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4 毫秒
1.
《学理论》2015,(15)
随着宗教在大学校园里的渗透,民办高校也出现了信仰宗教的学生群体。调查研究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问题,摸清民办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规模、对宗教的态度和评价、受宗教文化的影响和宗教活动的参与程度。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为研究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王毓楠  安俊学 《学理论》2012,(21):62-63,97
文章基于对沈阳地区六所高校的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个人、家庭、社会、民族等方面因素对大学生宗教信仰有显著影响,探讨不同个体特征的大学生宗教信徒在信仰宗教过程中的表现,研究其宗教信仰态度的影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26)
伴随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进程,我国多元文化格局已然形成。文化的多元化是大学生宗教信仰形成的沃土。目前我国正是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关乎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研究大学生的宗教问题并探索出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教育对策,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报告——以云南财经大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宗教信仰是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论文调查了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和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分析了宗教信仰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婚恋观以及社会行为的影响,提出了如何正确对待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引导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信仰宗教已经成为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大学生信仰宗教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并且还有上升的趋势,大学生宗教信仰同以前相比产生了一些变化。因此,全面客观掌握高职院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新趋向,深入分析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就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陆铭  李贵文 《学理论》2013,(18):86-87
为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倾向情况,笔者在H省16所高校大学生当中,通过"对宗教信仰的态度""遇到困惑或迷茫时求助对象""对宗教信仰作用的认识"三个方面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H省高校有宗教信仰倾向的大学生存在一定比例。因此,"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防止宗教向校园渗透";"积极推动宣传教育,促使大学生科学、辩证地认识和对待宗教"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王璐 《学理论》2013,(24):383-384
宗教信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特有的。在人类迈入文明社会之前它就已经扎根于人类的精神世界之中。当今青年大学生作为一个求知欲强、重视精神生活的群体,更加容易受到宗教传播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后的我国大学校园,宗教信仰现象越来越呈现上升的趋势,大学生受到的宗教影响越来越强烈。选择了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研究为研究课题,试图探索针对这种宗教信仰现象,我国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应该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学生宗教热持续升温,大学生信仰危机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依据文献资料和调研数据阐述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分析信教大学生宗教信仰成因,在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无神论教育,面临现实困境与危机大学生群体的生命教育等方面探索教育引导途径:加强对大学生党团员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引导;加强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无神论教育引导;加强对面临困境大学生群体的生命教育引导。  相似文献   

9.
张蔚 《学理论》2011,(30):39-40
从心理需求角度出发,分析有宗教信仰倾向的大学生人数呈上升趋势的成因及宗教信仰对高校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并探讨如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建立、完善高校助学体系及心理支持系统,以满足在校大学生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降低校园内弱势群体对宗教的依赖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宗教观的研究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四有"公民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社会转型背景下,在校大学生以不同形式参与宗教活动,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与宗教观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引起足够的关注,因此,高校必须根据现实情况制定相应的教育、管理措施,始终保持整个校园积极向上、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1.
李硕豪  马海燕 《学理论》2013,(30):227-228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三名维吾尔族大学生主观幸福体验进行深度访谈,旨在探讨维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现状。他们的特殊之处是既有母语和信仰,又有特殊的求学经历,这些都对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产生深刻影响。主要从宗教信仰方面探索维吾尔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2.
象牙塔中的基督徒--北京市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状况调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左鹏 《青年研究》2004,(5):11-18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状况的调查,认为基督教在大学校园的蔓延和发展,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事实,有关部门应注意到这个事实,依法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大学生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7,(4)
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总体较高,他们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家庭、道德、金钱、个人奋斗等要素。他们的幸福观受到了宗教信仰、人际交往、教育、社会不良价值观、对幸福的认知误区等因素的影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确立,促进不同民族大学生之间的交往与认同,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教育、丰富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幸福的情感体验是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王毓楠  安俊学 《学理论》2012,(12):61-62
在校大学生信仰宗教的现象有越来越普遍的趋势,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笔者设计了"沈阳地区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问卷",对沈阳地区大学生进行了相关调查,了解到了目前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情况,并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作了简要的分析,提出了要加强引导,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开设有关宗教基本知识的课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的建议,以期引起社会有关方面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孙清潮 《学理论》2013,(18):364-367
孙中山先生的宗教信仰实践具有不同于世俗教徒的显著特点,如重精神轻形式,不墨守基督教的神学信条而崇信救世革命者的耶稣,对基督教教义的解释有利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集宗教信仰与政治信仰于一身且相得益彰,反对西方列强利用宗教对中国进行精神侵略等,这对我们正确引导信教大学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12)
与其他高校相比,民族高校生源大部分来自不同地区和民族,其宗教信仰、文化、家庭背景、成长经历以及个性特点和风俗习惯不尽相同,学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就对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人文关怀思想渗透到日常教育中,当前,应坚持以人为本,彰显少数民族大学生个性;完善校园文化育人载体,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完善其他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7.
张瑞芹 《学理论》2010,(2):154-15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宗教信仰已成为人们多元化的信仰选择之一,社会范围内出现了引人关注的"宗教升温"现象,这一现象在大学生中间也得到了反映,出现了宗教热。本文主要对当前大学生宗教了解情况、宗教行为及价值取向的分析,提出高校就宗教渗透的对策研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7,(10)
目前的中国,有很多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各高校就读。此项研究选取辽宁、北京、武汉、云南、贵州等十所高校,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32份,其中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问卷52份,数据显示了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宗教信仰、受关注度、享受资助、学习成绩、人际交往、使用网络、择业意向等方面的特征,文章针对这些特征提出了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9.
刘静艳  冯文艳 《学理论》2013,(14):349-350
以西方文化价值观为核心的宗教渗透对大学生主流价值观造成冲击,高校应采取的应对之策:客观准确评价宗教信仰在大学生中的影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宗教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丰富较园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20.
高海拔地区藏、回、汉族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跨文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结果表明:藏、回、汉族大学生都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发展态势,并存在显著的民族差异和性别差异。自尊情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自尊情感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之间存在着稳定的相关关系。造成各民族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差异性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可以认为各民族特有的宗教信仰、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特质、民族历史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民族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原因。不同的社会期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思想、“无性差教育”等是影响女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