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宝禅 《各界》2014,(1):50-53
反袁逐陆 辛亥革命后的陕西历史上,郭坚可谓风云人物,十年之间叱咤风云,纵横关中,所向披靡,却旋起旋灭,最后遭人暗算,实在令人扼腕。  相似文献   

2.
封五昌 《各界》2013,(5):60-60
电影《一九四二》中,说陕西话的国民党军队,共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在打“败仗”后撤途中,不但抢夺难民的粮食,还强征难民的车驴;一次是鸣枪不准难民西行逃入陕西。总之,是一群“横行霸道、欺凌百姓、不近人情”的“散兵游勇”。然而,事实却完全不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3.
正确处理陕西经济发展中的十个关系曹钢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陕西经济得到很大发展,然而从横向比较看却相对滞后,就主观上讲主要是对涉及全省经济发展的重大关系把握得不很好,或调整得不及时。为此,本文试就以下十个关系提出一些思考意见。一、均衡增长与非均衡增长的关...  相似文献   

4.
秦成  谭平 《理论导刊》2001,(2):46-47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但20多年来,我们同发达省区的差距却不断拉大,甚至一些原来比我们落后的省区,也已经跑到了我们的前面。现在回过头来看,陕西的问题,主要是思想解放、软环境建设同改革开放的需要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背离,思维方式、思想观念、政府职能部门和干部群众中存在的制约改革开放、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的因素,拖了我们的后腿。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思想解放不够,软环境不好,陕西至少丧失了三次大的发展机遇。80年代初实行大包干,我们陕西在争论…  相似文献   

5.
十年砍柴 《各界》2013,(3):96-96
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仓皇西逃,到了西安。经过李鸿章等人的斡旋与谈判,1901年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似大清国总算保住了,慈禧的权威也得到了保全。  相似文献   

6.
马长虹 《各界》2013,(12):35-36
1898年9月21日(农历八月初六),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再次训政,戊戌变法失败。从前,人们大多以为政变是因袁世凯告密而起,但后经考证,原来竞和袁世凯没有关系。那么,到底是什么最终让慈禧下了政变的决心呢?  相似文献   

7.
毛一奇 《各界》2011,(1):89-92
李万铭其貌不扬,却诈骗有术,25岁便享受“高干”待遇;没有上过朝鲜战场,在大庭广众作报告,一连讲几个小时滔滔不绝,感动的听众泪水四溢;毫无可示人的功劳,却随中国代表团出国访问,到处被人追捧……在陕西监狱关押改造过的罪犯里,李万铭曾经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一个大骗子,他的服刑改造经过时常引起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西部,是一个资源宝藏十分丰富的处女地,有些资源,足以让人叹为观止,但更多的宝贵资源,却因西部的贫穷沉睡不醒。当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在西部的旷野上长鸣,这些宝藏,在西部汉子们奋进的呼喊声中惊起,自然的,西部就出现许多令人扼腕叫绝的发展举动。 在著名的古都西安,便由西部开发引发出一个国字号旅游品牌——翠华山山崩奇观。 地震 造就翠华山人间奇境 “南方的秀才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陕西,这个西部开发的前沿阵地,据说农民种地不能挖得过深,不然,说不定掘出什么“世界遗产”。这话说的有点悬,但陕西确实具有 1…  相似文献   

9.
邹典飞 《各界》2014,(4):80-81
“六君子”之外的两个人 1898年,昙花一现的戊戌变法运动,以慈禧太后重新垂帘宣告失败。这段历史不仅关系到清王朝一姓的兴衰,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改良运动。对于戊戌变法的具体细节,相关著作如车载斗量,其中的主要人物如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六君子,以至荣禄、  相似文献   

10.
吴诚记 《各界》2011,(7):74-75
提起习伸勋,在我国甚至国外,人们大都比较熟悉,但是对习仲勋的干娘陈秀贞却很少有人知道。陈秀贞是陕西省山阳县北沟乡北沟寺村人,1960年去世。陈秀贞家庭贫寒,为了谋生,曾两次迁居陕西关中。第一次是1928年,全家迁居耀县老君岭开荒种地,二十年后的1948年返回原籍。  相似文献   

11.
唐剑锋 《党政论坛》2014,(11):62-62
近日,新华社刊文披露了这样一则消息:一个投资。38.8亿元、预计销售收入240亿元的项目,签约两年后,悄然取消;一个投资2.6亿元、拟征地177.2亩的项目,却成了涉嫌诈骗的工具。发生在陕西的两起政府招商引资项目,暴露出地方政府的“招商饥渴症”。  相似文献   

12.
刘闻 《各界》2014,(11):2-3
慈禧太后是历史上有名的“奢侈太后”,这一点在饮食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就拿负责慈禧个人饮食的寿膳房来说,这个坐落在颐和园大戏楼东侧的炊事班共由108间屋组成,占有八个院落,在里面上班的厨师足足有128人!如此大规模的炊事班别说是供应一个人的伙食,就是伺候一个整编师都绰绰有余了。  相似文献   

13.
李想 《各界》2011,(2):54-54
慈禧太后是历史上有名的“奢侈太后”,这一点在饮食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就拿负责慈禧个人饮食的寿膳房来说,这个坐落在颐和园大戏楼东侧的炊事班共由108间房屋组成,占有八个院落,在里面上班的厨师足足有128人!如此大规模的炊事班别说是供应一个人的伙食,就是伺候一个整编师都绰绰有余了。  相似文献   

14.
形势优势趋势——从全国看陕西 曾经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处于中游的陕西,在改革的历史性竞赛中远远落后了。这绝不是一般的落后:当我国在世界的座次上艰难地向前挪位,开始走出低收入国家的行列时,陕西在我国的座次上却一步步向后退位。 1978年陕西工农业总产值尚占全国的2.34%,居第16位。1983年降为2.09%,退居第19位。1986年又降为1.87%,是全国第20位。1986年陕西工农业总产值是282.37亿元,而江苏高达1458亿元,比陕西整整高五倍。 197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33.3元,陕西为134元,江苏为155元,基本等同。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98,(34)
编者按:八国联军入侵中国11900年8月14日,英、法、德、日、美、意、奥、俄八国联军侵入北京。15日凌晨,清朝慈禧太后带着十几位王公大臣携光绪皇帝仓惶逃奔西安。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东方文明古都在西方列强的野蛮践踏下一片凄凉惨淡。20世纪的中国历...  相似文献   

16.
除祸必先剜根陕西侯保成形式主义图虚名,招实祸,历来为群众痛绝,为党风不容,但是,却屡禁屡生。究其孕育的根,原是官僚主义。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形式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官僚主义的“晴雨表”,哪个时期哪个单位形式主义泛滥,往往那个时期该单位的上级领导...  相似文献   

17.
王宽     
《各界》2012,(10)
王宽,又名老宽。1962年生于陕西神木。现为陕西碑林书画研究会副会长、陕西高新书画协会副主席、陕西国际书画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18.
外地人常常用这样一句谚语来形容陕西人:“南方才子北方将,陕西冷娃排两行”.所谓“冷娃”者,傲气倔强之意也.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陕西的确是名将辈出,比如“西安事变”的发动者之一杨虎城将军、张灵甫将军,还有胡琏将军等等,都是陕西人.但是,却只有一个人获得了“陕西冷娃”的绰号.  相似文献   

19.
莫失“民心”股份山东李培华孙树海还得文明执法陕西周涛买“空气”北京阳阳先向贫困户“拜年”湖南刘柱石“空气”而有买卖之说,先前不过是“幽默”,现在却可能成为现实。洪都拉斯环境部副部长波尼拉日前说,工业发达的欧盟成员国对洪都拉斯原始丛林产生的新鲜空气表示...  相似文献   

20.
《各界》2011,(12):F0004-F0004
崔振宽,陕西省长安人,1935年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美术家协会理事,陕西国画院专业画家,长安画派代表人物,国家一级美术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