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急剧变迁时的"失范期",各种社会失范现象愈来愈普遍,涉及到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失范现象呈现加速扩散蔓延的趋势。在现阶段我国公共行政领域,行政道德失范现象频繁出现。本文从"文本"与"具体"两个层面对社会转型期我国行政道德失范的含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魁北克现行国际私法立法重视"魁北克传统、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以及全球性国际私法的统一化运动",魁北克立法者严谨务实的立法态度、结构严谨的立法体例和省际法律冲突等同于国际法律冲突的立法规定等三个方面对中国国际私法立法有一定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公民社会中的治安管理工作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社会的出现与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给我国的政府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作为政府管理职能之一的治安行政管理,必须应对公民社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遵循公民社会中社会管理工作的规律,转变工作观念,实现治安管理工作的市场化和社会化改革。  相似文献   

4.
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以民间组织的培育与管理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以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结合首都民政工作,通过对"太阳村"个案分析,进行应用对策研究.文章指出,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知易行难.任何制度改革,归根结底是权力与利益的调整.因此,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既要态度坚决又必须立足国情、民情,体现社会包容性;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既要创新观念,又必须依法行政,同时,加快配套改革,如此,才能使政府改革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将强制性的收容遣送转变为关爱性的救助管理是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重大改革.但在政策推进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诸如救助主体权责不清、救助对象身份难辨、救助过程疏于管理等.与社会救助相关的行政管理与行政技术的改进是解决社会救助问题的根本之策,管理方法与行政方式的转变是化解社会救助障碍和矛盾的关键.引入战略性管理可以有效保证政策执行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全方位变革社会救助和行政管理运作模式,推动社会救助工作的合理化与科学化进程,系统解决社会救助工作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行政职能从传统公共行政向"公共治理"转变的今天,教育社会组织作为教育行政职能让渡的承接者,其自身的发展决定了教育行政职能转变的效能.当前,教育社会组织发展的滞后对教育行政职能转变产生了不利影响.对此,应采取促进教育社会组织发展的如下对策:采取多种模式,提高教育社会组织的自主发展能力;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将教育社会组织真正纳入法治轨道;进一步厘清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范围,合理让渡职能空间;培育市民社会.提高公众的责任意识和社会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7.
现代行政计划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异化的行政计划有根本的区别,原因是多样的。现代行政计划的功能主要体现为决策、指导和协调。目前在形式上出现了"去计划化"的现象,但是从行政法意义上来讲,实质意义上的去计划不可能出现。规划和计划只是表述的不同,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行政管理由经济事务管理和社会事务管理组成。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程,我国政府经济事务管理改革在历次机构改革中已取得明显成效,但社会事务管理改革一直滞后,到目前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社会事务扩张及人民生活的需要。在弄清现行社会事务管理体制弊端的基础上,从转变管理者的指导思想、精简管理层次、转移政府职能、优化资源配置、引入竞争机制等方面加快社会事务管理改革步伐是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经历了从"单位管理"走向"社区管理"、从行政管理走向社会管理,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建设的三个认识和实践转变过程,社会建设的理论在不断发展,社会建设的实践在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的公益性与私益性决定了高等教育评估必然是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的行为。目前社会参与高等教育评估的机制出现梗阻现象,评估项目的形成是以行政力量主导,社会力量被排斥;评估机构的运行依附于政府,脱离于社会;评估指标的编制过于迎合行政管理需求而过滤了社会需求;对评估结果进行限制与隐匿,使社会丧失知情权。"全能政府"的管理理念、"官本位"文化的浸染以及社会评估机构自身的不足而引起的功能性缺位等因素是造成社会参与机制梗阻的重要原因。我们需要通过理顺社会力量的导入机制、创新社会评估机构的培育机制以及建立社会参与高校评估的筛选机制等方式来提升社会参与高校评估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