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把自主创新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着力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己经成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和区域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本文阐述了自主创新的内涵,并从自主创新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及我国企业自主创新中存在的问题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惊人的发展速度,政府采购制度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完善。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政府采购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不足入手,介绍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谈如何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不断促进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鉴于我国目前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自主知识产权匮乏,故强化自主创新并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将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简要分析了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正负效应,通过与其他创新模式的比较,认为我国现阶段的自主创新应以模仿创新为主,走开放自主创新之路.最后提出了适于自主创新的产业政策建议和知识产权策略.  相似文献   

4.
滕抒 《中国监察》2012,(14):55-58
从最初在威海的一个小小枪械所,到成立潍坊柴油机厂;从仿造捷克的48马力发动机,到自主创新中国第一台达到国Ⅲ排放的大功率发动机,在国家的支持下,山东潍柴集团一路高歌猛进。然而,作为一个传统的老国有企业,潍柴也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的阵痛,经历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的艰辛。每每回望企业发展之路,潍柴人总会回到历史的  相似文献   

5.
WTO相关规则不仅为市场竞争提供了依据,也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主创新提供了相应的指导。在WTO规则下知识产权与自主创新关系密切,本文以广西作为一个研究实例,指出其在人力资源、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和科技意识四个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密切"官产学研"互动协同、调整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强化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创新地位。  相似文献   

6.
自主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是指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所形成的一种创新体系和经济发展模式.目前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面临许多困难和障碍,这与我国多年来的粗放型外贸发展模式、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出口产品缺少自有和知名品牌、在世界产业链中处于低端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我国发展对外贸易必须制定和实施自主创新的战略,依靠政府和企业多方面的努力,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以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肖成 《中国律师》2014,(9):18-19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国内企业越来越多地将视野投向境外,寻求在国际范围内新的利润增长点。在国家层面上,领导层敏锐地把握了这一新的趋势,把我国企业"走出去"作为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总体战略的一部分。全国律协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倾注大量的心血,组织了"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培训班",为"走出去"战略提供必需的涉外法律服务队伍人才建设支持,其意义不论是从国家战略层面,保证国  相似文献   

8.
略论构建企业自主创新的法律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本文剖析我国保护企业自主创新的法律现状,认为创新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但由于传统文化和计划经济的影响,使创新法律体系存在不足;分析了造成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的多方面原因,提出除了法律环境外,还包括研发能力差、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垄断和限制竞争行为等因素;总结了美国、日本、韩国、欧盟等其他国家或地区建设企业创新法律体系中可供借鉴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宜立足现有法律法规,完善《科技进步法》、知识产权法、《公司法》等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完善竞争法、金融法、税法、政府采购法、环境法、劳动法以形成有利于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外部法律环境,迫使企业放弃传统生产经营方式,走向自主创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研究型大学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型大学是我国高校的发展方向之一,知识产权事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研究型大学在知识产权战略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遇到了诸多问题。在自主创新战略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背景下,我国研究型大学应当在明确定位、强化意识、健全机构、加大投入、重视人才、完善制度等方面加强工作,有效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管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指出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正式实行,为技术创新企业制定了低税率、税前加计扣除、加速固定资产折旧等税收优惠政策,必将极大地促进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自主创新型国家也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软件专利法保护的历史演变及争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对计算机软件进行专利法保护的历史演变进程,以及美国的一些成功经验。另外,也简单介绍了欧盟对于计算机软件保护的一些观点,以及在保护问题上与美国做法的一些争执。对于美国现在所提倡的软件可专利性,笔者表示赞同,并对其进行了借鉴,且对我国在计算机软件保护之路予以新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前言 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明确地提出,进一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争取在2015年建立创新型国家.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之所在,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必然选择。本文对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指出了当前阶段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4.
吴庆萍  张宁 《法制与社会》2014,(1):208-209,262
在当今的全球经济大背景之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要在激烈的环境之中生存企业必须同时具备强有力的"硬实力"和"软实力"。而企业文化软实力作为整个企业软实力的核心,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从企业软实力的起源及内涵入手,逐层剖析,探析国电的文化软实力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知识产权与企业自主创新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温家宝总理指出:“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就不可能有自主创新。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是树立我国国际信用、扩大国际合作的需要,更是激励国内自主创新的需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就是鼓励科技创新。”这充分表明,知识产权与自主创新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因此,从法律角度去思考知识产权与企业自主创新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和知识产权理论界所面临的不能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创新战略:企业知识产权与品牌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21世纪头20年,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背景下,我国在剧烈的经济竞争中,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站在竞争最前线的是企业,决定竞争胜负的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是自主创新能力。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已经取得巨大进展,不少行业和企业依靠自主创新,不断拓展和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有的已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但是,面对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和外国强势企业集团,我国企业创新能力面临严峻挑战:一是经济实力与跨国公司不在一个档次,无法通过规模经营,兼并科技型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17.
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是我国现阶段的一项伟大工程。本文论述了在国家层面,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提供制度、法律和物质方面的保障。在企业层面,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把模仿创新、合作创新与自主创新有效的结合起来。在个人方面,倡导理性精神。加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国家产业政策不断调整,公司制企业所占比重持续增加,工商行政部门的登记工作非常繁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登记机关只对提交的申请文件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进行审查,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登记的效率.但我们发现,公司登记过程中各种不规范行为大量存在,主要是一些人为图方便,提供一些在真实性、合法性方面有瑕疵的材料,甚至恶意以虚假的材料注册"皮包公司"、"三无企业"、"空壳企业"进行投机违法和商业欺诈活动.  相似文献   

19.
幼儿教育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特殊"指的是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幼儿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犹如农业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幼儿教育如果出现偏差,则整个教育体系是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的。"以人为本"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我国的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偏差,使得儿童问题或独生子女问题越来越突出。回归幼儿教育的本身,是有利于幼儿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司法解释是我国特有的一个现象,并且这种司法解释已经被打上了深深的"立法化"的烙印,在理论上存在困惑,在实践中也引发了不少质疑。本文由物权法制定的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而引发对于司法解释立法化的思考,通过对于司法解释背景的介绍和对于司法解释立法化存在问题的法理分析及法条梳理,探索一条适合我国法律背景的司法解释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