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底线     
一次,一位在江南开锁厂的老板说他的买卖很兴旺,日进斗金,很快要上市了。我问他何以如此发达?他答曰:"现在的人富了,有钱有物,自然要加锁买锁;再有,我的锁科技含量高,一般技术很难打开,而且不断技术更新,所以市场总在我手里。"我笑道:"我的一位好朋友说世界上他最不喜欢的东西就是锁,因为锁是对人不信任,是用来防人的。"锁厂老板眉毛一挑说:"不防人  相似文献   

2.
袁方 《党史文苑》2014,(1):53-53
正张爱萍将军,毛泽东说他:"好犯上!"叶剑英说他:"浑身是刺!"邓小平说他:"军队中有几个人惹不起,你张爱萍,就是一个!"平生"四不畏"1959年8月,张爱萍等人奉命到庐山参加中央全会,批判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反党集团"。5日,轮到张爱萍发言,他只说些诸  相似文献   

3.
智慧两则     
白纸上的小黑点一位大师受邀到大学演讲。在演讲前,他拿了一张很大的白纸贴在墙上,然后在白纸上画了一个小黑点,之后,他找了一位学生,问他:"你看到了什么?"那位学生说:"那是一个黑点。"这位大师接着又点名问了许多人,每一个人都说:"那是一个黑点。"大师笑了笑说:"你们说的都没错,这里是有一个黑点,但你们为什么都没注意到这张大白纸呢?"  相似文献   

4.
正虽然我和老公是自由恋爱,但是真正了解老公,还是在结婚以后。老公是个不善言辞的人,所以生活中极少听到他的甜言蜜语。有一天,他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如果真到了那么一天,希望你走在我前面……"我一时有些懵得不能接受,他接着说:"你不要误解,我没有别的意思,走在前面的人是幸福的,可以得到另一个人的无微不至的照顾,而另一个人却会独自承受孤独……"他还在说着什么,但我已经听不下去了,悄悄转过头,感动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去拜访96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我知道他是研究佛教的,便问先生:"你信不信佛?"他说"不信。"我又问:"宗教为什么还会存在?"他说:"因为科学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剩下的只好求助宗教。"又问"宗教到底何时能消亡?"他说:"恐怕到共产主义社会也消亡不了。人的心理问题没有那么简单。"佛教在中国,就是这样,许多人信,许多人不信。各有各的理由,各有  相似文献   

6.
约访周泽。向他询问某个案件的具体材料,他说:"你在网上搜‘周三畏’就可以了。"几个人异口同声:"原来‘周三畏’就是你啊。"质疑养路费"周三畏"这个名字对很多人来说一点也不陌生。2006年8月,一篇题为"养  相似文献   

7.
正老红军黄开群,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他说的一句话知道的人应该不少,这就是:"公私两个口袋要分清。"黄开群在战争中负伤右眼失明后,被调整负责后勤工作。老伴郝书琴经常对人讲:"老黄这辈子干革命分为两截,一截拿枪杆子,一截拎钱串子。"并不无幽默地说:"俺家老黄尽管只有一只眼,可对待公与私从来不睁只眼闭只眼。"  相似文献   

8.
他是何许人?有人说:"城市有多大,他工作的场所就有多大;马路面积有多大,他工作的范围就有多大。"城市是他的"办公室",街路是他的"稿纸",扫帚当笔,汗水为墨,他为城市的新美如画书写动人的诗篇。有人说:"他是朝阳市学历最高的清洁工。"一名大学生毕业后就穿起环卫制服,扛起铁锹,挥起扫把,干起在某些人眼中"没面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吴江国税局原局长李福生私下曾对人说:"当了‘一把手',感觉就像进了保险箱!"因为有了这种感觉,所以他在国税局大搞"一言堂",钱物由他一支笔审批,人事由他一个人说了算,全局上下谁也不敢对他说"不",从而助长了他的贪欲.其实,"一把手"的"保险箱感觉"并非始于李福生.沈阳市原中院院长贾永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说:"当上‘一把手'就像进了保险箱,想干什么就能干成什么."重庆市九龙坡区民政局原局长陈是善则说:"当正职的感觉真好."  相似文献   

10.
史海一粟     
正陈云:"在革命队伍里,无一人不可用"1938年9月,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陈云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演。他认为,"用人之道对于领导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他说:"天下没有一个人是毫无长处、毫无优点的,也没有一个人是毫无短处、毫无缺点的。"所以"在革命队伍里,无一人不可用"。  相似文献   

11.
许宏珍  孟斌  贾学峰  郭坚 《先锋队》2012,(22):32-33
有人说他"痴"——在交通工作岗位17年,数不清的夜以继日,无数次的顶风冒雨,"一上工地好像就不知道累,比谁都精神。"作为党员的他说:"交通人就要甘当一颗铺路石。"有人说他"傻"——光顾"公家",不顾自家。自己身体不顾,家里老人孩子照顾不上,一心扑在修路上,刻苦钻研,艰辛尝试,节约工程资金30余万元。在他的字典里,"认准的事就要坚持干好。"  相似文献   

12.
正"没有没有""没有没有"是我们在机关里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一次,办公室小王给我送来一份外部门征求我们意见的材料。我问他:"你看过了吗?"他说:"看了",我问他:"你有什么意见吗?"他急忙说:"没有没有",态度谦恭,意思是说"我怎么敢有意见呢"。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对他说:"既然你看了就应该有些意见,说出来看看。"看我真心听他说,他就说了一些  相似文献   

13.
正前几天,一位80多岁的上海老先生在家人陪同下找到笔者寒舍,说他听说周恩来总理有一个"润弟",但在参观淮安周恩来纪念馆时,讲解员说不知道,推荐他来问笔者。我告诉他,周恩来高祖以下的"恩"字辈兄弟共有14人,按年龄大小排序,其中老二和老三早夭,剩下的12人中只有排行十四的周恩霔字润民,周恩来称他"润弟"。老人听后脸上笑开了花,连声说:"对,对,就是他,是毛润之的‘润’  相似文献   

14.
正1976年初夏,山西兴县牛家川口村来了位过路客人。他个头不高,戴顶旧军帽,穿一身褪了色的黑蓝布上衣,灰裤子,脚蹬一双黄色胶鞋,挎个小书包,拄的一根棍子,声言:天黑了,想住宿,问村民有无旅店。人们说,这儿是偏僻山村,没有旅店。他问:"大队办公室在哪儿?"人们说:"办公室正在整修,你要住宿,给你找个地方。"客人笑笑说:"那就麻烦你们了。"村民将他领到牛仲喜家里。牛仲喜刚失偶,看见来了陌生人,便问:"你在哪里工作?为啥一个人跑到这里……"客人说:"在县里工  相似文献   

15.
<正>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沈容回忆:1946年1月,我被调到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外事组工作。我们搬到翠明庄的时候,李克农是代表团秘书长,主管内部一切事务,大家叫他"管家婆"。李克农长得很魁梧,神态严肃,自有一股威慑人的力量。有一天,吃罢午饭,我跟着李克农回到他的住房。李克农问我:"小鬼,有什么事?"我说:"想给你提点意见可以吗?"他说:"说吧。"  相似文献   

16.
正他的画简约、凝练。爱他画的人说:"这是一个世界级的艺术大师。"不以为然的人说:"这些画不中不西,难登大雅之堂。"然而不管怎样,画家画出了他人生的率真、儒雅、恬静和优美,也画出了他的悲悯与仁爱,蕴含了他人生的辛苦和坎坷,也映出了他高尚的人格与深远的思想。他就是中国现代著名画家丰子恺。创立"子恺漫画"开中国漫画先河1898年,丰子恺出生在浙江省桐乡市石门镇。丰子恺出生时已是家中第七个孩子,却是第一个男孩,他的出生给丰家烟火得继带来了希  相似文献   

17.
正有一个秀才去买材,他对卖材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材的人听不懂"荷薪者"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材担到秀才面前。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材的人听不懂这句话,但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卖材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材就走了。不少党员干部如故事中的秀才,对着群众打官腔,说官话、套话,  相似文献   

18.
庄电一 《共产党人》2010,(11):54-54
现在,全国各地评选活动很多。有些如"十大人物"、"十佳"、"百佳"之类的评选,由于入围的人要多于当选的人,必然会有部分人落选。谁当选,谁落选,充满着悬念。当选与落选,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实际差别很大。于是,有的候选人就开始活动了。有人不仅四处活动、为自己造势,有的还打电话给记者,请记者写稿宣传他。一位记者就接到了这样的电话。那位"感动XX十大人物"的候选人就用恳求的语气在电话里说:"如果能在影响大的媒体上报道他一下,他当选的可能性就更大了。"为此,他一再恳求那位记者写写他。应该说,这位候选人确实不易,事迹也足以让一些人"感动",但那位记者还是没有帮他这个忙。  相似文献   

19.
白送     
周一刚上班,局里各个办公室的人都聚在一起,谈论着局长住院的事情。一向消息灵通的小王说:"心脏病,听说喝酒喝的。"办公室的周主任说:"局长住院,咱们得去看看呀,还得跟着他混。""得早去,去晚了局长会认为不尊重他。"小王神秘地说。"是呀,是呀,还等着提拔呢。"一  相似文献   

20.
邢涛 《求实》2008,(Z2)
1、组织与组织创新的概念 组织理论之父巴纳德在阐明组织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了组织的定义.他说:"组织不是人的简单的集合体,而是相互协作的关系,是人相互作用的系统".他又说:"所谓组织,是有意识协调两个人或更多人的行为或各种力量的系统".巴纳德从行为学的角度,把组织看成是由人的系统、物的系统和与社会联系的系统有机的整体组织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