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我是一名交警.可能是由于工作关系,经常熬夜加班,胃不好,经常胃痛,每年的冬天更厉害,请问:该用什么药,怎么治疗?  相似文献   

2.
双陀飞轮炫     
《小康》2009,(8):95-95
在办公室拼完脑力和体力,再做大强度的运动不太合适。如今,最IN的便是白领间流行的慢运动,尤其适合经常熬夜加班的人,因为让运动成为一种享受更为重要,也更加健康。  相似文献   

3.
错误N-4:非理性熬夜 许多女性认为,加班,乃至熬夜是职业生活中难以避免的行为。我熟识的一些职业女性甚至一周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凌晨2点以后入睡。这对身体是十分不利的。经常性的熬夜,其实是办公室不良行为的延续。  相似文献   

4.
<正>慢生活、幸福感,是现在很多地方政府追求的目标,不妨也试着将这些作为个人的生活追求。"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  相似文献   

5.
小保信箱     
"过劳死"应否属于工伤?小保:前不久外企一名年轻的中国员工李某突发心脏病猝死。去世前,他已连续加班一个月,每天23点以后下班。过度的工作导致其死亡,人称过劳死。眼下屈于各种压力,大城市白领处于"过劳"状态的接近六成,"过劳死"不仅威胁着生产线上劳作的普通职工,还呈现出向高科技领域、"白领"阶层蔓延的趋势。请问,过劳死应否属于工伤?  相似文献   

6.
《民主与法制》2010,(3):69-69
郑某与某加工公司存在劳动关系。该加工公司在放假期间,郑某自愿到公司加班,在电锯车间工作时,不慎将左手锯伤。郑某被送进医院治疗,诊断为左手电锯伤。出院后,郑某向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劝和社会保障局作出职工工伤认定书,认定郑某所受伤害为工伤。但该加工公司认为不属于工伤。请问,郑某在假期自愿加班时受伤是否属于工伤?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夜生活日益常态化,这使得夜间工作人数急增,这种“黑白颠倒”的作息制度会导致肾上腺皮脂激素分泌紊乱而损害身体健康。为此,专家提醒经常熬夜加班,上夜班或喜欢夜生活的“夜猫子”,要从饮食、心理、锻炼等方面进行调整,以利于身体的自我保健。  相似文献   

8.
正小保:我丈夫于2006年7月入职某医药销售公司,2011年8月应聘到某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他在医药销售公司工作期间,该公司全额为我丈夫缴纳包括工伤保险费在内的部分社保基金。药业有限公司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分4次为我丈夫补缴了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的工伤保险费。2013年8月25日我丈夫在工作岗位加班时突发疾病身亡。2013年10月16日,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局对我丈夫因工身亡作出工伤认定决定,认定我丈夫之死为工伤。然而,当药业有限公司人力部人员协助我提出按工伤待遇申请支付工亡赔偿金时,区社保中心请示是否支付,市社保中心以该药业有限公司欠费为由批复:"此类工伤职工的工伤待遇应由用工单位支付。"  相似文献   

9.
《半月谈》2005,(2):67-67
我是到沿海打工的四川民工。2004年9月11日晚8点,公司说有急活,叫我赶紧去加班。我扔下饭碗,骑上自行车就赶往厂子,途中被一小包车撞残。在争救和随后治疗中,我自己垫付了一大笔钱。为此,我找到公司领导,要求申请工伤,可老板说,这又不是正常上班,不算工伤。请问主持人,我加班途中出车祸,到底能不能算工伤?如果公司不理睬,我能否直接向劳动部门提出申请?从发车祸到目前为止所发生的各种费用该不该由公司出?  相似文献   

10.
正"别人加班我也加""领导不走我不走",已成为当下一些人"约定俗成"的职场潜规则。在机关、企事业单位,有时时间紧、任务重,职工加班是常事。但如今,一种新的"形式主义加班"不良风气在职场蔓延,让职场内的奋斗精神变了味。有一种加班叫做"灯光为领导而亮"。加班已非新闻,"白加黑""五加二"的加班在一些业务繁忙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颇为常见,本来为完成工作的加班无可厚非,但有些单位干部职工在  相似文献   

11.
短笛横吹     
《现代领导》2005,(12):41-41
人事部:公务员实行统一工资制;我国前三季度GDP增长9.4%;前三季长三角经济整体“滑落”;熬夜加班者的“健康参考”;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3年半。  相似文献   

12.
仲达明 《中国减灾》2011,(9X):45-45
<正>又是周末,又是加班。在这个城市的另一条街道上,那个牵着一个7岁男孩小手的女子,是我有些不快的妻子。好几个夜晚,都是这样,路灯把两个身影变魔术似的一会儿缩短,又一会儿拉长。儿子背着大书包,欢快地踢着脚下的一个小石子。"跟我在一起几天了?"妻子随口问道。"四天,四天了。"儿子头也不抬,脱口答道,像做  相似文献   

13.
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有着企业、员工的共同努力,伴随着的便是社会节奏的加速与工作压力的增大;随之近年来工伤方面立法的逐渐完善,工伤赔偿凸现眼前,成为了"热门"话题,其中的责任更是被当作"皮球"踢来踢去……工伤认定标准成了执法的前提,明晰成为了我们一份重要的工作!应读者要求,我们特对工伤有关咨询给予解答,供读者参考。——编者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中国,"忙"成为许多人的口头禅和真实生活状态,不论男女老少。从幼儿园开始,小朋友们就报了各种兴趣班,周末也不闲着。中小学生虽然一直在"减负",但实际课业负担并未减轻,不少学生晚上十点多才能完成作业。到了大学,学习、科研、社团工作等,让大部分学生每天日程都排得很满,熬夜也成常事。工作之后,各行各业都竞争激烈,许多行业都需要"5+2""白加黑",年轻人自嘲"加班狗"。即使  相似文献   

15.
年终年初,冲任务,赶业绩,对于职场人来说,年终年初成天连轴转,加班熬夜自然也成为常态,神经时刻处在紧张状态,身体各种“状况”频出:感冒发烧、食欲差、焦虑症状突显……一切皆因“忙”而生。  相似文献   

16.
正年终年初,冲任务,赶业绩,对于职场人来说,年终年初成连轴转,加班熬夜自然也成为常态,神经时刻处在紧张状态,身各种"状况"频出:感冒发烧、食欲差、焦虑症状突显……一切皆"忙"而生。忙应酬,胃痉挛了陈诚是某广告公司业务部副主任,到年底基本上就是忙"联络感情",说到应酬,喝酒是少不了的。陈诚几乎每次应酬束,都是被人搀着回家。前晚,为了应酬一个重要客户,陈诚频举杯,最后喝到胃痉挛,送到医院时被诊断为"酒精中毒"。  相似文献   

17.
保证劳动者的休息权、让劳动者体面、有尊严地劳动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基本权益。然而,由于劳动者的弱势与法律在执行环节上的丑陋,现实中,强迫、变相强迫劳动者过度加班引发"过劳死"事件频频发生。一些用人单位以"过劳死"未入法为借口,将"过劳死"拒之于工伤门外。然而,过劳死毕竟与加班、与工作过度劳累有关,那么,法律绝不会坐视不管!  相似文献   

18.
形形色色的996工作制现象折射的在职青年超时工作问题,是当前劳动力市场讨论的焦点,厘清在职青年超时工作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社会心理后果,对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全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分析发现,超过一半的在职青年存在客观加班,四成主观感受到加班,但近三分之一是被迫加班,四成是无偿加班。超时工作在男性、教育程度较低、资源与劳动密集行业、外资合资企业的在职青年群体中最为严重;但知识技术行业、非生产人员、非外资单位中无偿加班比例更大。工会降低了客观加班和自愿加班;签订劳动合同强化主观加班和有偿加班。工作自主性对减少主观加班和强化自愿加班发挥积极作用,工作生活空间一体化"引诱"在职青年自愿延长工作时间。在职青年的加班同样遵循经济效用最大化的原则。超时工作尤其是无偿的、非自愿加班显著降低在职青年的幸福感、获得感(职业获得)、安全感(身心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19.
刑警     
《创造》2006,(4):54-55
阎光彦看起来身体健壮、神情威武,很难想象他在1998年就已患上哮喘.至今仍要用药物控制病情。“阎队可不在乎这些。常常还带同志们一起加班熬夜。”派出所里的同志都很钦佩阎队。所里刑警们不但要处理民事纠纷、刑事侦查,还要配合工商、税务部门对个体经营户进行管理。再加上螺蛳湾片区聚集了大量吸毒人员.工作繁杂,执法难度大可想而知。:“常常加班是很普通的.有时候一连几天都不能合眼。”  相似文献   

20.
刘润庆喜欢健身,年近50岁却能轻松卧推130公斤,强壮的身体是他时常加班、熬夜的本钱;刘润庆很爱较真,和领导,和同事,也和自己。26年的监所生涯,49年的短暂人生,刘润庆走得很稳,离开得太急。2020年2月28日11时50分,当甘肃省兰州市第一看守所管教四队队长刘润庆在抗疫一线突发心梗因公牺牲的那一刻,阳光依旧洒满大地,但缺少了一丝温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