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偷行窃,局长被捕 2003 年2 月24日夜晚,一个黑影鬼 鬼祟祟窜到广西浦北县江滨西路一栋豪 华小洋楼边,那人撬开窗户翻墙走壁钻 进屋去。可是他刚摸到楼上就被女主人 发现了,妇人被这个突如其来、五短身 材、头发卷卷、睁着大眼睛的盗贼吓呆 了,连忙叫醒已睡觉的婆婆。小偷见行踪 败露了也害怕,便顺手牵羊拿了茶几上 一个黑色皮包逃下楼去。妇人追到楼下, 眼睁睁望着小偷消失在茫茫夜色里。 案发后大家才知道是县外经贸局黄 局长家里失窃。 黄志强,浦北县江城人,1990 年从 部队退…  相似文献   

2.
很久以前,有个山羌族的小偷混进王宫,把国王的衣服偷了出来,然后携赃物潜逃。国王震怒,派人四处追查,很快将小偷缉拿归案,带到国王面前。人赃俱获,小偷仍百般抵赖,不承认偷了衣服。国王问道:“你说没偷东西,这包衣服是哪里来的?”小偷说:“是我的祖先留下来的。”国王说:“既然是你家的旧衣物,那你现在穿在身上,让我看看。”小偷从没穿过那些衣服,根本不知,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我到某浴池洗澡时,按消费指南将随身携带的皮包寄存在服务台,但在离开时忘记取回。当天夜间浴池服务台被盗,皮包也同时丢失。皮包里装有手机一部、价值2000余元,请问我能向浴池索赔吗?  相似文献   

4.
考验     
残阳如血。“抓小偷!”一声尖厉的叫声转移了行人的目光,一个衣冠楚楚的青年惶惶地奔跑着,紧追不舍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女人。我看看妻,大腹便便的妻正紧张兮兮地仰望着我,牢牢握住我的手,怯怯地说:“别动,他有刀。”果然,如血的残阳下,小偷手中的刀正闪着森森寒光,我颤抖了一下,更紧地揽着妻。“站住!我——的钱。”单薄而悲戚的叫喊声在暮色中回荡。透露着绝望和无助。行人僵尸一般,如我,仿佛在欣赏一幕戏。一辆摩托减速着从小偷身旁驶过,小偷一跃而上,转眼即逝。行人“轰”地一下围上来,只见一位老者仆倒在地,身边,有…  相似文献   

5.
钟芳 《政府法制》2012,(17):49-49
作家林清玄写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禅师,夜晚散步返回住处时,在皎洁的月光下,他发现有小偷光顾他的茅屋。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值钱的东西,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对小偷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说完,他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不禁感叹道:“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第二天,禅师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自己的屋门口,他非常高兴,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相似文献   

6.
基本案情 某村民韦某、迟某共谋抢夺。2006年4月6日,韦、迟二人租了一辆摩托车,迟某驾车、韦某骑在身后,伺机抢夺。不久,他们发现受害人苏某左肩上挎着一个小皮包、右手攀搭在同伴邹某的肩上并排缓步前行。二人当即采取行动,当车一靠近挎皮包女子时,韦某伸手抓住那女子的皮包带子用力一拽,抢夺走了苏某装有1672元现金和身份证等物的皮包;  相似文献   

7.
《法庭内外》2011,(4):59-59
一周前我不慎遗失了一只皮包,内有5000元现金、身份证、驾驶证、银行卡。后我朋友得知被其同学李某拾得,遂告诉了我。我找到李某要求返还,但李某未经我同意,即自扣1000元金作为报酬,将4000元现金、及其他证件等交还给我。请问:李某的行为合法吗?  相似文献   

8.
小小钱包     
上月,我去县里办驾驶证,下了公交车,找到办证处,在大门口,突然,看见一个黑皮包,打开一看,哎呀!里面亮出一沓的百元大钞。这么多钱?可不是闹着玩的。  相似文献   

9.
《法庭内外》2009,(4):58-59
家里接二连三遭遇小偷,让我忧心忡忡。买了防盗门,装了防盗网,还是放不下心,我左思右想,觉得唯有全方位监控,方能确保万无一失。于是,我买了一个摄像头,装在了自家门口。不料,小偷没有发现,邻居却突然找上门来,说摄像头正对着他家,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要我立即拆除摄像头,否则就要将我告上法庭。我家的摄像头装在自家门口,虽然能够看到邻居家,但我从不窥探,我想问问,这样是不是侵犯了他的隐私权呢?  相似文献   

10.
大春年轻时在县城某小区当保安,在一次追赶小偷时,被小偷的同伙从后脑勺敲了一棍子。在倒下的一瞬问,大春还死死地拖住前面的小偷,为同事的到来拖延了时间。  相似文献   

11.
“网络代购”,对于网上淘宝者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一种网上购物行为。可是,李小姐最近就为这代购的事而心烦。家住上海的李小姐是一名富家女,同时也是全球顶级品牌爱马仕的忠实拥趸。近日,李小姐在某网店上看到一款心仪已久的爱马仕牌鳄鱼皮包,她便立即与卖家联系表示购买意向,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双方最终以32万的价格成交。但是,当收到皮包后,李小姐觉得皮包有点问题,便将皮包拿到二手店寄卖,可是,没想到对方不肯收,并认为皮包的质地真伪难辨。于是,李小姐及时与卖家联系并要求退货。随后,卖家与李小姐约好去某商店爱马仕专柜进行鉴定。然而,该爱马仕专柜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不提供鉴定服务,如果该皮包是正品可以进行正常售后保养服务。李小姐遂将该皮包交与专柜做产品保养。次日,该专柜工作人员说,该皮包是全新品,不需要做任何保养服务。这也就说明,买卖双方无法通过爱马仕品牌的官方渠道鉴定皮包的真伪。无奈之下,李小姐只能寻求法律帮助,希望通过诉讼为自己讨回公道。在法庭上,卖家表示,他们网店在代购市场小有名气而且也很有信誉,平时很多忠实的顾客光顾网店,均对代购到的商品没有异议。当法官问道:“既然爱马仕品牌专柜不提供验货服务,那卖家是否有发票或其他相关凭证来证明这只皮包是从正规渠道购得的”时,卖家解释道:这只爱马仕牌鳄鱼皮包属于顶级限量版,在市场上很难购得。我们网店也是通过多次转手后才购得这只皮包,本着对一手皮包拥有者信息保密的原则,我们无法提供皮包拥有者的信息,因此也就没有相关发票或者购物凭证。  相似文献   

12.
汪彦玲 《检察风云》2011,(21):38-38
日前,浙江台州市民抓到女小偷,把该女子上衣撕扯成“露背装”,背上写“我是小偷”四字示众,暴打一顿后报警。随后被扒光游街示众的消息成网上热点话题。引发了关于该小偷是否该受到如此待遇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两年前,我到澳大利亚西海岸珀斯市的西澳大利亚大学选修心理学。一个周末,表哥和表嫂到200公里外的原始森林旅游去了,偌大的砖瓦式花园住宅里就剩下我一个人。这天夜里12时刚过,我忽然听到屋外好像有动静,便拉开窗帘向外窥视:只见一个小偷正顺着院中的大树往上爬!树的枝条就垂在瓦上,小偷显然是想从屋顶天窗进入室内行窃。见小偷快攀上屋顶,报警已来不及,我以最快速度摸到客厅里,从墙上取下表哥健身用的那柄长剑。借助明朗的月光,我看见小偷正推开两扇天窗准备钻进来,为了避免和小偷交手发生意外,我猛地举剑大喝一声:“看剑!”我这平地一声…  相似文献   

14.
不可能一名法官审问一个小偷时说:“但愿我在这里是最后一次见到你!”小偷说:“这不可能。”法官问:“为什么?”小偷说:“听说你们当法官的改行非常少。”打哈欠一惯偷被送进监狱,同牢房的人问他:“你是犯了什么事进来的?”“打哈欠。”惯偷答道。“打哈欠也犯法?”众囚惊问。“那倒不是,”惯偷说,我夜里下手时打了个哈欠,不料声音太大,把主人惊醒了。”为什么警察敲门登记户口,听见屋里乒乓作响,好像有人打架。门开了,出来一个女人,警察问:“你们这里谁是户主?”“你等一会儿,我们正在解决这个问题。”女人说完回到屋里,…  相似文献   

15.
王文昌 《检察风云》2010,(24):35-35
有民谣唱道:“解贼一金并一鼓,迎官两鼓一声锣,金鼓看来都一样,官人与贼不争多。”小偷与贪官哪个更可恶?仁者见仁。但是小偷多为生计,贪官多为奢靡,确是事实。所以,恨贪官比恨小偷更起劲才符合公理。故对小偷古有梁上君子一说。  相似文献   

16.
“小偷反腐”案迅速风靡网络和社会,让山西焦煤集团董事长白培中被免职。其实,因为遭遇小偷而现形的贪官,在白培中之前不乏其人。所以,在情妇成为贪官落马的铺路石后,小偷也成为赃官亮相的曝光镜。事实上,一些聪明的小偷爱上了偷官员。除了收获丰厚,官员往往还选择不声张,大大降低了小偷被抓的风险。白培中是怎样被小偷掀倒的呢?  相似文献   

17.
得不偿失     
正乔尔·亚当斯悲叹道:"两年前我们外出度假,家中无人,小偷撬门进来偷走了250美元。去年我学聪明了,我把家里所有的电灯、收音机和电视机都打开。这样小偷是不敢来了,家中一分钱都没有被偷走,但电力公司向我们要去了523美元!"  相似文献   

18.
《法庭内外》2010,(1):59-59
法官: 为了方便,我到招商银行办理了一张信用卡,透支额度为1万元.该卡正面印有卡号及招商银行标记,还附有与我姓名发音相同的汉语拼音凸字,背面则为持卡人签名栏。我将信用卡交给妻子保管使用.一天,我接到妻子电话,说皮包被盗,信用卡也不见了,便急忙打电话到银行挂失,可惜还是晚了一步,信用卡已被他人消费5000余元,消费场所为某超市,消费签名为李某某。  相似文献   

19.
[基本案情] 2006年8月7日10时许,犯罪嫌疑人陈某行至某家电商场门口,见停放在人行道上的一辆自行车龙头上挂着一皮包(为被害人金某遗忘在车上)+即上前将皮包拎走。当陈某逃离现场时,被民警当场抓获,并缴获赃物皮包一只,包内有人民币1300元.摩托罗拉T720手机一部、AILOK牌U盘一只等物品(共计价值人民币870元),总计价值人民币2570元。  相似文献   

20.
杨昌平 《政府法制》2012,(23):20-20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离奇的案子,居民大喊一场,吓得小偷从高楼摔下致死,小偷的父母把居民告上了法院,索赔67万余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