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正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飞扬"于今年2月4日正式问世。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整体外观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主火炬塔形态相呼应。火炬以祥云纹样"打底",自下而上从祥云纹样逐渐过渡到剪纸风格的雪花图案,旋转上升,如丝带飘舞。火炬外观设计师李剑叶表示,火炬纹样设计既体现了"双奥之城"的传承与发扬,又蕴含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思想。"火炬交接时,两只火炬的顶部可以紧密相扣,这既是设计上的奇妙创新,又象征着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让世界更加相知相融的冬奥愿景。"  相似文献   

2.
《工会博览》2008,(16):14-14
以“和谐之旅”为主题,以“点燃激情传递梦想”为121号,21880名火炬手经历了130天,在130多站13.7万公里的传递之后,第29届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8月8日晚,祥云火炬点燃了国家体育场“鸟巢”的主火炬,揭开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帷幕。  相似文献   

3.
《工会博览》2008,(18):14-16
祥云火炬,传递着奥林匹克的团结奋进、永不言败、勇攀高峰的精神,8月.我们更近距离地感受到了它的温暖和力量。就让我们跟随曾经与奥运圣火“零距离”的火炬手们,一起回味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将奥运梦想继续传递——  相似文献   

4.
<正>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释“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指明“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产生“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道出了“两个结合”的运动规律和成果形态,为新时代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方法、路径和目标。  相似文献   

5.
<正>我第一次听到孙中山先生所说的“天下为公”箴言,以为他只是在中国传播来自欧洲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我之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在《礼记·礼运篇》中读到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才发现,“社会主义”这一政治理想萌芽早已存在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之中。善于将传统智慧经验同现代科学思想相结合,建设以人为本的社会,正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文明型国家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稳步发展,在现代设计教育事业应运而生,如火如茶地发展的今天,功利主义思想在设计教育中的浸淫与渗透,已成为设计教学工作中不可回避的课题。因此,从艺术的维度出发,积极寻找失落的人文传统,认真分析、探索和总结传统文化精神在设计教育中的价值与意义,是实现中国设计人文化和本土化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7.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回放以和谐之旅为主题,以点燃激情传递梦想为口号,21880名火炬手经历了130天,在130多站13.7万公里的传递之后,第29届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8月8日晚,祥云火炬点燃了国家体育场鸟巢的主火炬,揭开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帷幕。  相似文献   

8.
艾君 《工会博览》2023,(2):36-39
<正>中国传统民间节日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我国各民族之间取长补短,出现过许多次文化大融合,形成了共生共存或者共发展的民间文化,也有了我们丰富多彩的民间节日文化事项。在传统民间节日中,其实每个月都有具有民间广泛性、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节日。譬如,“一月节”往往指“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二月节”主要指“春耕节”,也叫“春龙节”或“龙抬头”;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文化热”兴起后, 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一个时髦的口号。在鼓吹者看来,21世纪甚至可以成为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的世纪,因为相对于以大自然为敌、事事强调对立的西方文化而言,体现了综合思维模式的中国文化“东学西渐”乃势所必然。我们首先要确定什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现代人一看到这个字眼,首先想  相似文献   

10.
传统军事法律文化是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法律文化博大精深,在长期的军事战争的实践中,中国的传统军事法律文化形成了诸多的自身特点,并且对现代军事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借鉴和研究的价值。本文将就传统军事法律文化的特点及现代价值研究等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1.
<正>瑞兔奔新春,四海皆欢腾。又是一个全球同贺中国年的欢乐时节。世界各地点亮“中国红”,分享欢乐喜庆的节日气氛,感受中国的多彩文化和开放胸怀。春节,承载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传递着现代中国的开放、进步,既是“中国时间”,也是“世界时刻”。从东方到西方,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人们喜爱春节,享受春节文化,期盼春天的脚步,也愈加体验到这一节日的精神内蕴,更加清晰感知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看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人民崇尚和平,主张“和而不同”、与邻为善的思想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规定。根据此规定,中国力主与周边国家实施睦邻友好政策。对此,本文分别就中国实施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政策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中国实施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政策的主要内容、中国奉行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的政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文章指出:中国人素以“贵和”而著称,“亲仁善邻”、“讲信修睦”、“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冤家宜解不宜结”等格言,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部分。今天,在全球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的过程中,着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和“人和”精神,对于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推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和平进程,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排行榜     
《工会博览》2008,(18):50-50
“符号中国系列”丛书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全套包括《中国印》《中国书法》《中国玉》《中国京剧》《中国瓷》《旗袍》《北京胡同》《太极》《中国茶》《中国玉》《中医》《笔墨纸砚》等12本书。是中国出版界第一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进行的全景式扫描、梳理和记录,以朴实的语言和生动的图片展现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韵味,忠实地记录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而更好地保护、弘扬和传承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4.
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敦厚尤显重要。因此,古往今来,中国家庭留下了不少“家教联”,令晚辈耳濡目染,成为“言传”和“身教”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企业资讯     
《南风窗》2007,(8):83-83
瑕步士2007年秋冬产品设计主题2007秋冬流行色从更为广大的自然范围内寻找灵感,并模糊了各民俗的色彩风格,同时现代艺术作为最大的沟通媒体成为灵感的来源,由此该季色彩呈现出现代感的趋势。冷色成为主要的色彩。灰色主要在中等偏亮的位置上。暖色继续延续,但色貌有  相似文献   

16.
文化作为思维方式影响着国家的外交行为,一国对外形象和对外态度的被接纳和受欢迎程度则取决于行为体的文化内涵或者说价值观,而“国家利益来自国家特性”。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指出:“西方观察者不应低估这样一种可能性:中国有可能自觉地把西方更灵活、也更激烈的活力与自身保守的、稳定的传统文化融为一炉。如果这种有意识、有节制的进行的恰当融合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7.
《南风窗》2012,(25):85-85
只有经历时间的打磨与积淀,建筑才能成为经典的时空艺术,记录时代的传奇;正如绵延万里的中国长城,它将乾坤往事留驻,却又延伸至未来时空。美度表设计师将长城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内涵升华为腕表的设计灵感,用闪耀的灵感印证永恒的美度精神。瑞士美度表长城系列腕表,运用了长城雄关的意象,将瑞士传统制表工艺与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建筑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2014,(20):92-92
更多的商家,则是把前现代的市场视为“江湖”,大家都在各凭本事赚钱,“坑蒙拐骗”乃常事,而且习惯成自然,中国人社会的“骗子”文化因而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19.
祥云火炬,传递着奥林匹克的团结奋进、永不言败、勇攀高峰的精神,8月,我们更近距离地感受到了它的温暖和力量。就让我们跟随曾经与奥运圣火零距离的火炬手们,一起回味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将奥运梦想继续传递——  相似文献   

20.
上海世博文化外交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波 《国际展望》2011,(2):73-89
世界博览会因其“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而享有美誉,是开展文化外交,寻求同世界各国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是各国推动文化外交的重大机遇。上海世博会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下设立了“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这一副主题,致力于强调多元文化的融合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历时半年的世博文化外交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对话,改善了中国的国际形象,提升了中国从事文化外交的能力,对于未来中国与世界更为深入的良性互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