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7,(6):17-19,16
网络成瘾是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而新出现的一种心理障碍,许多国家都陆续出现了这一问题并呈日趋严重之势。目前在我国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青少年网络使用问题,网络成瘾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尤其是青少年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与人类文明其生的成瘾现象,如今已发展成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全球性灾难。青少年是国冢的未采与希望,然而由成瘾行为引发的青少年成长危机问题形势已经相当严峻,这必须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从对成瘾行为的认知出发,深入分析青少年成瘾行为发生的原因,在借鉴国外和其他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防范我国青少年成瘾行为发生的对策。以期能够借此消除青少年成长危机问题,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保护。  相似文献   

3.
网络是青少年最为时尚的天使总的说来,青少年适度上网,对其成长是有诸多好处的。首先,能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传统教育中,往往是学校、家长、社会把青少年当成有待灌输的“容器”,压抑了他们求知上进的积极性。青少年上网,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尽情地在网络知识海洋中遨游,网上无限丰富的知识可大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相似文献   

4.
上海青少年网吧经验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时代给青少年的生存方式带来了巨大变化,而青少年网吧经验的探究是认识这一问题的路径之一。本文通过定量研究的方法,分析网吧青少年的基本情况、网络使用经验、以及网络成瘾状况,以期能够对青少年网吧经验做一描述性分析。最后,就网吧管理和青少年服务提出如下建议:规范网吧管理规定、实施统一执法队伍,加强青少年网络教育、丰富青少年休闲场所,引入社会工作制度、促进家庭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犯罪研究》2010,(4):F0003-F0003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其成为青少年学习、交流和娱乐的重要平台,但网络色情、网络暴力和网络成瘾也在危害一部分青少年身心健康。为了贯彻落实团中央书记处有关工作要求,帮助青少年提高网络素养,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网络,2010年5月17日至7月13日,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联合共青团北京市委、中国青年报社、中国网络电视台、新浪网共同发起主办“大家e起来——青少年网络素养大讲堂”活动,听众对象主要是初中学生。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道德原因与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道德因素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影响被人们所忽视。本文分析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表现及道德伦理方面的原因,强调指出,加强青少年道德伦理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电脑游戏成瘾严重危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会导致不良行为的发生。青少年电脑游戏成瘾有着其独特的生理、心理和行为表现特点,在这些成瘾的表现后面有着其深层的心理原因。  相似文献   

8.
当前新疆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严峻,其产生是个人因素、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条件等相互交错的结果。要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关键靠教育。为此,必须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富有成效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网络。  相似文献   

9.
11月8日,由北京军区总医院制定的我国首个《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在北京通过专家论证。按照《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网络成瘾分为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信息成瘾、网络交易成瘾5类。  相似文献   

10.
为防止青少年网游成瘾,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目前推出了旨在限制青少年深夜网游时间等的“预防及消除游戏成瘾对策”。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网瘾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专门治疗网瘾的医学方法。但是,很多治疗方法并不理想,而且个别治疗方法危害性还十分严重。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对青少年网瘾存在认识误区。青少年网瘾是一种社会现象,有利有弊。产生网瘾的根本原因在于网络活动易于吸引青少年参与,以及青少年难以区分虚实规则差异。有害网瘾与信息的健康性、成瘾的程度有关,防治有害网瘾的根本途径需通过分而治之、虚实结合、综合治理的措施,努力缩小虚拟与现实的差异,提高青少年的社会活动参与度。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和外在因素交互作用增加了其早期接触毒品和最终成瘾的倾向。个性特征主要包括:生物学和基因倾向、个人性格特征、较差的认知和情绪控制,以及压力的负面作用;外在因素包括:贫穷、经济不平等、家庭功能障碍、侪辈的影响,以及幼时和青少年时期遭受的虐待。调研证明,吸毒人员第一次接触毒品时年龄均在青少年阶段,预防青少年吸毒尤为重要。预防青少年吸毒的策略,除了沿用现有的一些做法外,还应进一步加强学校期间的健康教育,家庭对其社交活动予以适当控制,深化社会组织服务。  相似文献   

13.
现在,在世界各地,青少年上网成瘾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而德国一项调查显示,德国青少年直接或间接因网络原因走上犯罪道路的,约占青少年罪犯的50%。几乎每隔几天就有一起青少年因网络进行性或暴力犯罪的案件。为帮助青少年远离“网毒”侵害,德国著名慈善组织--维希尔之家日前在博腾哈根市成立了全球首家帮青少年戒除上网瘾的诊所。该机构可容纳60人就诊,服务对象为10岁至17岁的青少年。诊所的治疗师由医学、心理和运动专家组成。“病人”进入诊所后,他们会对其进行全面检查,然后再研究制定详尽计划。诊所的治疗手段多种多样:一是艺术疗法,如…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网络成瘾发生率呈迅速上升的趋势,而未成年人正在成为“网瘾”的重点人群。沉迷于网络的未成年人如果没有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就可能出现不良的行为,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本文从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少年出现网络成瘾的心理过程及原因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1144名在校学生、758名未成年犯、350名中小学教师和189名学生家长的调查,试图了解中国青少年网络被害的现状,探讨家庭和学校网络教育方面的缺失或者不足对青少年网络被害的影响,从而提出一些预防青少年网络被害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6.
网络游戏成瘾对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加剧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种现象又对青少年越轨行为起到了加剧作用。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具有内部、外部两个方面的原因。因此我们也应从这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实施对策,以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以预防更多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好奇心强,自制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有限,很容易受到网络中有害信息的侵害与困扰,给自己的思想意识及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正确的引导他们合理上网能保证青少年的身心安全与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2009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公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在青少年犯罪的各类案件中,有六至七成的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是因为沉迷网络。目前我国的青少年网民有将近1.6亿人,占我国上网总人数的将近一半,甜艮告》显示,未成年人中网络成瘾者占十分之一。几乎所有的网络成瘾者都点击过黄色网页。未成年人网瘾患者中聊天、交友者的比例接近50%,网络游戏人数比例in,1超过40%。互联网为青少年展现出了“天使”和“魔鬼”两副面孔。一方面,网络为青少年开启了一扇“探索之门”,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另一方面,一些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世界难以自拔,网上充斥的暴力色情内容使得他们性格变得孤僻暴躁、不思上进甚至出现一些违法行为。网络,在继毒品之后,成为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又一催化剂。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社会亟为关注的问题,而对聋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仍没有引起整个社会的足够重视,处于被人遗忘的角落。构成聋哑青少年失足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与健全青少年犯罪的共同方面,又有聋哑人的特殊因素。从共性来看,他们也和健全失足青少年一样,道德品质差,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劳而获、损人利已等不良思想日积月累,这是构成他们违法犯罪的内在原因,而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则是构成聋哑青少年犯罪的外部诱发因素。从特殊性来看,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聋哑青少年心理和生理发展的不平衡,是…  相似文献   

20.
网络的出现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也带来了许多相关问题,如网上黑客的攻击、色情内容的传播、信息欺诈等,广大青少年也深受其害。认识网络接触中青少年被侵害及相关保护问题,有助于网络道德建设,加快青少年网络体系建设的步伐,使社会注重青少年网上行为教育,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法规,使青少年在网络接触的过程中,尽量少受网络信息的侵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