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是建立在经典历史唯物主义所开创的历史性解释原则基础之上的。邓小平的发展理论,一方面从经典马克思主义那里继承了这一历史性解释原则,另一方面,又以这一历史性解释原则开创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原理。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立法思想的主要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邓小平立法思想的基本原则;加强立法,在实践中完善立法是邓小平立法方法上的特色。"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一新时期基本路线,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五大,经过了形成、实践和理论探索的发展,直至最后确立,贯彻实施。与此同时,伴随而至的是大兴法制,大规模制定法律,初步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新时期。纵观这10多年来的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无不体现了这一基本原则在立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邓小平就强调:"对于这四项基本原则……要用适当的法律形式加  相似文献   

3.
论邓小平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原则周发源邓小平同志在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和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则。这些方法论原则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各个方面,是形成这一理论的思想方法基础。在一定意义上说,它比某些具体的结论更为...  相似文献   

4.
自从列宁提出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思想,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同剥削者类型的国家实现和平共处以来,和平共处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不断丰富发展。我国领导人创造性地运用和平共处的思想原则,提出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解决中国统一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一国两制”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它的实现,将表现为我国内部的一种特殊的和平共处关系。邓小平同志说:“根据中国自己的实践,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67页)“和平共处原则不仅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上,而且在一个国家处理自己内政问题上,也是一个好办法。”(同上)“一国两制”与和平共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其特点在于: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什么?衡量我们事业的根本标准是什么?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标准二者有什么必然联系?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正本清源,澄清理论是非,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早在1985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99页)为什么说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搞社会主义走了相当曲折的道路。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了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07页)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邓小平同志和党中央  相似文献   

7.
<正> 不久前在京举办的“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修班”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八百多位理论工作者,就邓小平同志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形成过程、基本内容、特点等进行了研讨。从邓小平同志这一理论思想形成过程的时间上来看,大体可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文革”期间是酝酿阶段。为了吸取历史教训,他开始从制度上考虑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二、1978年底到1980年是提出阶段。这一时期,他开始比较系统地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并充分论述了改革的必要性、基本内容和实施原则。三、1981年到1984年为成熟阶段。这一时  相似文献   

8.
王明华 《前沿》2003,3(10):41-46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这种理论创新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邓小平第一次从本质这一哲学层面揭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二是邓小平从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三是邓小平把解放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恢复了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的价值秩序。四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从动态中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五是在共同富裕问题上 ,邓小平突破了搞平均主义导致共同贫穷的传统观念。六是邓小平没有从生产关系的具体内容(如公有制、按劳分配 )规定社会主义本质 ,从而为后人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提供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在讲到处理与兄弟党的关系时指出:“各国的事情,一定要尊重各国的党、各国的人民,由他们自己去寻找道路,去探索,去解决问题,不能由别的党充当老子党,去发号施令。”(《邓小平文选》第279页。以下《邓小平文选》引文只注页码)这是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党与党的关系的经验教训所得出的结论,也是我党同国外兄弟党建立和发展相互关系的一条重要原则。一、各国的革命问题由本国人民自己解决是革命导师的一贯主张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历来尊重各国人民  相似文献   

10.
创办经济特区的主要决策者和倡导者是邓小平同志。为了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辟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为了创办经济特区和强国富民,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他对经济特区主要有四大贡献:一、认真构思经济特区邓小平同志关于经济特区的构想,主要基于四个方面的情况:一是实事求是。邓小平说:“这几年重申了毛泽东同志提倡的实事求是的原则。”(《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95页)全国的经济建设怎么搞,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不能坐而论道,必须亲自实践。但实践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鉴于历史上搞经济建设一哄而起,一哄而…  相似文献   

11.
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85年3月7日,邓小平同志正式提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两极分化。”同月,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他指出:“总之,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同年9月,邓小平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2.
自党的11届3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有一部分农民先富了,农户间收入差距也有所拉大,这是否会导致中国农村两极分化?笔者带着这个问题在武汉市远郊黄陂县车站村进行了两个月的调查研究,与此同时,进一步学习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深深地感到邓小平同志关于先富后富与共同富裕思想的正确性。 邓小平同志指出了必由之路 先富后富与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主张。早在1978年底,他就讲过,“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劳动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142页)。后来,他又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到“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66页)这是一个“大政策”。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统战思想和统战方略十分丰富,统战艺术也十分独特。本文撷取和平解放西藏这一历史事件,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的统战观(一)把解放西藏的筹码拨到和平的天平上;(二)政治先行,"靠政策走路,靠政策吃饭"; (三)劝和不成,先礼后兵,以打促谈,分化上层;(四)"藏人治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相似文献   

14.
论邓小平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诗业 《青年探索》2006,1(1):50-53
邓小平同志在长期从事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发展并形成了一套科学而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包括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三贴近”原则、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原则、知行统一原则和预防教育为主的原则等等,这对我们今天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仍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反复阐述的观点,即共同富裕。邓小平无论在论述社会主义本质时,还是在阐述社会主义的原则时,无论在提出社会主义的目标时,还是在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时,都谈到这个问题。 共同富裕的原则,应该说表述得很清楚,本来也不难理解。问题是,近几年来我们所听到的、看到的、亲身感受到的一些地方、一部分人出现了贫富差距的现实,而且这种贫富差距在某种程度上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这就引起了一部分人对“共同富裕”原则理解上的困惑,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与近几年来出  相似文献   

16.
夏琼 《创造》2001,(6):45-46
(一 )首先为自已勾勒和确定相应形象。   新的世纪新的时代,女性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方式的进步、合法权益的保障、教育的普及、妇女的社会地位日益提高等时代潮流在为妇女干部提供许多好机遇好形势的同时,也对新时期妇女干部的形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邓小平文选》中有大量篇幅论述干部的素质。邓小平同志不但强调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而且也强调每个干部的个体素质,更加强调高级干部的形象素质。通读《邓小平文选》,即可发现邓小平同志总是一再强调干部“德才兼备”的原则,这是妇女干部形象自…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指出:“我们对少数民族地区确定了一个原则,就是在汉族地区实行的各方面政策,包括经济政策,不能照搬到少数民族地方去,要区分哪些能用,哪些修改了才能用,哪些不能用。要在少数民族地区研究出一套政策,诚心诚意地为少数民族服务”,邓小平的这一理论精辟地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决反对政策上的“一刀切”和工作方法上的脱离实际,生搬硬套的简单做法。要求从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和民族特点出发,采取灵活机动的方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这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关于现阶段改革开放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1985年,邓小平同志一句高瞻远瞩的广西平果铝要搞拉开了平果县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大幕。1991年,中铝广西分公司(简称平果铝)建成投产,随后,一批批涉铝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平果这片热土上破土而出,平果这个地处右江河畔、承载了伟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总结历史经验、吸取集体智慧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提出了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等重要原则。著名法学家陈南益先生认为,邓小平同志这四句话通俗易懂,明确完整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法制在内容上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民族观即邓小平民族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毛泽东民族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民族观,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政策原则,是处理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指导思想。邓小平民族观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本文试就其几个基本观点作粗浅的论述。一、祖国统一观邓小平祖国统一观有两个要点:一是维护祖国统一,一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这两个要点相辅相承,构成邓小平祖国统一观的全部内涵。坚持维护祖国统一的原则。早在50年代,邓小平就充分肯定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人民对祖国的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