应是结果回避义务,判断该义务之有无应以预见因果关系为内容的结果预见可能性为前提;注意规范保护目的是判断此种因果关系成立与否的理论,只有当行为人违反了注意规范保护目的而致损害法益结果发生时才能成立交通过失犯。注意规范保护目的是以作为刑法规范下位规则的交通法规为基础的可普遍适用于交通过失犯的判断标准,它属于交通过失犯中的违法要素,使用它无须通过客观归责理论。注意规范保护目的理论能合理限定交通过失犯的成立范围,有效克服我国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以交通事故责任书直接作为刑法上交通过失犯成立依据的不妥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