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国家的一项主要经济资源。人口状况是构成国情的重要部分,要了解我国的国情,不能不了解我国的人口状况;要正确地制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不能不研究人口现状对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马毅 《公安研究》2014,(6):10-18,45
户籍管理是我国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口管理的主要制度性措施。户籍制度回归本位,就是要充分尊重我国户籍管理的行政特征和在人口管理服务中的主导地位,重视发挥户籍管理在人口管理服务中的主导作用;恢复户籍管理的本来面目,即强化户籍管理的行政管理职能和社会服务职能,进一步提高人口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人口管理工作难做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轻视了过去几十年工作形成的成功经验和管理措施的重要作用,放松了人口管理基层基础工作;我们只有老老实实地做好基层基础工作,才能适应人口发展变化和管理工作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3.
《前进论坛》2011,(6):6-8
2011年4月26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世界人口发展和全面做好新形势下我国人口工作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充分认识我国人口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不断增强做好  相似文献   

4.
人口现象演变为人口问题具有时间滞后性,一旦人口问题形成,也就错过了纠正和治理该问题的最佳时机。时不我待,对人口负增长及其问题的认识和预防,一定要有远见,早做准备人口是国之根本,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因素。2022年我国人口开启了负增长新阶段,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人口基础。人口负增长是长期低生育率的规律性结果。纵观历史,我国在全球生育率普遍下降的行列中起步晚、降得快。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口发展正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承上,是指中国人口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济社会巨大发展和实施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为战略目标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控制获得成功,人口发展收获了三大标志性成果。启下,是指按照人口自身发展的规律性,当人口长期处在低生育率水平时,必然引发人口的结构性变化。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快速变化的特征,决定了我国人口问题将在人口规模依然庞大的基础上,叠加人口结构性矛盾爆发和人口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的巨大压力。人口现象是长周期事件,未来的人口问题将在现在已经十分复杂的基础上不断加剧,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  相似文献   

6.
郭仁汪 《当代广西》2007,(10):19-19
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阶段20世纪50年代,面对人口增长过快的态势,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多次指出,人口要有计划地增长。  相似文献   

7.
要让经济发展逐步替代经济建设,并且注重营造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良性相互依赖性。我国目前已经有了在更高水平上发展民生的基础,应大力铺开涵盖全体人口、各个人口层次,尤其是穷困人口群体和农村人口群体的安全网。切切实实地做到发展与民生并重。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已有1.3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效显著,县城建设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十四五”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要进一步发挥县城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夯实县城产业基础,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和持续增收;另一方面要提高县城市政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承载和吸纳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于1999年成为老年型国家,且进入快速老龄化时期。人口学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1/3。未来若干年内,我国的老龄化进程依然有加速增长之势,结果则是大量老年人口的积聚,并使社会的整体人口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很自然,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将成为全社会要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在中国,家庭养老始终是最为传统和主流的养老方式。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家庭结构的缩小,人口流动的加速和妇女就业参与率的提高,老人的养老方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社会  相似文献   

10.
<正>人口问题始终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当前,我国人口发展正处在重大转折期,人口不均衡发展问题突出:一是人口低增长率和高增长量并存。201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已降至4.92‰,但全年出生人口仍有1640万人;16岁~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上年减少了244万。二是出生缺陷监测发生率呈逐年升高趋势。每年我国出生的肉眼可见的先天畸形儿,加上出生后数月或数年才显现的缺陷儿,累计约占年出生人口总数的4%~6%。三是人口结构性矛盾问题十分突出。2013年,  相似文献   

11.
王健 《桂海论丛》2004,20(4):8-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必将被注入活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将强化中国哲学的人文向度,促进不同哲学思潮的对话,并推动民族大哲学孕育和滥觞.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社会主义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而发展是解决包括民族问题在内的所有问题之关键。把发展民族经济作为解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核心、把发展民族经济同民族团结紧密结合、把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作为中心课题,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邓小平发展民族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发展民族经济的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试论邓小平领导百色起义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玉珍 《桂海论丛》2003,19(5):26-28
百色起义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是邓小平对“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正确道路创造性的实践 ,邓小平正确地开展对俞作柏、李明瑞的统战工作和兵运活动 ,是我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开展统战工作的一个成功范例 ;它所实施的以“分耕”形式为主的民族地区土地革命又是一个独创。百色起义把广西革命推向一个新高潮 ,在中国革命根据地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口问题是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具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经济增长对其核心要素资本、劳动力、技术、人力资本、自然资源和产业结构变迁的需求 ,都受着人口问题的制约和影响。人口增长、老龄化、剩余劳动力、体能素质和人力资本等方面的问题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五大人口问题。因此 ,必须致力于稳定低生育水平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而最根本的则在于解放生产力 ,依靠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钟建平 《桂海论丛》2002,18(4):61-63
“法德并治”是适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治国理念 ,法律与道德的内在同一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法德并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极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新型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6.
李泽民 《桂海论丛》2004,20(4):15-17
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告诫全党和全国人民一定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此举意义重大。这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和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总结,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邓小平的行政伦理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浩明 《桂海论丛》2004,20(4):22-25
邓小平行政伦理思想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文化基础和实践基础。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深刻总结了我国行政道德建设的经验教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行政伦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把马克思主义行政伦理思想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邓小平的行政伦理思想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Renhong Wu 《当代中国》1998,7(19):443-458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analyze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ce 1980 by examining major macroeconomic issues. The analyses focus on a central issue: will the Chinese economy maintain high growth and low inflation in the period 1998–2010?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the article examines GNP growth, unemployment, external balance, inflation, government budget deficit, and structure changes during the period 1980–1997, and provides an outlook on the economy. If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is stable, China will achieve annual economic growth of 6–7% during 1998–2010, because the major factors that contributed to the high growth during the period 1980–1997 will continue to exist. However, it is less likely that the economic growth will continue at two‐digit level, because new and greater challenges have emerged in the economy: there has been excessive capacity in the industrial sector; it is difficult to maintain a high export growth; and the weak financial sector is highly likely to cause financial instability. Moreover, the increasingly large unemployed population will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 for bo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stability.  相似文献   

19.
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以云南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费宇  施本植 《思想战线》2002,28(5):35-39
教育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相互依赖。教育投资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快慢也息息相关。从统计角度研究教育投入、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 ,可以发现 :云南省教育投资比经济发展滞后 ,而人口文化素质、知识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都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制约因素。所以教育投资力度要加大 ,教育必须先行 ,这是提高经济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崔光胜 《桂海论丛》2002,18(2):25-27
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开始融入世界经济大潮.然而,入世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尤其是政府的挑战是具体而现实的.政府必须加紧修订和完善法制,科学定位在管理、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角色,以此推动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