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11月7日,是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70周年纪念日。值此,回顾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功绩。总结创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立足老区实际,发扬老区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领导陕甘边区人民,创建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后来与陕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一块完整的红色区域,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提供了长征的落脚点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出发点,为中国革命实现历史性转折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世纪桥》2015,(10)
习仲勋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点燃了陕甘边区武装斗争的烈火,促进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为迎接长征途中的党中央、毛泽东和中央各路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创造了有利条件。习仲勋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所从事的革命实践和教育活动,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习仲勋与刘志丹等创建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作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崔雅宁 《党史文苑》2014,(10):23-25
习仲勋作为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过重大的贡献,他所从事的革命事业体现了他崇高的革命品质和人格风范。  相似文献   

5.
<正>习仲勋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被毛泽东称赞为"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作为苏维埃政府主席,在领导陕甘边区革命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与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群众的实际权益相结合,切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大力加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方面的建设,探索出了具有显著特色的群众工作方法与路径,保障了边区群众各项权益,获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  相似文献   

6.
1933年10月,照金根据地失守。11月3日至5日,陕甘边区党政军在合水包家寨子召开联席会议,决定创建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开辟三个战略区, 建立陕甘边区工农游击队一、二、三路指挥部,撤销红军临时总指挥部,成立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会议批判了杜衡的“左”倾错误,使陕甘边的土地革命斗争出现了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刘志丹是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西北红军和根据地的主要创立者之一。在他十多年辉煌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热爱群众、关心群众利益、深入群众、团结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不仅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和促进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发展,而且使群众路线在陕甘边区得以从理论变为实践,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薛琳 《党的建设》2020,(1):63-63
陕甘边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陕西和甘肃边界地区的工农红军和人民群众创建的红色区域。1934年11月,陕甘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南梁荔园堡召开,选举习仲勋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标志着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的成立。  相似文献   

9.
《湘潮》2020,(3)
正习仲勋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坚定执行者,他始终不渝地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被毛泽东评价为"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一村一村做调查一家一户做工作1933年3月,习仲勋任陕甘边区特委委员、陕甘边区特委军事委员会书记、共青团陕甘边区特委书记,参与领导创建照金革命根据地。陕甘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刘志丹对他说:"你是关中人,种过庄稼,能跟农民打成一片,你一定要做好根据地的开辟工作。""只要政策对头,紧紧依靠群众,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相似文献   

10.
红二十五军是中国工农红军中的重要一支。红二十五军经过长征,创建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为配合和迎接红军主力长征胜利到达西北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红二十五军先期到达陕甘地区与陕甘红军胜利会师,用战斗的胜利巩固和扩大陕甘边区,为迎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到来奠定了基础。近十年来,学术界对红二十五军的研究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梳理和总结,有利于对红二十五军的研究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1.
习仲勋是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抗日战争时期,习仲勋主要在关中地区领导抗战和地方建设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亲白点将,习仲勋重新主持西北工作,主要担任了中共西北中央局书记、西北野战军和西北军区副政委、政委等重要职务。  相似文献   

12.
在阴云密布的日子里中共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成立后,西北革命根据地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从而成为中央红军和各路红军北上抗日的立足点和出发点。1935年5月,陕甘边区的党政军机关移驻甘泉县洛河川下寺湾一带,习仲勋随边区苏维埃  相似文献   

13.
陕甘边红军干部学校,是在刘志丹、习仲勋等陕甘边党政军领导人的直接关心和培育下创办的,它伴随着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斗争而建立,并在巩固和发展根据地的武装斗争中逐步得到壮大,成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的亮点,为陕甘边红军部队和根据地培养了一大批军政干部,为陕甘边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习仲勋在领导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斗争期间,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办报经验,尤其是他亲自创办的《关中报》更是被誉为边区地方报纸的典范。研究《关中报》的发展变迁,不仅可以透视抗战时期边区报纸的重要作用,更可以探索习仲勋的新闻观从而促进习仲勋的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习仲勋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他一生实事求是,坚持原则,立场坚定,顾全大局,曾五次受到毛泽东的盛赞。  相似文献   

16.
刘洪 《理论导报》2013,(11):21-22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为代表的西北共产党人在陕西省和甘肃省交界地区创建的以南梁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在那段艰苦的岁月中,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作为党中央领导中国革命的政治中心,践行了我们党的许多政策,尤其是在政权建设方面的经验为后来的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重要经验,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一1926年5月,年仅13岁的习仲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两年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自1932年3月起,他领导发动了"两当兵变",兵变失败后又与刘志丹等创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1934年11月,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习仲勋任政府主席。1935年2月,中共陕甘边特委和中共陕北特委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中共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统一领导陕甘边、陕北  相似文献   

18.
习仲勋风采     
<正>今年是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习仲勋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是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19.
卫东刚 《世纪桥》2014,(8):15-16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同志开创的"硕果仅存"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陕甘边根据地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全国其它革命根据地丧失殆尽后,陕甘边根据地建设上贯彻"狡兔三窟"战略战术,使得陕甘边根据地在敌人多次重兵"围剿"下依然能够巍然屹立、坚持红旗不倒,从而扭转中国革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开创了胜利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南方是国民党统治的重点地区,中国共产党在南方也创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等,国民党对这些根据地分别派重兵“围剿“,红军在反“围剿“失败后,先后开始了长征,当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在人烟稀少的川西北地区转战了4个月,几乎完全与外部隔绝,陷入绝境时,在一份旧的《山西日报》上,毛泽东得知有一块谢子长、刘志丹创建的陕甘革命根据地,根据地位于陕西省北部和甘肃省东部,包括陕甘边和陕北两块根据地,毛泽东决定选择这两块根据地为中央红军一个实实在在的落脚点,从而决定了红军的命运,这也是红军长征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所以毛泽东虽然从没有见过谢子长,而且毛泽东领导的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时,谢子长早已经牺牲,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对谢子长却有着极高的评价。但今天人们对谢子长似乎十分陌生,今年是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75周年,让我们重漫历史,揭开谢子长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时那不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