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0 毫秒
1.
针对少数领导干部因怕得罪人而不敢坚持原则的思想顾虑,一位负责同志说:"作为领导干部,不敢于得罪一小部分应该得罪的人,就会损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坚持原则,可能要得罪少数人,但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心。"话虽朴素平实,却道出了"得罪人"与"得人心"之间的辩证关系。当前,干部队伍中不敢坚持原则、奉行"好  相似文献   

2.
针对少数领导干部因怕得罪人而不敢坚持原则的思想顾虑,一位负责同志说:"作为领导干部,不敢于得罪一小部分应该得罪的人,就会损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坚持原则,可能要得罪少数人,但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心。"话虽朴素平实,却道出了"得罪人"与"得人心"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3.
组工干部经常遇到三种情况,面对这些情况如何处理,关系到能否做到公道正派。面对压力,无私无畏,坚持原则。组织部门经常遇到来自各方面说情打招呼的压力,能不能顶得住这些压力,实际上是“公”与“私”的较量。以“公”为重,会不畏权势,不拘亲情,力陈己见,虽然有可能得罪个别人,却会赢得周围一片人;受“私”左右,自然会屈于压力,虽然满足了少数人,却会给组工干部形象抹黑。心底无私天地宽。无论处理什么事情,都应以党的事业为  相似文献   

4.
常听人说:“人老实了,是要吃亏的”。这话,我既赞同,又不赞同。说赞同,只因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埋头苦干、为人正直、大公无私、坚持原则的同志,受到了一些不公正地对待和“礼遇”。但是,对有的同志包括少数领导干部提出的。“现在,人太老实了,办不成事,多少有些不适应时代变化”的观点。我完全不赞同。 老实人的最大的、最优秀的品格和道德规范就是为人忠  相似文献   

5.
副职领导干部多,这是干部工作中亟待克服的一大顽症。近几年来,各地各级政府部门虽在进行机构改革,但少数地方对这个问题触动并不大,多减“员”少减“官”,只减“员”不减“官”,甚至边减“员”边增“官”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个十来人的处有三四个副处长,一个不足 300户的小山村,吃‘提留’的正副村干部就多达15人。 副职领导干部过多导致了农民负担加重。既然当了副职领导干部;就要享受领导干部待遇。据某县邮电部门统计一个还有11万人未脱贫的山区贫困县开通BP机14000多部,大哥大 1200多部,有的乡镇,穷得连…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同志在西北坡考察时强调指出:在新形势下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毛泽东同志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领导干部要率先做到“两个务必”.首先要切实担负起“为官一任,为政廉一方”的政治责任.发扬艰苦奋斗作风,坚持原则,抗住诱惑,做到一个“俭”字,达到一个“正”字。  相似文献   

7.
如今有少数领导干部喜欢别人称其为“老大”或“老板”。这样实在让人感到忧虑。据一名记者对某市50多位党政机关公务员进行一次抽样调查,其中半数以上承认称呼自己单位的领导为“老大”或“老板”。据说相当一部分的领导干部听到这样的称号既顺耳又顺心(见《中国纪检监察报》2002年3月26日)。一些领导干部喜爱“老大”或“老板”的称呼,这使我们看到少数干部随着地位发生了变化,思想也发生了“霉变”。这种“老大思想”说白了,也就是一种“忘本思想”,领导干部特别是做为一些部门、单位的“一把手”,如果沦为“老大”或者…  相似文献   

8.
仇石 《党风建设》2000,(2):21-22
少数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违法违纪,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同时,他们的家庭成员也串案其中而受到法纪的制裁。这就是所谓“一家烂”的现象。“一家烂”比“一人烂”更加触目,也更加痛心!  相似文献   

9.
沈小平 《先锋队》2010,(7):22-25
一个时期以来,有少数领导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爱搞“小圈子”。圈中人对内抱团结盟、相互帮忙,吹喇叭、抬轿子;对外以人划线、以邻为壑,排斥异己、掣肘使绊。领导干部搞“小圈子”,无论是出于何种动机,都是以权力为纽带,以牟利为目的,与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追求是完全相悖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予以防止和遏制。  相似文献   

10.
领导干部与“大款”交往要把握好“度”杨建当前,有少数领导干部热衷于同“大款”搞得火热,他们与一些“老板”、“私营主”、“包工头”、“承包经理”称兄道弟,不分你我,对他们言听计从,有求必应,有请必到。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在学校,在困难企业,在农村“五...  相似文献   

11.
眼下.在少数干部群众中出现了对腐败现象听之任之的麻木现象,甚至发展到“笑贫不笑贪”的地步。领导干部真心拒贿,有人却讥为“太呆板”、“假正经”、“不合群”:一些既善于走“上层路线”又敢于“傍大款”的领导干部.则又会被人羡称为“有能力”、“有门路”、“有眼光”:而当这些无良官员一旦落入法网,人们在背后的议论多是“后台不硬”、“赶上他倒霉”。  相似文献   

12.
《天津支部生活》2011,(4):52-52
李志昌在《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近几年理论界讨论热烈的问题,但当前关于“大众化”含义的理解是片面的、狭窄的。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与“大众”对应的就是“精英”。“精英”就是指那些能力素质高、身份地位高的少数人,如教授、专家、学者,甚至各级领导干部等,不在“大众”之列。  相似文献   

13.
时下,不少地方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领导干部子女可以照顾一个进机关事业单位,理由挺简单,为了解除领导干部的后顾之忧,以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这种做法危害极大,表面上调动了少数人的工作积极性,实际上挫伤了大多数人的工作积极性,客观上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加重了一个地方的“官本位”色彩,降低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扰乱了正常的干部管理秩序,疏远了党群、干群关系,对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有百弊而无一利”。将领导干部子女照顾进机关事业单位,说到底,是一些人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在作崇,将人民授予…  相似文献   

14.
尤国勋 《共产党人》2004,(17):49-49
政绩是指领导干部从政的业绩。为官一任,谁不希望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成就一个留芳百世的美名。但时人对领导干部的政绩颇多微词.有时简直是口诛笔伐.何也?笔者寻思,问题就出在一个“观”字上:由于少数当权者的“政绩观”——追求政绩的动机和目的与老百姓的“观政绩”——对领导干部政绩的期待与评价之间产生巨大落差,甚至南辕北辙,如是.人们对政绩的非议也就不足为怪了。  相似文献   

15.
劳骥 《党课》2013,(21):109-110
最近听一位干部说,现在各机关都很谨慎,也不出去吃饭喝酒了,“正规”多了。但领导干部也不敢管事了,不敢下乡了,生怕得罪了谁,被抓住小辫子,并感叹“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百姓来说话”。这是一种害怕群众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宛诗平 《党课》2012,(7):110-110
时下,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在报刊上发表自己的署名文章。如果发表“署名文章”是在对主管工作进行深入研究思考的基础上,将工作的经验得失通过文字加以总结,以供学习交流的话,那当然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问题的关键是,少数领导干部将“署名文章”与体现“领导水平”等同起来。于是乎,不是组成写作班子写总结搞材料,就是给“秀才”们分任务定指标,千方百计提高上稿率,让那些代写替身们忙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17.
以发展论是非,凭实绩用干部”的原则,已成为激励领导干部建功立业,推动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多数领导干部在争创“实绩”中,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赞扬。也有少数领导干部在创出“实绩”时,人民群众很反感。实践证明,追求什么样的“实绩”,不仅仅是个认识论、方法论的问题,还是个党性问题。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实绩”观。在总揽全局中谋划“实绩”毛泽东同志说:“指挥全局的人,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办果丢了这个去忙一些决要的问题,那就难免要吃亏了。”指挥战…  相似文献   

18.
潞城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李伟民撰文指出,对“一把手”的监督当前仍然是个薄弱环节,致使一些曾经为党和人民做出重大贡献的领导干部,犯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由于“一把手”的特殊位置,造成少数人民主意识差,搞“家长制”作风,特权意识浓厚,滥用权力,任人唯亲,挥霍公款、追求享受,甚至见利忘义,腐化堕落。这些都和对“一把手”的监督不力有直接关系。有的“一把手”自恃特殊,不自觉接受监督。把自己凌驾于组织和职工群众之上,以至于放任自流,我行我素。另一方面,对领导干部监督的法规和制度不够完善,使一些人有空可钻。有的“…  相似文献   

19.
现在,在少数干部特别是一些年轻领导干部中,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就是热衷于编织关系网,在上级领导机关为自己寻找所谓的“靠山”。有的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不是扎扎实实工作,而是通过老乡介绍、朋友撮合、与领导干部子女套近乎等手段,拉关系、拜门子,想方没法与领导干部“零距离接  相似文献   

20.
《廉政瞭望》2010,(18):34-35
打假10年,把该得罪的人全得罪了 8月29日下午6时,“打假斗士”方舟子的微博更新:“我是方舟子的爱人,代替他发布这条微博。刚才在北京住所附近,方舟子遭到两个埋伏歹徒的辣椒水和铁锤袭击,受轻伤。方舟子铁骨铮铮,为民除害,无怨无悔,更无所畏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