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黔东南各个生态博物馆依托天然民族村寨而建,突出强调保护和保存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以生态博物馆为文化载体的乡村旅游,使文化的经济价值得以体现,使群众成为文化传承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人.  相似文献   

2.
30年后的今天,黔东南接待国内外旅游者的年总人数己近千万.依托原生态民族文化的生态博物馆模式发展乡村旅游,为当地农村各族群众提供了一条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3.
黔东南州统一文化包装、统一设定线路、统一服务机构、统一策划品牌,加强对游客的服务和引导,“体验生态博物馆”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魅力日显。  相似文献   

4.
关注     
《当代贵州》2012,(14):7
立足黔东南文化,建设文化旅游大州,打造原生态国际旅游目的地,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提升黔东南文化竞争力。这是黔东南立足于生态文明的一条发展路径。省委、省政府对此给予了关怀和帮助。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栗战书在黎平调研后提炼了黎平会议体现出的"三敢"精神,号召全州党员、干部继续发扬"三敢"精神,给全州干部、群众带来了鼓舞和激励。  相似文献   

5.
一、乡村旅游扶贫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黔东南在建设旅游大州战略行动指引下,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全州产业扶贫的重要内容,通过发挥本地区自然生态资源和特色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结合本地区新农村建设,把乡村旅游打造为本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以此激活全州农村经济活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使乡村旅游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以乡村旅游的发展拓展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地方,你还没有离开就开始想念,还没有分别,就盼望重逢。这就是黔东南。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胜地千百年来,"两江一河"(清水江、都柳江、阳河)打开了通往外界之路,开启了黔东南木商文化的先河,也成就了黔东南最初的旅游形态。从1984年第一批日本客人进入雷山郎德开始,黔东南就拉开了以乡村旅游为核心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序幕。之后,美、英、法等国客人也纷至沓来,用他们的照相机、摄像机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福州市特别重视乡村旅游发展,让本土特色文化巧妙融入乡村游,走出一条发展乡村多元文化旅游的新路,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课题根据实地调查,并结合文献对福州乡村旅游建设状况进行分析,对如何推动乡村旅游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创意旅游是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相融合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高级旅游形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面对创意时代的到来,站在乡村发展、旅游产业升级的视角,桂林龙胜应借助区域经济发展契机,以创意思维,研究开发农业创意旅游发展模式、民族民俗文化创意旅游发展模式、生态创意旅游发展模式、养生养老创意旅游发展模式,红色创意旅游模式,借此发展提升乡村旅游和区域整体价值。  相似文献   

9.
特色文化与乡村旅游——天龙模式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天龙屯堡旅游模式的概况谈起,重点研究该模式的文化特色,通过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发挥文化特色与促进乡村旅游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天龙模式对其它地区乡村旅游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悦 《当代贵州》2017,(45):58-59
平塘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把农耕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等融为一体,走出了一条"乡村旅游差异化"的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11.
莫治江 《当代贵州》2009,(18):32-33
在旅游发展的“大盘”上,黔东南以其无与伦比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和神奇灵秀的青山绿水,成为贵州旅游发展的黄金宝地。让人期待的美好愿景之上。昭示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正演绎着向“生态财政”转轨的动人序曲。  相似文献   

12.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可以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品质,促进乡村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乡村振兴。当前,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面临智力支持不足、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不足、传统文化特色不突出、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程度不够等困境。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需要加大对乡村旅游和传统文化的智力支持、加强对乡村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深入挖掘乡村传统文化特色资源并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形成产业,同时,还需要多元利益主体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发展新疆乡村旅游 促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新娥 《实事求是》2007,195(2):39-40
发展乡村旅游是旅游业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推进新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切实把握新疆乡村旅游发展的地域性、文化多元性、乡土性等特点,选准新疆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要通过加强领导、搞好规划、突出特色、培育人才等措施推动新疆乡村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幼琪 《当代贵州》2009,(10):67-68
黔东南生态博物馆是什么?是现代喧闹世界中一块宁静的绿洲. 黔东南生态博物馆是什么?是现代喧闹世界中一块宁静的绿洲.走进黔东南,能让我们触摸到人类心灵最深处宁静的柔情,欢乐的纯粹,生活的本质,诗意的生命体验.这就是"千年原生态,万象黔东南".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婺源县依托自身别具一格的山水人文资源,在全国率先打响了乡村文化大品牌--“中国最美的乡村“,旅游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旅游区、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县.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6.
付松  刘文 《当代贵州》2012,(14):10-11
依托良好的生态条件和民族文化土壤,黔东南州正在成为一片文化旅游发展势头强劲的沃土。国发2号文件提出要把贵州建设成为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黔东南如何抓住机遇,着力打造原生态民族文化世界旅游目的地,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本刊记者采访了黔东南州委副书记、州长李飞跃。文化建设亮点纷呈《当代贵州》:李州长您好,近年来,黔东南州在文化产业工程、文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渠道。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是乡村旅游最大魅力所在,要使乡村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使特色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让活的灵魂支撑乡村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8.
廖少华 《当代贵州》2007,(10):16-16
不断深化州情认识。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黔东南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欠发达、欠开发”的特征尤为明显,加快发展的任务非常紧迫而艰巨。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生态立州、农业稳州、工业强州、科教兴州、旅游活州、城镇带州的发展战略和建设凯里城市经济圈、黎平侗族原生态文化及三板溪湖苗族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雷公山苗族原生态文化及自然生态旅游经济圈、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文化传承的若干思考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旅游观光为目的,以集成服务为手段,以丰富城市居民生活为目标的新型产业业态。文章阐述了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和生态文化传承的意义,分析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和主要特点,并指出了发展乡村休闲观光旅游产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乡村实际,深化发展对策研究,具体提出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文化传承的主要措施,以求有利于拓展与优化具有区域特色且充满活力的美丽乡村旅游观光产业的生态文化内涵,为福建乃至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参考与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是介于旅游发展和民族文化保护之间的一种旅游发展方式,在最大限度上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和减少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发展进程影响的前提下,采用合适的方式,对一地区的民族文化进行保护的一种旅游发展理念。它利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同时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既是一种生态旅游活动,同时又是一种旅游发展的战略和旅游开发的一种文化理念。因此,在风景优美、民族传统文化富有特点的民族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