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践》2014,(12)
<正>企业效能监察是对监察对象履行职责情况的监察活动,对于规范监察对象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的行为、运转状态,增强工作效果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当前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开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思想认识存在偏差。有些基层干部对"什么是效能监察"没有正确的认识,重视廉政监督、忽视效能监督,或将效能监察等同于纪检监察。二是机制还不够完善。针对效能监察的制度出台了不少,但程序性制度不多,制度尚不配套,致使某些领域或环节无章可循、  相似文献   

2.
信息广场     
《先锋队》2007,(12)
长治市:推行禁酒令约束全市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为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长治市近日在全市党政机关推行禁酒令,规定全市机关工作人员工作日中午一律不准喝酒,严禁各单位之间以接待为名用公款相互宴请。禁酒令的适用范围包括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人大、政协、审判及检察机关、人民团体和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公安机关工作人员仍按照公安部出台的五条禁令执行。  相似文献   

3.
《先锋队》2012,(15):42
为创优发展环境,确保招商引资重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晋城市纪委监察局开展专项整治"吃拿卡要报"等损害发展环境的行为。这次专项查处整治重点为五种情形:一是在规定或承诺时限内无正当理由未完成应当办理的事项或对属于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以各种理由拖延刁难的;  相似文献   

4.
朱昌俊 《理论导报》2014,(2):35-35,48
正刚刚过去的2013年,可谓公务员的"禁令"之年。2013年以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纪委等中央部门至少出台了14部约束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各项行为的规定。禁令频频之下,一些官员感叹"为官不易"。这说明一系列禁令真正产生了效力,反腐反到了一些官员的"痛处",这未尝不是对反腐效果最有力的反证。但应该纠正的认知误区是,"不是公务员不好当了,是贪官不好贪了,庸官不好混了,恶官不好逞凶了"。  相似文献   

5.
如何对涉及行政审批及非行政审批事项的重点部门和重点岗位加强效能监察,破除信息隐瞒和人为阻力,提高监察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一直是监察部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的出现,或许让监察部门找到了一剂治理行政诟病的良方,寻到了一把破解迷阵的信息化钥匙. 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 很多到政府部门办理审批事项的人,普遍觉得办理时间很长,在等待过程中不知道办到什么程度了,询问相关部门时,常遭遇"踢皮球",推托的言辞让老百姓茫然无措.  相似文献   

6.
党员博览     
《江淮》2012,(5):50-51
严禁用罚款方式管理村务中国政府网近日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要严格管理涉农收费和价格,严禁向农民"搭车"收费或摊派各种费用。严格执行涉农收费文件"审核制",防止出台加重农民负担的政策文件;全面推进涉农收费和价格"公示制",提高收费透明度。  相似文献   

7.
为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以实际行动树立和展示新时期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党委组织部要求各级组工干部严格遵守“十条禁令”,做一名公道正派的组工干部。“十条禁令”规定:严禁散布同党中央、兵团和师党委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定相违背的言论或听信传播小道消息;严禁违规复制或携带涉密文件资料的计算机涉密存储介质,泄露党和国家秘密或工作秘密;严禁在干部考察工作中隐瞒或歪曲事实真相、“跑风漏气”、泄露酝酿讨论干部任免的情况;严禁为“跑官要官”者说情、打招呼、联系和引见有关人员;严禁插手干预基层或部门的干部选拔任用等相关工作;严禁参与工作对象联系或安排的宴请、旅游和其他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严禁利用工作之便为本人和亲友谋取特殊照顾或私利;严禁违反规定收受任何单位或个人的贵重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严禁“傍大款”、滥交友,违反社会主义道德;严禁让任何单位或个人支付应由本人负担的费用。  相似文献   

8.
最近,某部门公布了该系统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的“五项禁令”,细细研读后发现这些条条其实都早就见诸各项法律、法规之中,现在再发布这样的“严禁”,就好像是“严禁”汽车在马路上随意撞人,“严禁”把有毒的豆奶给孩子喝一样。不过,好在这个部门在“严禁”的同时,还有一项向社会公  相似文献   

9.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完人",而是具有自身"长处"与"短处"的矛盾统一体。具体到领导与下属共同组成的某一部门中,领导干部若能知人善任,科学对待下属的"长"与"短",则会很好地发挥下属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实现这一部门的工作效能,反之则有可能出现事倍功半的结果,阻碍部门效能的发挥。"善用物者无弃物,善用人者无弃人。"领导要采取科学的方式对待下属的"长"与"短",最终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悉尽其力。  相似文献   

10.
企业效能监察是指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对其监察对象 (企业内部生产经营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及其非国家机关任命的管理人员 )在管理活动中履行职责的行为及产生的作用、效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进行的一项监督检查活动。其重点是监督检查和纠举监察对象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及违反制度、指令、工作程序等 ,并造成严重影响或重大经济损失的违法违纪、错误管理行为。其目的是保证企业内部政令畅通 ,提高管理效能 ,增加经济效益。效能监察 ,最早见诸于 1 998年 1 2月尉健行同志在第二次全国监察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1 0多年来 ,在纪检监察理论研…  相似文献   

11.
邓志强 《先锋队》2012,(24):40-41
企业效能监察是企业监察部门在企业负责人领导下,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对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履行职责效能的监察活动。或者说,企业效能监察是效能监察部门通过监督检查企业内部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对相关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检查评价,纠正存在问题,查处违规违纪人员,追究有关领导人员的责任,以达到监督控制管  相似文献   

12.
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必须抓住关键环节,大力开展效能监察。几年来,我们对效能监察工作经历了思想认识不断深化,监察工作逐步规范的过程,初步打开了工作局面。一、加强领导,围绕中心,切实使效能监察工作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我局各级党政主要领导非常重视和支持效能监察工作,经常听取汇报,并要求纪检监察部门加大效能监察工作的力度。特别是组建汾西矿业集团公司以后,总经理亲自召开公司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安排效能监察工作,并与公司纪检监察部门领导一起研究选题立项。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亲自安排、动员,及时解决效能监察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规定和通知要求,如"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等。中纪委也在此基础上,出台了如"严禁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礼""严禁公款印制购买寄送贺卡"等通知和规定。这些制度、规定的出台,标志着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正告别运动化,走向制度化。运动化的作风建设,会有一时之效,难有长远之功,可  相似文献   

14.
正教育部7月14日公开发布《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金等行为的规定》,明确6条禁令。六条禁令1严禁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2严禁参加由学生及家长安排的可能影响考试、考核评价的宴请;  相似文献   

15.
信息广场     
《先锋队》2013,(17):50-52
山西省监管企业出台规定削减"舌尖上的浪费"中央颁布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来,山西省监管企业纷纷出台规定,严格控制接待支出,严禁超标准接待,削减"舌尖上的浪费"。同煤集团、煤销集团、山西焦煤等大型国企规定,集团领导检查、调研工作不动用警车,不张贴标语,不列队迎送,不摆放鲜花、  相似文献   

16.
正去年,从中央到地方各项规定、禁令不断出台,2013年也因此被公务员称为"禁令年"。近日,新京报就"中央禁令对公务员影响",在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的北京、黑龙江、江苏、福建、陕西等省市随机抽取了100位公务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全部受访者都表示中央禁令对其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之前可以收到一些购物卡、烟酒之类的礼品,2013年后却没有收到任何礼品的受访者占到了79%。有93位受访者还表示"公务员不好当"。此外受访者中,表示工资外收入减少的公务员有92位,八成以上的公务员表示八项规定后,吃喝少了,以前部门经常出去吃饭,现在几乎没有。有些公务员表示,受"禁令"影响他们考虑离职。(《新京报》1月9日)  相似文献   

17.
效能监察是指纪检监察部门对其监察对象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决定、命令的过程中,是否恪尽职守、各司其职,高效能地履行职责等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和调查处理。即以监察对象是否勤政、高效为重点的执法监察。就农业银行内部来讲,各级监察 部门开展效能监察,既是自身全面履行职责的重要体现,也是农行监察工作为改善经营管理、实现农行最佳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要保证农业银行各项改革和业务发展的持续稳步进行,各级监察部门肩负着十分艰巨的作务。   一、农业银行内部开展效能监察工作的必要性   1.开展效能监…  相似文献   

18.
《江淮》2007,(10)
2004年以来,六安市以"提高服务效能、优化发展环境"为主题,在市直部门、中央省属驻六安单位开展了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活动。实现"素质提高、服务提优、效率提速",一直是六安市委、市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在以创建"三型机关"为平台的效能建设过程中,市委、市政府以规范机关行为、改进工作作风为着力点,以解决机关效能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19.
余大霖 《当代贵州》2016,(21):48-49
正必须警惕少数干部因"为官不易"而产生的"为官不为"现象;必须认真治理"为官不为"、庸懒怠政,调动干部的积极性,让干部勇于干事担当。党的十八大后,随着中央治吏力度的不断加大,一系列针对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的禁令密集出台,给干部戴上一道道"紧箍咒",拉起一条条"高压线"。面对责任大、纪律多、规则严的现状,不少干部发出"为官不易"的感叹。"为官不易"说明中央禁令正  相似文献   

20.
近来,山西省高检6名领导干部违反规定参加私企老板宴请娱乐,被给予处分。该院随即痛定思痛,出台《检察人员"八小时之外"五条禁令》,把"八小时之外"纳入监督范围,并要求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其实,针对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管理措施并不少见。早有廉政专家建言:"八小时之外"处于监督盲区,很容易为腐败行为打掩护,这个监督漏洞应该补上。"监督盲区"是一个我们熟知的词,每曝出一起腐败案,舆论和公众都能从披露的腐败细节中发现"监督盲区",然后就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