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在社会转型和老龄化趋势加重等客观大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以期通过社会化、市场化的路径来解决和改善养老这一基础民生问题。对此,本文提出,除了要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还要从社会组织发展、老年人本身需求等相关角度出发来考量,才能保证建立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能够真正惠及民生。课题组通过对武汉市老干部社区养老的实地调研,提取其可供借鉴的经验,并以社会组织的理论视角来加以审视和分析,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面对不断严峻的老龄化问题,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事业,让老年人安度晚年,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针对湖北省老年人口特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本文在分析湖北省养老服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的紧迫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明确社会化养老服务目标、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界定社会化养老服务责任、提倡社会化养老服务多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申虹  张婧 《北京观察》2006,(12):22-24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已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社会化养老服务正在承担起越来越多的养老任务,社区服务、机构养老成为社会化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阳江市江城区加大了政府推动力度,积极鼓励社会参与,全面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江城区以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为基础,创造性地在全区推广了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等养老模式,着力构建养老服务社会化服务体系,满足了老年人教育、  相似文献   

5.
政府购买服务与社会化养老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传统的家庭养老已独木难支,成为家庭的沉重负担, 如何使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安享晚年,让更多的老年人及其家庭从养老难题中解脱出来,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南京市鼓楼区近年来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导向和政府对社会化养老的政策支持,逐  相似文献   

6.
面对我国人口逐渐步人老龄化的实际,以公办养老为主体,民办养老为辅助,家庭养老为基础,居家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当前社会化养老的严峻形势,正影响着我国社会化养老发展的整体水平。如何走出社会养老服务困境,笔者提出如下对策:  相似文献   

7.
如何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是各国普遍关心和努力探索的问题。但是就我国国情来看,养老的社会化必须与居家养老相结合,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而不是借社区养老把赡养老人的责任推向社会。我国有“孝亲”的优良传统,家庭照顾将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现代化的进程为老人的家庭照顾提供了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使家庭养老进入社会化网络。可以预见: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支撑的养老体系将是未来中国养老事业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陈艳 《中国民政》2008,(3):49-50
北京市西城区老龄化程度居十八区县之首。目前,全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9,5%、近16万人。两年来,该区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工作思路,建立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2005年,西城区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试点区”。目前,全区共有14所养老服务机构,1个区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焦作市以实现“老有所养”为目标,以满足中低收入老年群体基本养老服务需求为重点,以养老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和标准化为方向,不断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老龄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0.
薛涛 《小康》2012,(9):68-69
正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未来十年中国老龄化已成定势。北京在2010年推出"9064"养老计划。即指90%的老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养老、6%的老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区养老、4%的老人机构养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