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吴腾辉 《法制博览》2013,(2):275-276
西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也是相对特殊的一个地区,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是推动西藏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关键。本文立足于西藏的实际情况,重点从人民调解工作对于西藏的社会稳定等方面,探讨人民调解工作对于西藏地区的重要性和特殊意义,并采取相关的措施进一步加强西藏的人民调解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全面构建和谐西藏。  相似文献   

2.
社会管理创新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勇 《南风窗》2011,(21):24-24
维护一个社会的秩序稳定,不仅仅是政府的本能,也是"社会"本身的先验渴望。故自有社会始,即有"社会管理"。自治,或政府以权力、制度、法律、政策等建构、维护一个社会秩序,辅以自身的改革消除社会稳定的隐患。它们共同的特征,就是给社会内部的矛盾和冲突,设置一个不可逾越的边界。在边界内,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没有和谐的劳动关系,企业就会产生劳资纠纷或冲突影响企业发展,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因素是建立一种和谐的劳动关系。企业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应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4.
策划人语在金融风暴面前,力图"化危为机"在复兴大道上更进一步的中国,对社会不稳定的焦虑成倍增长。为什么社会性暴力越来越常见?社会是否已经触到稳定状态的临界点?很长时间以来,政权机关在维护稳定方面得到了高度的强化。维稳工作也在2009年步入"后奥运时代",官员社会稳定的考核压力越来越大,地方政府在增强警力上更多的是"不吝编制",防暴演练层出不穷,动员群众"人人维稳"的做法在很多地方并不鲜见,特殊时间段的经验已经日渐常态化。两厢对比之下,值得追问的就是: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已经到了非暴力不足以解决的界点,还是我们原来的维稳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等方面撞上了边界?事实上,人们已经看到,从2008年以来,在交足了学费的同时,有关方面也认识到自我反省的必要——不要动不动就"别有用心",慎用警力,"谁让老百姓不好过,老百娃就不让他好过",政府工作离民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严肃处理信访案件特别是群体性事件背后的腐败问题"……这些都显示出现行体制自我调适的愿望与能力。办法总比问题多。关键是掩盖矛盾、拖延问题的解决,还是正视矛盾、勇揭盖子。正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所言,我们应"及时总结改革的实...  相似文献   

5.
大龄未婚男性将肯定会成为我国社会稳定的隐患,成为国家长治久安的巨大破坏性力量吗?本文首先对此进行了质疑,并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分析了性别比失常可能给社会稳定带来了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并从总体上,对目前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判断和估计。  相似文献   

6.
卢思骋 《南风窗》2010,(24):42-44
今年4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课题组(下称课题组)发表《以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报告,报告指现有的维稳思路和工作方式不足以有效化解日益增多的社会矛盾和冲突,提出"必须转变思路,形成维护社会稳定的新思路,更加重视利益表达和社会稳定,以法治为核心,推进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均衡与利益表达的制度化建设,形成社会长治久安的坚实基础"。引起知识界和媒体的热烈讨论。近日,以清华社会学系孙立平、郭于华、沈原、晋军等,再加上政法大学应星和毕向阳、北京大学周飞舟所组成的课题组,发表了《走向社会重建之路》,为直面当下社会矛盾和出路的系列报告之二。报告开篇就指出,中国经过了30年市场化改革,经济社会生活在日益复杂化,对社会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理结构以应对这种挑战。报告提出只有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相互配合的治理结构",才能达致更有成效的治理能力。本刊特约记者卢思骋于共和国61岁当日,访问了课题组的郭于华教授。  相似文献   

7.
二元社会结构与政治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起源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维持社会政治稳定的需要 ;在二元结构条件下形成的城市“压力转移”和农村“精英转移”的互动机制的确发挥过重要的政治稳定功能 ;然而 ,这一稳定机制具有内在的局限性 ,迫切需要在从城乡分治到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中 ,再造中国政治稳定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8.
辛鸣 《南风窗》2011,(8):34-37
我们已经建设出一个"世界第二"的庞大经济体,我们能否同时建设出一个稳定有序、公平正义、幸福平安的和谐社会?中国社会踏上了新的"赶考"之路。60余年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历史的提问曾庄严宣告:"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  相似文献   

9.
廉思 《南风窗》2014,(24):55-57
<正>正是中国相对畅通的"横向"人口流动,缓解了日趋固化的"纵向"阶层流动所带来的社会风险,有效减缓了纵向流动变慢对社会结构和政治稳定的冲击。阶层固化,向上流动的管道缺乏,导致社会活力下降,这是中国一个沉重的话题。还有阶层流动的可能吗?或者说,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吗?"洄游青年"们来了镜头回放一下:2014年春节的一个网帖引发了无数青年的关注和讨论。这个网帖来自著名网络论坛"知乎"上用户"王远成"的一篇文章——《背井离乡,为何仍要打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社会冲突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冲突的凸显期和多发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在承认和正视现实社会冲突的基础上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意味着在社会冲突的治理方式上,要走一条非暴力、非对抗的治理道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治理和化解社会冲突的持续过程,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相似文献   

11.
于建嵘 《南风窗》2011,(21):25-26
加强社会管理要达到的稳定绝不是要退回到一元社会结构下采用政治或行政手段,压制社会力量发育,禁止社会组织发展,最后造成社会缺乏活力甚至"死水一潭"。虽然那样的社会也相对稳定,但却是僵化的、停滞的。  相似文献   

12.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化的加剧,中国社会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日益增多,有的利益矛盾甚至发展成为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党的执政安全造成了巨大冲击。在这一背景下,人民内部利益矛盾问题引起了国内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  相似文献   

13.
魏翀  蔺红宾 《工会博览》2009,(11):95-9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是,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社会问题的出现,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也凸显起来。贫富差距的拉大虽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然而,如果任由这种差距不断扩大,贫富之间的矛盾冲突将会愈演愈烈,最终影响到改革发展的稳定大局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缺乏法律规范的行政强制,极易畸变为暴力行政,引发官民冲突。一旦公权力凌驾于法治之上,种下什么因,结出什么果,不啻为社会稳定埋下一颗颗未爆弹。全国人大常委会日前表决,高票通过《行政强制法》。法案草拟二十一年,历经立法机关十二载,前后五轮审查,创下我国立法史之最。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角色理论的梳理指出,干扰角色丛稳定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角色丛相关者与角色占有者存在结构上的联系,二是角色占有者要面临角色丛相关者提出的相互冲突的角色期待。然而,这种干扰并没有导致社会无序。默顿认为,有六类社会机制将角色丛中的各个角色相关者联结起来,从而降低了角色冲突的程度,维持了角色丛的稳定,保证了社会系统持续运转下去。  相似文献   

16.
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当下我国存在的群体性事件体现了这一规律性,其核心原因在于经济制度结构的疲弱。在转型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只要支撑新制度的结构尚未建立,社会冲突的隐患就一直存在。国家和社会要化解社会冲突不断滋生的社会风险,既需要建立和完善现代法治体系,也需要构建关于法治的社会信念和意识形态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苏少矗 《南风窗》2014,(8):59-60
"广场舞大妈"和居民的冲突,是中国在"城镇化"背景下全面迈入陌生人社会后,因缺乏契约精神,对公共空间划分的权利之争。在中国的社会空间中,原本已经"退"下来,看起来对社会走向不会产生影响的大妈们,在聚集于广场跳"广场舞"后,突然变成了一种不可忽视的存在。她们因为在广场上制造噪音,频频地与那些休息权、正常居住权受到严重干扰的居民产生冲突。这一冲突似乎无解。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是一个组织化的社会,组织化的力量不仅能整合多方分散化的资源,而且能有效避免个体单独行动带来的无序、冲突和矛盾。与政府组织和市物组织相比,公民社会组织在整合社区资源、动员居民参与、创新服务理念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破解共用物品的供给困境,需要加强政府和社会的合作。  相似文献   

19.
石勇 《南风窗》2011,(16):21-23
对于中国社会来说,发展到今天,一个由各界名流所组成的精英阶层已经发育。在早就存在的"政治吸纳"之外,如何让他们作为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治理",实现一个稳定社会必不可少的"多元共治","贵阳模式"成为一个无法绕开的观察点。  相似文献   

20.
欧洲城镇化历史经验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是经济结构与社会利益重新布局、创造和分配的过程,是规模浩大的政治、经济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职能会发生急剧的扩大与转变,政府必须做好“尽精微、致广大”的全面设计、安排与管理,才能确保城镇化的效率和质量,少走弯路,避免社会资源浪费、减少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