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尴尬的友情     
五年前,我与好友小葳分别在两个单位工作却是同行,所以经常一同外出办事,一同外出学习。我们彼此都很了解很信任,况且我与小葳的丈夫相处得也很好,所以交往起来毫无顾忌,那段日子我与小葳之间的交往挺愉快。 可几个月后的一天,我又去她单位找她一同办事,她趁同事不注意,小声告诉我让我先走在外面等她,她马上出来免得同事说闲话。当时我有些吃惊也有些很不自在。虽然我至今在她家仍很随便,但在外面就会觉得很尴尬,这种尴尬产生于和小葳毫不相干的人。以至于我们的友情已经掺入了尴尬,不再  相似文献   

2.
妻子丽丽,名字很秀气,但却人高马大,一米七五的个头,一百六十斤的块头,走起路来一步能跨出去三尺,人送外号骆驼。妻子是个孤儿,是乡镇敬老院把她养大,又在十五岁那年把她送进军营,在特务连侦察排磨练了12个年头,去年春才以志愿兵的身份转业到公安局,分配在刑警队,军龄算工龄,她授衔二级譬司。我的学历不算工龄,虽然在公安局基层派出所干了整整五年,也只混了个一级警员。我与妻子同年同月同日生,我只比她早来到这个花花世  相似文献   

3.
一样美丽     
认识点点纯属偶然。我碰巧来到这个小城实习,碰巧寄居在叔叔战友的家里,碰巧婶婶的朋友有个失明的小女儿。许多个偶然的交叠让我们必然相识。长辈们的意图很明显,我们都是有缺陷的孩子,我又年长她10岁,也许,我可以在她的成长轨道上留下一些痕迹。她实在是个漂亮的女孩,眼睛很大,只是没有焦距,也就没有清亮的色泽。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姐姐,你能听到我说话吗?”我说能,因为姐姐带了助听器。她“哦”了很长时间,然后沉默了很长时间。我仔细盯着她的脸,很显然她已经学会了努力掩藏自己的情绪,但我还是感到了很深的落寞,像极了10年前的我。…  相似文献   

4.
张涛 《北京观察》2013,(8):57-59
其实徐艳梅的梦想本是成为一名作家的,以至于高考的时候,所有志愿都报了中文系,但命运弄人,她的文学梦最终没能实现,却机缘巧合地与管理学产生了联系。如果不是我之前看过徐艳梅的简历,我不会相信她已经年近五十了。她看起来很年轻,清秀的面庞上,一双乌黑闪亮的眼睛流露出智慧和儒雅。她的嘴角始终挂着灿烂的笑,而这种笑容则像磁场一样吸引着我。我与她虽属初见,但我坚信,在她的身上一定有着与众不同之处。徐艳梅的管理学情缘  相似文献   

5.
荣娇娇 《人权》2005,(6):49-50
29岁的米玛是西藏山南地区颇章乡医院的妇产科医生。虽然乡里共有 1700多名育龄妇女,但是到2003年底, 在这里工作了6年的她,只接生过20个婴儿。但仅在2004年一年,米玛说,“我就接生了8个孩子,全都是顺产。”米玛 1997年开始在颇章乡医院工作,之前在南京卫校学习了4年。这一变化源自米玛2004年5月在拉萨参加的一个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赞助的培训。在那次培训班上,她不仅听了经验丰富的医生做的讲座,而且还有机会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这次培训甚至让我能有机会做剖腹产手术,”她说,“我既兴奋又紧张。产妇被送进医院的时候情况很危急,但经  相似文献   

6.
2003.7下十个月前,我放弃了相守10年的妻子和5岁的女儿,准备走向自己新的生活。然而我用如此沉重的代价换来的却是爱人的拒绝。我现在是一家地产公司的副总经理,之前,担任一家颇有实力的股份公司的营销经理。当时,晓华是我手下的职员,那时她22岁,刚刚从大学毕业,秀气、单纯,眼光中有些怯怯的温柔。因为工作的缘故,我们经常在一起上网、玩游戏、聊天、吃饭、看演唱会等等。那时,我正与妻子分居,我们彼此之间都有很多无法沟通的东西,几年压抑的婚姻生活让我不想继续下去,但妻子却是一个任性而又好强的女人,她宁愿分居也不愿离婚,因为那样她会…  相似文献   

7.
上帝说:当我创造女人时,我让她很特别。她的肩膀必须能挑起整个世界的重担,并且又柔情似水;我让她的内心很坚强,能够承受分娩的痛苦和忍受自己孩子多次的拒绝;我赋予她耐心使她在别人放弃的时候继续坚持,并且无怨无悔地照顾自己的家人度过疾病和疲劳……所以我让她可以流泪,只要她愿意。但你不要因此以为,女人是脆弱的。  相似文献   

8.
陈升在歌中唱到:“她知道男人那些甜蜜的话语,是一口诱人昏迷不醒的毒酒,只是为占有她那美丽而动人的身躯。” 在QQ上我把这段话发给琳琳,琳琳很快以不屑的语气回复我说:“你懂什么?他真的对我很好,但他也不能对不起他的妻子,所以我选择了自己离开。” 我不禁愕然…… 19岁的琳琳是我在QQ上认识的一个小朋友,现在还在学校读书,是个表里如一的单纯的女孩子。按照我们的年龄落差,她叫我叔叔。不过第一次见面我这个叔叔就把她数落哭了,而且是在大庭广众下。本来在QQ上她已经告诉了我她和那个男人的故事,但是她亲口和我说的时候我还是很生气。琳琳认识他已经两年了,她也做了他两年的情人。那个男  相似文献   

9.
廖秋忠离开我和孩子们已经四年了。四年来我尽量少去想他,因为想起过去的事是很痛苦的。我的女儿也从不在我的面前提起她父亲。有一次我问女儿:“你想爸爸吗?”她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她说我想。我又问她为什么从来也不  相似文献   

10.
1996年10月8日,仅仅离开故土5个月的曾石香,又回到了她熟悉而又亲切的江南小镇——万安县芙蓉镇。虽然是短短的五个月,但对曾石香来说,却如同是漫长的五十年。经过三次大的切除手术,数十次的放疗、化疗,她仍然挺了过来。她轻轻地推开车窗,深深地呼吸着故土清新的空气,尽情  相似文献   

11.
2001年10月,我与相爱多年的女友结婚,我们经历了六年的恋爱,彼此忠诚,相互信任。她是个美丽而又时尚的女孩,我们一起出现在众人面前时,她让我感到自豪。结婚一直是我们最大的梦想,因此婚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生活非常和谐温馨,家里充斥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她曾经告诉我,她的梦想成真了,一时还真有些无法适应。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也许是一个月后,也许是半年后,我们的生活悄然发生了变化。我的妻子在一家私营企业工作,收入很高,但却非常忙碌,她又是公司的高层主管,工作繁重,与客户之间的应酬也很多。她回到家后,手…  相似文献   

12.
在台湾我有47年之久未曾谋面过的胞妹,我很惦念她,她也很惦念着我。1982年,我们联系上了,她喜欢万分,如获天书。她知道了娘家还有父母兄弟存在,于是想回大陆探亲,也希望我们去看她。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直到1991年暑假前,我才获准前往台湾探亲。飞机从香港机场起飞,一个半小时到达台湾桃园国际机场。一下飞机,扑面而来的是浓烈的亲情,它使人热泪盈眶、心潮澎湃。在与亲人的交谈中,我得知某些到台湾探亲的人趁机打工赚钱,勤奋点的人可以在两个月内捞回几万元人民币。外甥女婿曾私下征求我的意见,问我要不要去挣台币或美元,他说可以提供机会…  相似文献   

13.
一场倾盆大雨过后,一阵电闪雷鸣消失,一个清脆的电话铃声响了,我急忙接起,从那仍有很重的西北口音普通话得知是已约好的苏灵来了。一会儿,我们相逢相识,见了面才知道她还是个孩子,孙子辈的学生,可她的知情达理又像个大人。苏灵说她是甘肃天水人,眨眼,使我想到我和吴作人年轻时曾去天水麦积山、兰州炳灵寺等艺术宝地考察研究。大漠情深、敦煌神秘、西北的人更纯厚。这个西北的孩子,很惹我和作人的喜欢,初次相逢似曾相识,尽管这时吴先生身体不太好,但当苏灵说到西北、西部的一个地方一个地名时,他好像什么都知道,又仿佛在西北大漠驼行。苏灵,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就很喜欢,吴先生也很快记住她的名字。每一次的拜访,他总是很清醒地交谈很愉快地说笑。记得一次先生重病住院不思食时, 正巧苏灵以四根别人刚从泰国带来的吉祥之物孔雀羽毛敬献在吴作人床头。说来也怪,翌日,先生开始进食,渐渐地病情好转。四年来,吴先生一直在无数颗爱心的祈祷与呵护中度过疾病损身的晚年。  相似文献   

14.
编辑老师:你好!我是沿海某市保安服务公司的一名保安中队长,从事保安工作已有六年了,我十分热爱这份工作,家里也很支持我从事保安这份职业。去年年底,我和相爱三年的女友结婚了,在老家办完婚事,我又踏上了归途,回到单位上班。我的妻子很贤淑,她在老家种地,打理家务,侍候公婆,里里外外一把手,从不让身在异乡的我为家里的事担忧,父母对她很满意,我也为找到这么好的妻子感到幸运。但最近我的心里却有些惆怅,因为周围和我同样情况的保安员特别多,他们中好多人都说离家在外久了,和妻子的感情越来越淡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平时一个月通上两三次…  相似文献   

15.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副省长盛昌黎: 听完朱镕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我想所有的代表们听后都是非常感动的。朱总理作了5年的回顾,这不平凡的5年让我们每个中国人感慨万千。散会的时候,有个新疆的代表对我说:这届政府真是太不容易了,我都想哭了。她说的话虽然听起来很朴素,但反映了代表们的真实心声。  相似文献   

16.
在广东省增城市派潭镇,有位叫王友培的五保老人,已111岁。因为在我们这地方,她年龄最长、又糙孤老.因此倍受社会关注。1994年中秋前夕,笔者访问了这位老寿星。当时她住的是村子里的一间房子。屋里家具不多,陈设简陋,但很整洁。一眼就可看出,老人勤劳俭朴,很爱清洁。我问起她的经济情况,她说;市政府每月定补130元,镇政府加60元.村委会再给20元,合作社还给一点,加在一起,不算少了。我又问及日常生活情况.她说:我身体还好,每天早睡早起,自己洗衣做饭,一日三餐,很有规律。村委会每周看望两次,并指定专人买菜担水。老寿星…  相似文献   

17.
美丽的陷阱     
曾经有人问我:认不认识她?我想说,不认识;又想说,认识。为什么如此矛盾呢?其实一点儿也不奇怪,我的的确确一次也没有见过她。可对她,对她认识的人和围绕她发生的一切,却是再清楚不过的了。都说她很美很美。如果一个女人拥有一个“很美”,想必她已是美得可以了。而她竟拥有重叠在一起的两个“很美”,对于她来说,就不能不算是一种灾难。诸如红颜薄命、红颜祸水一类的褒贬就是专指。第一次知道她的名字是在一张漂亮的名片儿上。平日里骄傲狂放,自认“眼中有水”的一位朋友,将手中一张薄薄的名片儿翻转若干次,口中喁唱:“好一个…  相似文献   

18.
2003年4月3日上午第二节课,我刚进教室,班长就急匆匆走到我面前,递给我一张纸条,同时热切地恳求我说:“老师,你快读一读,帮一帮衣方园,是她让我转交的。”我赶忙展开纸条,“我渴望尊重!!!”五个大字三个惊叹号跃然纸上,大意是:自从进入八四班,不知为什么全班同学只要看见她,就吐舌头瞪眼睛,作令人呕吐状,像躲避温疫一样躲开她。她很苦恼,与人沟通,没人理她,想转学,又没亲戚投靠……她求同学接纳、理解、尊重她。当我看完这些时,我发现衣方园正两眼汪汪地盯着我,班长也在看我。我朝他俩点了点头,便按计划讲课了。下课时,我布置了一个作业题—…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我的一位挚友金某,当年因没有生育能力,同丈夫商量后收养了一个女孩。收养时女孩才5个月,现在女孩已经16岁了。这么多年来,金某夫妇对这个孩子就像亲生的一样,时时处处关心她、疼爱她。这个女孩从来没有怀疑过金某夫妇不是她的亲生父母,与金夫妇相处非常融洽,爸、妈叫得很亲。但最近,女孩与我朋友夫妇的关系突然不好了。原因是我朋友夫妇的一个叫韩某的同事,因为对我  相似文献   

20.
萧淑贞 《台声》2003,(7):24-25
我与阿月在哈佛相识。去年,我在哈佛做访问学者,阿月陪同她做访问学者的丈夫。初见阿月,是在孩子学校附近的公园。那是一个新学期的开始,她的儿子与另外一个台湾孩子一起玩,起了一些小争执,阿月将他们叫在一起,和颜悦色,又循循善诱,让两个孩子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直至两人都满意地离去。人种在异域总是显眼而敏感的,同样的肤色容易有心理的亲近。互致问候后,才知道她来自台湾,而我的女儿恰好与他的儿子在同一个班。我称赞她:“你的教育方式很好,很特别。”阿月谦虚地说,我是搞幼教的。简单的寒暄之后,心下也没有太在意,只以为是偶然的相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