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解读"新白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新世纪的中国,面临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一个关健,是实施人才战略.因为,在当今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已占到60%以上.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知识青年,他们所接受的高等教育,他们所经受的思想文化洗礼,他们所从事的具有较高知识和科技含量的职业,使他们成为中国“新白领”的主体.他们是备受关注的群体.他们的政治态度、价值取向、职业风范、生活方式如何,他们的成长趋势如何,不但于他们,也对整个社会、乃至中国的未来都意义重大.为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布的2000-2001年度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报告:《“新白领”——热门职业青年报告》,集中调查研究了外企青年从业人员、青年律师、青年广告人、金融业青年和IT业青年,同时,对20多个热门职业的青年以访谈方式进行了描述.我们期望通过对这些职业青年的调研,使读者对中国“新白领”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同时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有一个乐观的展望。  相似文献   

2.
毕宏音 《前沿》2008,(7):149-152
本文以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天津某医院青年职工的社会心态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青年医务工作者的社会政治态度、职业心态和生活质量感受以积极向上和健康和谐为主,但也暴露了一部分人缺乏政治参与热情、职业认同度不高、社会焦虑感增强以及生活质量主观评价偏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日青少年生活状况比较张家勇/《青年探索》2000年第6期提要:文章从与家人的交往、课余时间(玩)、学生的烦恼和担忧、自我期望四个方面,对中日青少年生活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中日青少年在自我评价、对健康的关注、集体意识、毕业后从事的职业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遇到困难时中日青少年都愿和父母商量,但与祖辈的交流都不多;两国青少年的烦恼、担忧都集中在学习上。比较还显示,中日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以及培养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城市外来亲族网群体及青年在群体中的作用张胜康/《青年探索》2000年第6期提…  相似文献   

4.
郭雪筠 《台声》2023,(7):75-77
<正>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廖志豪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他带来了3份涉台建议,其中包括进一步完善在大陆执业的台湾律师相关政策。他走访了上海近一半的台湾律师,并向司法局专家咨询,和台湾律师一起与检察院工作人员讨论建议可行性,只为帮助他们在大陆拥有更多职业发展空间,期望这些从事法律职业的台湾青年更好地留下、融入大陆。为了进一步了解从事法律职业的台湾人在大陆的生活情况,《台声》杂志记者在两会之后采访了北京彦泽律师事务所的台湾省籍法律顾问钱俞均。她表示,要探究台湾法律人在大陆的生活现状,  相似文献   

5.
当前,财税部门在做好财税日常管理的同时,必须十分重视“财税创新”。在财税工作中注入创新的内容,必将拓宽人们对于财税改革的思路,发现和挖掘潜在的财源,最终将给予财税工作诱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财税创新”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显形“财税创新”,是财税部门加快自身改革进程的一大举措。带有明显、直接、刚  相似文献   

6.
正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年的成长和发展,《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指出,注重加强对青年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指导青年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关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或缓解青年在学业、职业、生活和情感等方面的压力。近年来,党校系统陆续迎来一批青年教职工入职,他们在新入职和成长的各阶段会面临诸多问题和考验。图书馆作为党校的服务部门,具有  相似文献   

7.
职业心理是个体关于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现象以及关系到职业活动的个性心理倾向,对于广大青年军官而言,职业心理集中表现为:青年军官如何看待自己的军旅生涯和军队生活,是否认同和追求军人的社会价值。在新世纪新阶段,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前后的新一代青年已经成为青年军官的主体,他们对于军旅生涯和军事职业价值的认知已经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妇运》2009,(9):33-33,38
“上海市青年女性职业飞翔计划”旨在帮助青年女性树立职业精神,规划职业生涯,促进其早日成功成才。这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对促进青年女性的就业、创业具有重大意义。刚刚过去的2008年,“上海市青年女性职业飞翔计划”在上海20所高校、2所中学、1所职校及11个街道社区内相继开展,近18000名学生及社区女性从中受益,向全社会广泛宣传了青年女性职业飞翔计划所倡导的助人自助、服务社会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调查数据为基础,概括了当前农村基层干部面临三大类困难即物质生活困难、知识更新困难、职业发展困难,并由此提出了反映其组织支持期望内部结构的MKD模型;认为从组织支持期望的角度看,农村基层干部可划分为3组:期望解决物质生活困难组、期望解决知识更新困难组、期望解决全面困难组。研究发现当前农村基层干部组织支持需求强烈。在所有干部中期望解决知识更新困难的干部的工作绩效最好,而期望解决职业发展困难的干部最差。干部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对其组织支持期望的各个方面产生了程度不一的影响。文章还提出了满足干部组织支持期望的"三个大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当前青年就业地域选择、就业观念及就业形势呈现新特征,空间流动呈现出向西部分散、向基层回流、向中小微企业靠拢等趋势,城市发展、职业期望、故土情怀都是影响青年居留意愿的重要因素。针对青年流动的空间分布变化及其居留意愿,可以从强化政策引导、完善社会保障、加大创业扶持等方面入手,为青年施展才干搭建更广阔的舞台。  相似文献   

11.
山东青年思想道德状况的职业差异张华职业是影响青年思想道德水平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变量。职业的社会地位、收入水平,以及满足个人需要的程度,直接关系到青年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角度和立场。因此,每一职业的青年思想道德状况在整体上常常呈现出有别于其它职业青年的特...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感受青春,可以是感性的,旭日朝阳,溢彩华章;也可以是理性的,睿智沉思,凝神畅想。青年研究,就是理性地感受青春,并在这种感受中探索和发现青年的意义和价值,让青年自己,更让全社会坚定对希望、对未来、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执著信仰。青年研究,是一门关于青年的意义和价值的科学,一门有关未来、希望和信仰的科学。与一般人文社会科学不同,它始终与青春相伴,其学理思辨和论证剖析能不断地激发研究者的青春想象,进而将这种想象转化为理性的成果,给人以启迪和借鉴。因此,青年研究,将永远展示青春的活力,并将这种青春活力传导给社会。  相似文献   

13.
当代青年职业选择及发展趋向陈理得“跳槽”、“第二职业”、“下海”、“人才”,是近年来青年研究文章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词汇。青年人才的流动、青年科技人才的“隐形失业”和下岗青年再择业,又成为当今青年群体的“热门话题”。青年职业的选择是我国青年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青年的教育期望是其学业成绩和未来成就的重要预测依据。现有研究多关注青年教育期望的形成原因,包括各种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本文主要基于群体异质性的假设,分析各影响因素对青年期望形塑过程的差异,进而分析响应得分对于青年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父母的教育期望、对子女的成绩要求以及同辈群体行为观念对青年的教育期望能产生正向作用,但这种因外部环境赋予或强制约束要求形成的期望,并不利于青年的学业表现;而父母的示范作用和对青年自身智力和能力的激发更有助于其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00名企业青年员工的调查,采用层级回归分析处理数据,构建了职业成长对企业青年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的关系模型,识别了职业成长与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关系中的重要的中介变量,即工作一家庭促进。研究结果表明:职业成长对企业青年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工作一家庭促进在职业成长和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着部分中介作用;在职业成长与离职倾向之间存在着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初,广州的团组织和其他青年团体共同推出“青年健康生活行动”,希望通过倡导青年的健康心理生活、学习生活、职业生活、消费生活、娱乐生活以及交往生活,从而形成健康的社会发展趋势。这一行动不仅对本地区社会面貌改善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对推动中国和世界的文明进步、和谐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薪酬是影响职业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已被学术界认可,而对于青年公务员群体,薪酬的影响作用是否更大,这是笔者最初的问题意识。根据之前学界的研究成果,设定了两个假设:薪酬与青年公务员职业满意度显著正相关,薪酬与青年公务员离职意向显著负相关。对J省青年公务员的薪酬与职业满意度的调查问卷结果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发现:两个假设都并非绝对成立,薪酬对青年公务员职业满意度和离职意向是存在影响的,但并非一直显著。青年公务员职业满意度和多个因素相关,"工作稳定""为人民服务""社会认可度高"等因素的影响效用在逐步提高。因此,要在提高青年公务员外在薪酬水平的同时,重视青年公务员内在薪酬水平,尤其是要改善公务员职业的社会认同感。唯有如此,才能稳定青年公务员队伍、吸引优秀青年进入公务员队伍,进而推进公务员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8.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通过满足人们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和感受,使人感到满意,受到激励,从而按照组织的期望健康成长、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山东省1192名职业青年进行的一项情绪情感调查结果显示,职业青年的国家自豪感、幸福感等积极情绪体验强烈,不合理、不满意、愤怒等因收入和社会环境引起的负面情绪体验广泛存在,且职业青年的情绪情感体验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差异。这一研究结果对于社会管理和青年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晓焘  胡丰 《青年探索》2008,(2):18-21,26
以追踪调查的数据定量分析城市在职青年的职业收入变化状况,比较了性别差异以及独生子女青年与非独生子女青年的差异,并通过多元回归讨论影响城市在职青年职业收入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在职青年的职业收入在两年内普遍有了增长,但增长差异较大。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对职业收入增长都没有显著影响。真正与职业收入增长有密切联系的是地区(是否处于东部地区)、职业(是否企业公司职员或是否从事邮电金融媒体行业)、教育水平以及参加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