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人民政协必须充分发挥巨大的政治影响力和新型政党制度平台优势,精准反映人民的意见和呼声,引导群众理性表达实际诉求,畅通民众政治参与渠道;必须全面加强政协履职能力建设,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制度机制,提升履职能力,为丰富和完善国家治理制度体系,服务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2.
依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体要求,参政党社会服务工作面临发展困境:内容相对狭窄,形式相对简单,组织发动参与面和受众面不够宽,随意性相对较大,可持续发展后劲缺乏,与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地方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态势会日益不适应,影响力和成效会呈递减态势。要纠正"社会服务工作就是帮扶工作、精英主导的工作、形象工程和造势工程"的认识误区,顺应时代发展的新期待,使参政党社会服务工作植根于参政党各级组织,融入广大成员之中;植根于社会,融入人民群众之中,推动参政党更好地发挥政治社会化功能。  相似文献   

3.
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政党政治时代,显然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主要依赖于政党能力现代化,而在政党能力中,不仅是指执政党能力,也包括参政党能力,因此,作为我国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能力提升问题,在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从提升民主党派的政治认知能力,培养民主党派的自我提高能力,加强民主党派创新能力建设三方面探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民主党派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以抛砖引玉,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5.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重要位置。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度重视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诸多成效。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就是不断提升党的领导力,强化现代科技支撑,强化"三治"相结合,跟进新时代发展步伐,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抓住基层治理的重点破解基层治理难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6.
德宏与缅甸山水相连、文化相依、经济相系。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缅边境道路交通现代化治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事关两国合作成效与发展潜力。结合德宏州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发展现状可以发现,在中缅边境道路交通现代化治理上存在"人""车""路""管"四个主要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同时也是当前中缅边境道路交通现代化治理能力需要具体提升的重点。通过高位推动、打造治理机制平台、健全法制治理体系、创新服务方法、引入智能科技、双边联动治理、提高教育水平七个重要方式推动中缅边境道路交通现代化治理能力全方位提升,使治理能力能够符合新时期发展需要,为"一带一路"倡议在中缅两国今后顺利开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出台"互联网+"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新形势下民主党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进行民主党派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也是各民主党派面临的一个紧迫而又重要的问题。通过运用互联网思维构建"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和模式,运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党派大数据治理模式、"精准"治理模式与智慧治理环境,创建适应"互联网+"的开放性、包容性机制,重视复合型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积极培育"互联网+"文化,全面提升民主党派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我国文艺事业大致经历了探索期、过渡转折的奠基期、改革发展的提升期和质量发展的成熟期4个阶段。100年来,文艺投入力度加大,创作质量显著提升,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文化治理体系迈向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历史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展望未来,中国文艺事业坚定"人民性"作为艺术创作的根本准则;推进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勇挑文化自信的重担,积极融入全球文化;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并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其重要内容,这对于中国未来政治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国家治理体系,是党领导人民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所建立的制度体系,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民主化法治化、治理制度理性化、治理技术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特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提高公民素质并充分发挥文化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民为本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基、兴党之源、治党之根和价值追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党带领人民建构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历经"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之革命建国,"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之发展富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治理强国,"四个自信"不断坚定,人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在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长期的实践,培塑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政治理性、笃定的责任自觉和特有的精气神,夯实了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奠定了人民利益得以彰显和维护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目的就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必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更加有效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作为未来五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新征程上,必须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党内法规制度“作为一种政党制度”,是由中国共产党权威机关所制定的“专门规章制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的一种内部正式规范”,最能体现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突出的制度优势。当前,要把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提升治理效能的正确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提升治理效能的价值旨归,以政党治理制度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方略,以彰显中国政党制度的国际话语权作为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目标。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价值根基和重要前提,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其现实旨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研究参政党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着力点、面临的问题以及经验与启示,提出参政党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建议,指明各民主党派要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创新方法、不断提升参政党建设成效和水平,为推进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5.
为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党和政府集全国人民智慧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正确历史选择。因此,必须在明晰现代国家治理的内涵、必要性和我国国家治理模式的历程的基础上,从解放思想、民主政治制度、依法治国、服务型政府、"多元共治"体系等五个方面探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县域集成改革既是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在地方的破题之举,也是提升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创新路径。作为江苏省首个县级集成改革试点,江阴的集成改革推动构建了政务服务、基层治理、社会救助、生活服务等县域治理新体系,体现了治理的系统性与整体性思维、制度化与程序化规范、信息化与智能化方向、创造性与创新性精神,为推进地方治理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实践路径,积累了试点经验,对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对于中国的政治发展,乃至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来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统一战线是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增进共识、凝心聚力、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重要法宝,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的独特的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给予了高度重视,特别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文化权益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之一,是支撑和满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指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部署"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是发挥好文化引领作用,建设具有影响力、凝聚力的主流意识形态,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关键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9.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一目标深刻反映了改革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综合考虑了国际国内的形势和条件,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关切,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确立了总的方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为我们指明了加快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0.
政府职能转变蕴含着理论与过程双重逻辑。一方面,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和治理方式的变革直接关乎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面推进,而兼顾治理能力和治理方式的政府职能转变,天然地成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突破口。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职能转变遵循着"国家职能—政府职能—政府职责—职责体系"的过程逻辑。这两种逻辑在改革内容和发展脉络上具有内在关联,并统一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场域中。基于此,下一步改革应当聚焦治理方式变革和治理能力提升,重点把握三项原则:一是要在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动态均衡中调整职能边界;二是要将政府职能转变和治理工具的应用创新有机统一起来;三是要打破自发形成的职责结构模式,推动职责体系重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