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八三年七月,我们按好、中、差抽样调查的原则,在四川省丘多山少的江北县张关、沙坪、茨足三个公社,通过填问卷、个别谈心和召开小型座谈会等形式,对一千多名青年进行了全面调查,着重调查了当前农村青年的恋爱婚姻问题。我们发现,随着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农村青年在恋爱婚姻方面的情况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表现在: 一、重视婚姻的感情基础当地大多数农村青年能认识到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在和不同公社的三十二人座谈中,有二十六人认为爱情应成为婚姻、家庭的支柱,约占82%。在三个公社的150份抽样问卷中,有34人认为爱情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之一,占抽样总数的22.1%。不少青年认为:感情是一  相似文献   

2.
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2010-2014年的追踪数据,运用事件史分析方法,着重探讨青年婚前同居是否发生以及发生时间对初婚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婚前同居的发生提高了青年初婚风险;从个体时间上看,青年进入婚前同居的年龄越小,初婚风险越高;从社会时间上看,适婚阶段进入婚前同居的青年拥有更高的初婚风险,男大女小比女大男小年龄匹配的初婚风险更高;从历史时间上看,婚前同居对"90后"初婚风险的正向作用要强于"80后"。将同居分为过渡式、工具式和目的式三类,认为我国当下青年婚前同居为过渡式同居,以此来解释为何婚前同居提高了我国青年的初婚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前,农村改革正处于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改革的成绩与硕果同各种矛盾相互并存,交织在一起,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多姿多态的局面。去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平息以后,资产阶级自由化对农村青年有何影响?东欧诸国的历史性剧变对农村青年的思想有何波及?农村青年关切和焦虑的问题是什么?他们争论的热点话题是什么?这些问题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劳动有何影响?是否潜伏着不安定因素?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农村青年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矛盾,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争取农村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为此,我们团县委派出6名同志分为三组,以座谈和问卷的形式,走访调查了100名农村青年,认识到农村青年的思想在改革和各种社会矛盾的运动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既有好的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现将调查的情况与我们的浅显认识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到左云县就农村青年恋爱,婚姻观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一、青年恋爱、婚姻观发生了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左云县经济逐年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去年人均收入达八百一十多元。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  相似文献   

5.
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已经三年多了,农村劳力特别是农村青年劳力状况如何,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今年6月上、中旬,我们组织24名团干部分赴城郊、陈巷、关庙、蔡河等四区所属9乡27村,对我县农村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召开有关基层干部座谈会60多次,座谈570多人次;选定100名各种行业的青年填写5种表格,1种答卷,累计600份;收到分组调查报告9份。调查情况表明,农村青年的闲暇时间发生了很大变化,青年劳力剩余的现象比较突出,越来越多的青年劳力从传统的农业中转移出来,走向更加广阔的生产领域。  相似文献   

6.
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展开伊始,面对广袤的农村大地,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个群体——青年。占农村人口1/3强的青年,不仅是农村政治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更代表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和未来。农村青年是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他们的认识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认识?我们应怎样有的放矢地对农村青年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这无疑是这次农村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课题。对此,我们运用问卷、座谈、走访方式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农村青年的状况也正在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分析青年的现状,把握青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表现出的新特点,是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1984年1号文件精神,加强党对农村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搞好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前提之一。三中全会以来首先富裕起来的乡村,代表着我国农村的方向,在这些富裕乡村青年中出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其它乡村今后可能会碰到的问题,对这些乡村青年状况的调查、  相似文献   

8.
在邓小平南巡重要讲话的鼓舞下,我国社会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发生了巨大变化。置身于改革开放大潮中的青年,他们的人生观念如何呢?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如何认识、评价青年的人生观念呢?为了研究这些问题,我们在1993年对四川省1000名青年进行了调查。被调查的青年的基本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鲁西北地区农村青年结婚大操大办,互相攀比、索要彩礼风盛行,大有愈刮愈烈之势,远远超出了一般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给广大农民群众造成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经济压力,严重的影响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进行。最近,我们就农村青年结婚消费情况及如何开展婚事新办这两个问题先后深入到武城县七个乡镇16个村队的60多户农民,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调查走访,现将调查情况综合如下:  相似文献   

10.
1989年7月以来,我们抽调了10多名机关干部对学校、企业、农村青年进行了全面的追踪调查。同时,在全省各级团组织中广泛开展了“当前青年思想状况及对策”的调研活动,先后调查了10000多人次,收到调研论文360余篇。从我们的调查情况和对各地调研材料的综合分析中,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思想态势:从去年的政治风波以后,随着各级党团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当前青年的思想已渐平稳,许多模糊不清的认识和思想疙瘩正在得到澄清和消除。各种偏激和消极的情绪也正在逐步缓解和理顺。青年对今年春夏之交北京发生的政治风波的热情(不涵深层次的)正在淡化或消退。但同时,我们还看到,由于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当前青年政治思想又出现了新的动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东欧时局——大学生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未婚先孕是指一些青年女性在婚前由于种种原因受孕的一种社会现象。据报道,美国在1976年对未婚年轻女性的全国统计样本的调查中,报告了55%的未婚青年女性已经有过性生活,出现了受孕现象。近年来,美国每年至少有100万名未婚女性青年怀孕。国内在这些方面虽然没有精确的报道,但从一些局部性资料中了解到的情况说明,婚前怀孕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2.
1979以来,我青年工作教研室十多位同志连续几年对青年进行了书面调查,调查的内容有:青年最关心社会问题;青年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看法,以及青年的理想、文化兴趣、婚姻恋爱、人生态度、对团组织的要求等等。调查的地点分布在安徽、福建、云南、贵州、山东、陕西、河南、黑龙江、辽宁、内蒙、山西、浙江等12个省份。调查对象达2748名。有农村,工厂、商业、街道,大学生、中学生等不同层次的青年。调查对象属于整群抽样。这里,我仅就青年最关心的社会问题,青年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  相似文献   

13.
未婚青年性态度与性行为的最新报告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依据在上海、成都两城市的调查资料,对未婚青年的贞操偏好、婚前的性容忍度、对试婚利弊的认同以及恋爱中的性经历进行基本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一大批农村青年便陆陆续续地走进了一个崭新的乡镇企业生产领域,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到了农村经济改革的前台。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如今,这部分青年变化如何呢?我们来到山东省文登县初村镇,对该镇乡办企业青年职工的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证明,在急遽变革的时代里,作为农村中一支正在崛起的产业大军,他们已失却原来意义上的农村青年的基本特点,思想观念发生了一系列微妙的变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们到衡南、衡阳、望城三县,就农村青年的状况作了十五天的调查。在调查中,我们十分高兴地看到,各地农村呈现一派“致富道情”的新景象,广大农村青年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那种固有的“突击队”作用,在发展商品经济中日益显示出来。同时,为着珍惜生机盎然的青春,他们也真诚地向党、团组织和社会发出了呼唤。  相似文献   

16.
最近,在中组部和团中央联合召开“加强在青年中发展党员暨深化‘推优’工作座谈会”之后,笔者对长治市所辖襄垣、壶关、平顺等县三个乡镇、七个行政村的青年入党问题进行了一次调查,了解到:农村青年在入党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吉安地区是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老区,也是中国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所在地。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全区仍有不少群众还没有摆脱贫穷,部分农村青年的贫困落后的状况尤为突出。为了进一步弄清老区青年的现状,更有成效地带领青年在老区建设的实践中开拓进取,建功立业。最近我们对全区14个县、市,特别是11个老区县、市的农村青年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告诉我们: 一、贫困人数多,科技文化缺,生产底子薄,致富门路窄吉安地区现有农村青年835843人,从事大农业生产的青年们占青年总数的80%以上,再加上生产力水平不高,地理环境和自然灾害频繁等因素的影响,全区农村青年的生活水平同  相似文献   

18.
1.婚前性关系美国学者谈到苏联社会存在的婚前性关系时,有这样一个提法:“俄国经历着与西方一样的社会变态,只不过没有西方那样迅速,那样普遍。”这个提法是否符合苏联现实?下面让我们看一看事实。在苏联,未婚青年男女性关系紊乱相当普遍。苏联人对这一点并不隐晦。苏联的电影、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们对湖北省宜昌地区38个村516名青年进行了调查。从大量的社会现象中发现,农村物质生活的丰富,并没有使青年中某些愚昧落后的东西得到根本改变。相反,旧的意识或潜意识随之变生出一些新的不良现象,阻碍着青年自身素质的提高,影响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完善。一、不良现象种种我们本着“不因爱而溢其美,不因恨而增其恶”的求实态度,对当代农村青年中那些值得关注而又困扰自身发展和农村改革的不良现象进行扫描。  相似文献   

20.
经济体制改革后,农村青年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读书学习的目的、动机也不尽相同。从我县情况看,青年农民文化结构变化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一、消极放弃阶段:时间大体在七八年以前。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在学校学习的基础知识在农业生产中应用不上,本领施展不开,理论学习与实际生产相脱节;农田管理由生产队长大包大揽,与青年的切身利益不沾边,没有切肤之痛。这种情况的发生与存在,削弱了农村青年读书求知的热情,多数青年对学习持消极观望态度,反映在行动上,则不求进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如:我们在调查王必屯乡八个村25岁以上的537名初高中毕业青年时,学校毕业后,真正把所学知识用于农业生产的几乎等于零,毕业后继续学习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