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社会广角     
《政策》1998,(4)
毛泽东读了70年的《水浒》。他欣赏《水浒》,也谈到很多梁山人物。 他谈到梁山第一任领导人王伦,“白衣秀士王伦不准人家革命,结果把自己的命革掉了”;也谈到第二任领导人绰号托塔天王的晁盖,晁盖是好的,可是却被摒在一百零八人之外,让他早死了。 《水浒》的主角,是梁山第三任领导人宋江。毛泽东在40年代初期,曾对身边的同志说:《水浒》中的三打祝家庄,为什么要打三次?我看宋江这人有头脑,办事谨慎,前两次是试探,后一次才是真打。我们干革命.就得学宋江,要谨慎。 毛泽东也谈及其他梁山好汉。他说,“拼命三郎  相似文献   

2.
“水浒气”     
鲁迅先生曾深刻指出:“中国确也还盛行着《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但这是为了社会还有三国气和水浒气的缘故。”(《且介亭杂文二集·叶紫作<丰收>序》)限于篇幅,此处“三国气”存而不论。何谓“水浒气”?在相当程度上说,乃霸气、盗气、匪气、流氓气也。《水浒传》中恶霸形形色色,祝家庄庄主、西门庆、蒋门神之流,虽童稚亦耳熟能详;桃花山、二龙山等山大王,分明是占山为王、打家劫舍、为害一方之强盗;混江龙李俊、船伙儿张横辈,则是驾着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动辄将客商扔进水里喂鱼的水上土匪;而花花太岁高衙内、没毛大虫牛二之流氓行径,同样令人  相似文献   

3.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一针见血地指明了这部反面教材的要害,深刻揭露了它宣扬投降主义路线的本质。《水浒》百般美化宋江,十分憎恨方腊。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因为方腊不投降,不仅反贪官,更要  相似文献   

4.
伟大领袖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毛主席的这一英明指示,给我们驱散了过去《水浒》评论中的层层迷雾,科学地揭示了《水浒》宣扬投降主义的反动实质和宋江一类投降派的丑恶面目。  相似文献   

5.
蜜月后礼物     
他边走边问:“今天你妈又会给咱们做些什么好吃的?” 她微嗔:“什么?谁的妈妈?光我一个人的吗?那你干嘛跟着我走?” 他便笑:“瞧你!都说‘蜜月一过,老婆吆喝’……果不其然!” 她便伸手打他,他便躲,俩人嘻嘻哈哈地跑动起来。  相似文献   

6.
欧阳健同志《鲁迅是怎样评论〈水浒〉的?》一文(以下未注明出处的,均引自此文),主要论点是:“鲁迅关于《水浒》所写的是‘侠之流’的‘强盗’,《水浒》供市井细民‘娱心’,‘为市井细民写心’的论述,是鲁迅论述《水浒》的精粹所在,又是被掩盖、被歪曲得最严重的部分。”笔者认为,所谓《水浒》“强盗”说、“娱心”说、“写心”说(作者还说鲁迅认为后两说是《水浒》的创作动机)都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7.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这一指示。深刻地揭示了《水浒》宣扬投降主义的反动实质。《水浒》成书于大规模农民起义余波未息的元末明初。作者在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8.
毛主席最近指示我们:“《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这一指示,彻底揭露了《水浒》的反动本质,深刻教育了广大革命人民,同时也使我们清楚地看出了过去评价《水浒》的种种谬误论点。在那些谬误论点中,有一种以为宋江投降是由于“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不断有朋友对我说:现在中国的“国学热”真“热”,“已经火得不得了喽!”我问:何以见得?朋友兴致勃勃,有根有据地一一道来——首先是“学术超男”易中天红遍大江南北,他的大作《品三国》大卖,甚  相似文献   

10.
据《说苑·臣术》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宰相晏子有一天突然辞退了在他手下当门客(幕僚)三年之久高缭,其他的士大夫对此深感不解,问道:“高缭在你身边做事三年,从没办错过事,你不给他奖励也就罢了,为什么还将他辞掉,这样做太不合情理吧?”晏子回答说:“我是一个不中用的人,正如一块弯弯曲曲的木头,必须用墨斗弹直,用斧头来  相似文献   

11.
水浒故事因《水浒》的广泛流传而深深扎根于民众的心里 ,《水浒》一书也因妇孺皆知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成为读者案头珍玩的文本。风风雨雨几百年 ,以《水浒》为蓝本试图改编成其他文本者 ,大有人在。然而 ,大多因难传达原作神韵或随意曲解而多被人诟病。现在 ,郭太豪先生历时四年改编成长篇叙事诗的《水浒》(中国戏剧出版社2 0 0 1年 7月出版 )又与大家见面了 ,其结果又将如何呢 ?我想 ,这是喜欢《水浒》的人非常关注的一件事。一严格遵循原作的故事情节 ,这是叙事诗《水浒》最成功的一点。大凡改编者都喜欢按照自己的思维和审美标准对原…  相似文献   

12.
开心乐园     
瞎吹三个青年人从水里救出一个政客,他很感激他们,问他们需要什么帮忙以回报救命之恩。第一个说:我希望进入西点军校,但我的成绩不理想。政客:没问题,你进了。第二个说:我申请进入哈佛大学被拒。政客:别担心,你进了。第三个说:我希望被埋在阿灵顿国家公墓。政客:公墓?为什么?第三个回答:如果我父亲知道我救了你,他会把我杀掉。有个人近视,朋友们都爱和他开玩笑,一见面就冲着他喊:“瞎子!瞎子!”有一天,他一位朋友家里去串门,忘了戴眼镜。晚上回家时,他只好从朋友家借了一个灯笼。那天晚上,天上挂着一轮明月,他一路上很顺利地回到了家。第二…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一生嗜书如命。他曾说过 :“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又说 :“饭可以一日不吃 ,觉可以一日不睡 ,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他特别爱读史书 ,不论是戎马岁月 ,还是和平年代 ,他都是手不释卷。一部《二十四史》 ,他反复阅读了多遍 ,而三百万字的巨著《资治通鉴》 ,他竟看了十七遍。他读史的特点一是联系实际 ,不囿于前人的评说和结论 ,而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二是每有所感 ,便在书的天头地脚信笔写下他的批语评说。这些批语评说 ,涉及到他对古今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见解和评价。其中有一处批语 ,还提到了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农工…  相似文献   

14.
说图     
我不告诉你:未来我是谁早就听说过这世界上有个叫比尔·盖茨的人,什么少年英雄、电脑奇才,还在老妈肚子里,就昕老爸如此夸赞。不过,在我看来那家伙没有什么啊,不就是鼓捣出一个电脑,弄得全世界都争着给他钱吗?我比他厉害多了,你们等着瞧吧。问我是谁?我不告诉你!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不断有朋友对我说:现在中国的“国学热”真“热”,“已经火得不得了喽!”我问:何以见得?朋友兴致勃勃,有根有据地一一道来——首先是“学术超男”易中天红遍大江南北,他的大作《品三国》大卖,甚  相似文献   

16.
“《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毛主席的这一重要指示,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拨开了多年来笼罩在《水浒》评论,研究工作中的层层迷雾。  相似文献   

17.
作何感想     
“你走你的,管别人干啥?”是一句普通话,街上、车站,常常都可听到,尤其在家长对儿女的唠叨中,更为广泛。我的同学××从家里到学校来,他妈说:“你要小心呀,那些小偷太多了,而且技术高明。就是拐别人的,看见了也不要做声,不然,会吃亏的”。我和同学××乘车,身上带了30元钱,不慎被偷了。下车时××对我说:“罗震,你的钱被偷了吗?”我一摸,确实不在,便问他看见小偷没有。他说“看见了”,我又问他当时为什么不叫我一声,他说“我能叫吗?我怕挨揍”。一天,我在车站等车,看见有好几个“乘  相似文献   

18.
《传承》2006,(Z1)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见证新中国第一面国旗升起时任华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张致祥回忆说“:我站在天安门西南角,领导同志一步步走上来。我看毛主席踏上最后一个台阶,我拿一个小红绸子,这么一晃打暗号,底下就奏起《东方红》来了。”开国大典联合军乐团总指挥罗浪说“:奏完《东方红》三遍的时候,毛主席和中央首长就到达了天安门正当中的位置上。”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毛泽东亲自按动了电扭,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随后他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摄影家侯波说“:那…  相似文献   

19.
《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名著,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十分巨大。最早把《史记》与某部小说联系起来的是明代的李开先。他拿来与《史记》相提并论的第一部小说,就是《水浒》。李氏在《词谑》一书中说:“崔后渠、熊南沙、唐荆川、王遵岩、陈后岗谓:《水浒传》委屈详尽,血脉贯通;《史记》而下,便是此书。”此后,明人袁宏道、天都外臣、李贽、叶昼,清人金圣叹、樵余等又相继发表了相同的意见,对我们研究《水浒》与《史记》之间的继承关系,颇多启发。本文拟就《史记》对《水浒》在艺术方面的影响,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20.
翻开《中国京剧史》(下卷),排在老生行首位的京剧名家就是周亚川,他是山东省京剧团(院)第一任副团长。对于六七十岁的老戏迷来说,谈到京剧《秦香莲》、《追韩信》、《徐策跑城》、《古城会》、《夜审姚达》等剧目的时候,一定会想到周亚川,这些都是他的拿手好戏。1961年,毛主席来济南亲自点戏请他清唱《逍遥津》,表演后毛主席高兴地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唱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