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信息中心,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读者和馆员的主体地位;坚持全面发展,树立高校图书馆新型职能观;坚持协调、创新发展,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进而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和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图书馆,图书馆的读者服务观念以及读者工作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图书馆馆员要求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以网络为依托,大力开展读者工作和信息服务,拓展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作用,促进读者服务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校图书馆传统的读者服务模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要做好读者服务工作,高校图书馆必须转变服务理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才能满足读者不断变化的信息需求和新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并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改善读者服务工作提出新的举措和设想.  相似文献   

4.
在新形势下,我国图书馆事业同样要深化改革,以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图书馆的改革必须树立这么一些新的观念:——树立现代化图书馆的观念。现代化图书馆的要素一是现代化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二是科学的工作万法;三是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四是高效率地满足读者文献的需求。为此,各级  相似文献   

5.
一、信息化时代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 1.对馆藏建设的影响.作为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图书馆信息化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各高校图书馆掀起一股信息化浪潮,给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带来了新的变化.(1)馆藏构成:改变了长期以来印刷型文献占主导地位的状况,电子文献和网络信息资源成为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2)采购渠道:增加了网上采购、联合采购、集团采购形式和电子资源(数据库)网络使用权的购买方式等.(3)评价标准:馆藏评价不仅要看"拥有"即现实馆藏,还要看"存取"即网上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研究型图书馆也称研究图书馆.是图书馆的一种主要类型.是科学研究机构的组成部分.是“利用科学完整的文献收藏体系.为读者的科学研究活动提供一切读者所需的信息资源及服务的现代图书馆”.1976年美国麻州沃斯特公共图书馆馆长塞缪尔.S.格林首次提出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倡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图书馆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读者服务的范围将从“图书馆服务”向“资源共享服务”拓展;读者服务功能将从“单纯文献传递服务”向“多元文化信息服务”扩张;图书馆的读者教育将从“图书馆利用教育”向“知识能力才能”发展;而从事图书馆工作的服务人员将从“文献资料的传播者”向“信息资料的导航员”转变等,这一系列的转变,意味着图书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转折。  相似文献   

8.
一、信息时代,带给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工作新的服务理念  1 文献信息收藏理念。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趋普及,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书目数据数字化,文献信息网络化,使网络信息同样与文献信息一起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计算机网络技术,也使数字  相似文献   

9.
一、数字图书馆的特征数字图书馆是数字化网络化的图书馆,是一个网络连接的“信息空间”,它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各种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并提供多媒体资料的网上服务系统,还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存储,以便有效地发送和传递,便于读者访问和查询。数字化图书馆具有强大的信息收集、传播、发布和知识产权保护功能。用户可以利用数字图书馆,对多个信息源进行远程访问、搜索和查询。与传统的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大大扩充了自身的信息范围,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从而为信息密集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服务手段。它具有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共…  相似文献   

10.
党校图书馆建设应注重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共存互补 ,以传统图书馆为中心和基础 ,以数字图书馆为发展方向 ;读者服务工作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设备和资源 ,运用现代数字多媒体、网络技术 ;图书馆员所掌握的知识要从手工阶段的图书馆学知识转变为网络时代的图书馆学知识、信息知识和网络知识等构成的新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11.
<正> 一、信息网络化给图书馆带来的影响。1、信息资源倍增。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完善,图书馆的资源基础将突破现有馆藏资源的局限,发展成馆藏资源和网上资源(虚拟馆藏)两部分。网上信息资源包括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各图书馆或情报机构的书目数据库、电子书籍、电子报刊杂志,以及一些研究机构、学术活动(如会议、展览、讲座等)、电子论坛等的有关信息。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子信息产品的上网,以及网上信息资源共享的逐步实现和完善,网上资源在整个图书馆信息资源中的比例会越来越高。丰富多样的  相似文献   

12.
张昱 《学习月刊》2009,(8):73-73
一、电子阅览室是传统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通讯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飞速发展.电子读物等电子信息资源剧增.传统图书馆及设施已不能满足读者多样化信息和对知识日益增长的需求。从图书馆自动化到数字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建立电子阅览室.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为读者服务已提到议事日程。在我国.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发展如火如荼。  相似文献   

13.
学习型社会大环境下,开展读者服务必须有新思路。在思想上树立以人为本观念,进行角色换位思考。要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真心方便读者;要强化参考咨询工作,开展电子咨询服务,并做好读者组织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最终建立服务链型的图书馆,加强馆际合作。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图书馆的今天,在自动化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网络图书馆、电子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不断出现的新形势下,如何发扬图书馆的职业精神,不断转变传统的服务观念,树立全新的思想理念,采用高效全新的技术,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开拓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等新的要求,成了摆在每一个图书馆工作者面前严峻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信息社会化时代 ,对图书馆文献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 ,图书馆只有充分利用文献信息资源 ,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适应社会的发展。一、图书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必要性新时期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图书馆在办馆方针、管理模式、服务职能等方面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如不从根本上转变观念 ,改革管理模式与服务职能 ,很好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科研和社会服务 ,势必被时代淘汰。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 ,信息的源泉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信息量飞速膨胀。面对这些迅速增长的信息和人们对信息需求的变化 ,传统图书馆…  相似文献   

16.
一、导读工作的意义党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拥有极其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但如何将这些文献信息资源及时、准确地传递给读者,满足他们迫切的文献信息需求,这就需要图书馆员积极地开展导读工作。它是顺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党校教学人员的阅读效益而开展的一项有益读者的服务工作。列宁指出:"值得公共图书馆骄傲和引以为荣的,并不在于它拥有多少本珍本书,有多少16世纪的版本或10世纪的手稿,而在于如何使图书在人民中间广泛地流传,吸引了多少新读者。如何迅速地满足读者对图书馆的一切需求……"因此,导读工作是图书馆直接满足读者需求的各种服务项目的重要活动之一。为读者服务是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为根本宗旨的,最大限度吸引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并以满足读者广泛需求和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为轴心,来推动全局工作,扩大党校图书馆在社会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迅速膨张、信息资源的适时共享、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群的不确定性给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带来了挑战与机遇。高校图书馆要适应时代要求,就必须从信息服务工作入手,利用馆藏优势,开展特色信息服务;加强硬件建设,开展网上信息导航服务;建立专题数据库,提供专题信息服务;坚持改革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新技术的创造力,使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图书馆已由原来意义上的“文献借阅场所”向“网络、知识、信息集散地”转型。读者服务工作的重点也将从文献“物的传递”转变为“知识的传递”和“信息的传递”,从提供服务的数量转向提供服务的质量,从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这就要求图书馆馆员应具有全新的素质,以适应读者服务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网络技术的迅速崛起 ,使图书馆从信息的拥有者和提供者转变为信息产品的生产者和提供者。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特点有四个 :信息服务手段现代化 ;馆藏来源多样化 ;服务方式虚拟化 ;服务领域广泛化。创建网络环境下党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新模式要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图书馆主页 ;建立信息资源指引库 ;建立信息资源数据库 ;建立电子阅览室 ;提高图书馆员的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20.
宋海莲 《实事求是》2007,196(3):79-80
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是图书馆工作人员以开发和利用文献为基础,针对不同类型读者的需要,利用不同方式和手段,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传统的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正呈现出新的内容和特点。做好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的关键在于提高对读者要求的回复质量和水平。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工作要把技术、人文手段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网络信息资源效用的最大化,从而满足读者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