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孔2010年从部队回家探亲,到魏县车站下车后,被眼前错落有致的楼群、广场“震”住了。心里暗自闷想,这是我的家乡吗?这是中国鸭梨之乡——魏县?是不是下错站了?他看了看站台,是魏县车站,不错啊!可是,该走哪条路回家呢?他拿出手机给家里人拨通了电话:“爸,我到车站了,回家的路怎么走啊?”“孩子,你从车站乘一元公交车到小区下车就到了,咱家搬家了。我和你妈在家门口等你!”电话里传来一位老人欢快的声音。  相似文献   

2.
“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 “听话,早点睡觉,妈妈很快就回来了。” “可是,可是……”电话里传出女儿的哭声,“明天节目就要彩排了,我唱什么歌还没选好,舞蹈动作也没人给我编排,怎么办啊!呜呜呜……”  相似文献   

3.
初探钟点情人 从1999年7月底始,成都市的许多市民都不约而同地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位于闹市区的多部IC卡电话机仿佛在一夜之间都星星点点地贴上了一寸见方的小纸片,小纸片上或手写或打印着一个传呼机号码,其余什么字也没有。 8月27日,成都市民柳先生闲逛时,不经意地打了那个传呼号。回电话的是个女人,她问柳呼她有什么事。柳先生如实地告诉她,说自己很无聊,偶然看见这个传呼号便打了。电话那端的女人立即兴奋起来,说:“你算打对了电话,我们就是专门为像你这样的孤独、苦闷的人服务的,如果你需要,只要你留下联系方式,我会安排一个漂亮小姐陪你逛街、购物、聊天、陪你……总之让你感到满意。”柳先生问:“那你们是什么服  相似文献   

4.
话题背景 如今在这个信息社会里,你知道自己的隐私正面临怎样的安全风险吗?从4S店买完不久,你就会收到保险公司的短信或电话,或许电话那头连你的车号,保险到期时间都说得清清楚楚,生完孩子不久,你就能收到“神奇”电话——制作胎毛笔;报了一个亲子班,不久之后就有人向你兜售婴幼儿产品;各种偷窥,偷拍正在侵入你最私密的空间,在互联网上,你可能早就成了一个“透明人”……  相似文献   

5.
诱饵     
在英国居住久了,就常会收到不同公司送来的各种各样的祝贺信,有些信封上印有“紧急”字样,打开一看,内装一个邮资已付的信封,随附一信“祝贺你将赢得25~万英磅[或5万英磅乃至100万磅],此为最后一次抽奖,你的六个中奖号已播出,如果你在7天内寄出此信,表明接受此奖,你将成为幸运的赢家。”乍一看到这样诱人的信,你一定想知道这些不相识也不相干的机构是怎样得到你的资料的,并且怎样决定给你授奖的?英国不仅电脑联网,英国公司的人事资料也联网。如果你在某公司买过东西,或付帐单,包括村电话,电费,煤气费,该公司就会留下…  相似文献   

6.
第四章新的证据(上一电话“先生,我再去一次良子那里好吗?”“已经不行了,她无论如何都不会见我们的。’“上一次去时,还被邻居的狗追赶来着呢。”“还有那种事吗?”“在那一带,人们都养着个头儿很大的狗,有4条狗朝着我冲了过来,我就慌忙地逃掉了。”相马他们与受害人之间的关系恶化了。尽管用尽了所有的方法,可是她们却仍旧对相马和松尾守口如瓶,丝毫也没有妥协的迹象。良子的家人对相马律师抱有一种不信任感,甚至达到她们一接到相马他们打过去的电话,马上就把电话挂断的程度。“是不是再打一次电话试一试呢?”一日,不知是…  相似文献   

7.
电话     
电话铃声在清晨的居室里充满了激情。纪鹏举掀掉被子,慌乱中只趿了一只拖鞋就冲到了小茶几旁拿起了话筒。“死老头子,瞧你这个疯劲!”老伴从被子里探出头责怪道。“喂,我是老纪,纪鹏举啊。你是谁?”他一手插在腰际,眉宇间又是那种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神气。光着的脚和挺着的肚子,使老头模样显得挺滑稽。自打退下来之后,他的电话便少了,忙活了大半辈子,陡地静下来,还真有种不是滋味的失落感。“什么?你是纪军。”听说是儿子的电话,老伴呼地钻出了被子,一边心急手慢地摸索着衣裳,一边颤着嗓子问:“该不是家里出了事吧?”纪…  相似文献   

8.
悦读吧     
《检察风云》2010,(16):68-68
七个怎么看 如果你开车从广州向西走,一路对比中你就知道了什么是"农村";如果你不幸在2000年之后毕业,不管你是学士、硕士还是博士,你就有机会体验"就业难";如果你不是张悟本并且拿不出养生顾问费,你多半也会知道“看病难”;如果你是农民工或相当于农民工的某城漂,你的孩子会告诉你“上学难”;  相似文献   

9.
电话变声器现身南宁,声音变男女老幼可以自由选择。此类“新奇”商品是否会产生负面快来买呀!想骚扰影响?谁就骚扰谁。这字念“爱他”,你们也太不领市面了。天呐!你就是那个要饭的?Yes!郑州一先生给孩子起名“@”,民警告诫不能太离谱。张大嘴!真是要钱不要命。你这种  相似文献   

10.
陪局长打牌     
王琪 《政府法制》2008,(5):49-49
局长最近突然开始迷上了打麻将,每每到下班时间一个电话来,咱几个做属下的就得陪着他老人家玩上半夜牌、一个月的牌打下来,一听到局长叫打麻将的电话我心里就发憷,说明白点就是得掏腰包了,陪局长玩牌,能让局长输钱吗?他可是只能赢不能输的啊!  相似文献   

11.
龙年春节前,骗子的一个电话几乎将我“打懵”了。 这是一个工作日的下午,我正在主持一个会议。突然,手机响了。电话那头,一个操南方口音的男子说,我的孩子在他那里“出了点儿事”。“出了点儿事”这几个字如同催化剂,我的情绪顿时起了变化。在“出什么事了”几个字脱口而出的同时,我的脑海里马上翻滚出了孩子突然生病、遭遇车祸等种种可能。“让他跟你说。”这意味着,按程序设定“我的孩子”要出场了。接着,电话里传来一个男孩儿的哭诉:“妈妈,我被他们绑架了,你快想想办法……”与此同时,电话那头还“播放”着“我的儿子”遭受毒打的惨叫声。  相似文献   

12.
韩伟 《法治与社会》2010,(10):25-25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云南昆明市人大代表所公开的只是“工作电话”和“工作地址”,这个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工作电话的属性就是“公”,也就是为了公共事务、与工作内容相关的,这本来就应该属于各级各类政府、机关信息公开的一部分,人大代表通过电话,接听群众情况反映,了解群众各种需求,完全属于正常的工作范围,也是人大代表必须履行的一项重要职责。所以根本不存在诸如宁海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华飞所说的,电话一公开单位就会成为“信访局”,人大代表将“不堪烦恼”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骗“心”术     
“中级人民法院提醒你,这是最后一次通知,你有一张刑事传票未领取,本院将于下午4点30分采取强制措施……”上班出门前,家里电话突然响起,来电显示“0017901”。拿起电话,就听到这一连串的电子提示音。  相似文献   

14.
赵学刚 《检察风云》2014,(23):72-73
“各位观众,大家好,这里是‘名医坐堂’栏目,今天我们邀请到的专家名医是……”“电视机前的朋友们请注意,如果你也有:血压高并且长期服用西药降压,同时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健忘、心悸、四肢疲乏等症状,但苦于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请您不妨打个电话过来……”“栏目播出时间前50名打进电话的观众,能免费领取‘降压老汤’。您先试为快,赶快打电话……”  相似文献   

15.
一个来自你的银行信用卡VIP中心的电话,在快速熟练的长篇介绍引导下,极尽“大幅优惠”“仅限VIP名额”的诱惑之后,你是不是很有可能就成了银行推销保险业务的用户?这个时候你可一定要擦亮眼睛竖起耳朵,务必弄清保险合同的条条款款,细枝末节。因为你一旦同意购买,银行就会先从你的信用卡中扣除保费,等到数日之后,你拿到保险合同时发现部分条款与银行电话推销所说不符,保费却已被扣除。  相似文献   

16.
公交车上●特别提醒: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位置,比如女性较多的地方。如果有人盯着自己的敏感部位看,可以大胆与其对视,怒目相向进行眼神警告。关键词电话智取你可以打电话给自己的朋友,故意在电话里说:“最近跆拳道练得怎么样?我这边正好有个小子可以让你练练手。嗯,好,你想试试啊,那你在下一站等我吧!”  相似文献   

17.
恿公的智慧     
王学江 《政府法制》2010,(12):47-47
智叟市长刚刚上任,信访局长就打来电话,说有一老头想拜见他。智叟市长一拍桌子说:“什么老头,你们这里有没有规矩,市长也是谁都随便可以见得啊……”信访局长一听,忙颤音连连地说:“市长,他说他和您是亲戚。”“什么,亲戚,我这里可没什么亲戚,异地任职,  相似文献   

18.
公证人是从事专业法律服务的职业人员,如人们习惯称呼的那样.叫“专业人士”。专业有什么标准吗?我够专业吗?这是我们这些“专业人士”应该经常自问自答的问题.如果你在看足球比赛的时候说了一些很不专业的话,懂球的朋友当场笑话你“业余”.说你“也就是个瞧热闹的水平”,你可能就是哈哈一笑。是啊,我本来就不专业,为什么要脸红呢?  相似文献   

19.
不亮的灯     
深夜10点,某机关家属院楼道里一团漆黑,外出的人们陆续回家。“嘟嘟……”,汽车喇叭一响,周局长的奥迪停在楼道门口。一看楼道没有亮灯,周局长气不打一处来:“已经三天没有亮灯了,不用说灯又坏了,我不抓就没人管。看来这等小事也得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啊。”他心里想着,磕磕绊绊上了二楼,回了家。不一会,又是“嘟嘟”两声,办公室吴主任的桑塔纳停在楼道门口。一看楼道没有亮灯,吴主任不由一愣:“这是第三天了吧,怎么行政科还没把灯修好?我得给曾科长打个电话,赶快催一催,不然,局领导又要批评我抓而不紧了。”他嘴里…  相似文献   

20.
在酒桌上迟到了、说错了话、敬酒敬错了顺序,大家都要吆五喝六地大喊“罚一杯”的。可是“罚”字多不好听啊,于是便有人喊:“不是罚呢,是奖一杯。”奖字多好听啊,结果往往都是“罚酒”不吃吃“敬酒”,咕噜咕噜把那酒喝下去了。罚酒敬酒其意一也,反正要把你灌得够戗才罢、醉得半死方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