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彭立明 《唯实》2006,(3):16-19
江苏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推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将为促进江苏“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的完成提供发展新空间。江苏要利用科技基础争件、区位优势的差异,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通过带动发展,与西部地区在结构调整中双赢。  相似文献   

2.
张二震  安礼伟  戴翔 《唯实》2014,(4):21-25
江苏是外贸大省,在全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不断严峻的大环境下,江苏在贸易摩擦方面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而且在未来可预见的一段时期内,江苏面临的贸易摩擦还有不断加剧之势,这无疑会对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如何准确判断江苏面临的贸易摩擦新形势,从理论上深刻剖析江苏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并以“互利共赢”的思路探寻化解贸易摩擦的有效对策,是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张蔚菊 《唯实》2008,(3):61-63
全球范围内产业结构大调整,为江苏经济赢得新的经济增长空间提供了压力和动力。抓住国际服务业向中国转移的机遇,进一步提升江苏服务业发展水平是当务之急。对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江苏经济转型升级给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理论与当代》2011,(4):63-64
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经济强省。在这块仅占全国1%多的土地上,不断创造和演绎着经济发展的奇迹。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对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以及“幸福江苏”等话题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5.
薛莉  祖强 《唯实》2009,(7):41-46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开放型经济冲击很大。作为中国开放型经济的排头兵,江苏的发展情况不容乐观,主要面,临着进出口下滑、利用外资减少、承包工程市场萎缩等方面的严峻挑战。然而,大风险中亦存在大机遇,江苏在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定的情况下应采取有效措施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6.
戴子刚 《唯实》2010,(8):127-130
资源与环境既是江苏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制约江苏经济持续发展的两大“瓶颈”。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江苏经济发展的能源与环境约束矛盾;有利于减少生态环境和生活资源被破坏的可能与程度;有利于通过延长资源循环利用率和产品循环使用周期,创造更多的劳动就业机会;有利于打造江苏绿色企业与产品,以适应世界生产消费方式转变潮流,提高江荔经济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西班牙经济发展历程和前景表明,西班牙经济相对繁荣的时期一定是对外开放做得比较好的时期;但对外开放与经济繁荣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坚持对外开放,坚持有规矩、有保障的对外开放非常重要。虽然在当前条件下,西班牙经济的回调不可避免;但如果西班牙坚持对外开放,从长期看,机遇还是大于挑战。  相似文献   

8.
我们可以很自豪地说,这5年,是甘肃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是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最为显著的时期,是产业发展和经济实力增长最快的时期,也是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相似文献   

9.
祖强  杨志琴 《唯实》2007,(12):39-42
江苏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正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瓶颈约束,如何培育新的更高层次的要素,提升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是江苏开放型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新一轮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国际产业转移是江苏开放型经济转型的重要契机,江苏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承接跨国服务外包,为开放型经济的科学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江苏县域经济:发展趋势与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正林 《唯实》2010,(11):52-56
江苏经济长期处于全国的“第一方阵”,苏南地区率先基本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水平,都与县域经济率先崛起和相对发达密不可分。江苏县域经济在激烈的竞争中要保持自身的优势地位,应将投资建立在强大的实业基础上,防止资金热钱化和“实业空心化”,突出差异化的错位竞争策略,实施反梯度转移战略,培育特色化的区域品牌,促进创新型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1,(6):34-34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目前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紧紧扣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相似文献   

12.
方建中 《唯实》2010,(8):113-118
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对于江苏经济发展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当前江苏各种创新要素互动耦合良好,多维度优势逐步形成,已具备推进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坚实基础和先决条件。应该通过全方位吸引和聚集科技园区创新要素、加强园区的产业组织创新、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打造开放型创新模式等对策措施,使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真正成为江苏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13.
勃列日涅夫执政18年,对经济体制改革了18年。勃列日涅夫时期经济改革的头几年,不论在农业还是工业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总的来说,改革18年之后的体制,仍然是效率低、浪费大、过度集中的一种体制模式。由于改革的停滞不前,产生了一系列十分严重的社会经济后果。这个时期,一方面消耗苏联积存的种种潜力,另一方面又不断地产生种种社会经济疾病和积累大量的问题与矛盾,这是苏联走近衰亡的时期。  相似文献   

14.
陈丽珍 《唯实》2014,(8):76-77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江苏省“十二五”规划关于发展电子商务和商贸物流的总体部署,江苏应抓住机遇,发展大中型网络商城,努力打造江苏的电商品牌,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进而促进江苏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5.
黄群 《新长征》2009,(1):57-58
去年第三季度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愈演愈烈,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增速明显减缓。扩大内需,已成为一个时期内全国和各地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经济动荡不安,正处于大分化大调整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国下一轮发展的依托点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方建中  许卫 《唯实》2013,(8):52-55
市场经济是市场主体本位经济。市场主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为了构建促进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江苏需要更多的、具有更强活力的市场主体。  相似文献   

18.
储东涛 《唯实》2013,(2):51-55
城市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扩大内需最深厚的潜力所在,也是我国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城市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江苏在改革开放30多年中,头20年城市化进程缓慢,  相似文献   

19.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为了响应和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决策和实行对外开放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委、省政府及时抓住和利用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重大历史性机遇,从江苏实际出发,率先提出并大力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在全省尤其是毗邻上海的苏南地区掀起了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热潮。  相似文献   

20.
官苏强 《唯实》2014,(7):55-57
当前,江苏开放型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加快实施转变贸易发展方式、提升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附加价值、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等战略,迫切需要一大批能够整合国际资源的企业作为支点。因此,推动江苏企业境外投资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企业走出去有助于稳定和扩大市场,有利于提高江苏产品的品质和知名度,有利于规避双反、贸易限制、技术壁垒等贸易摩擦。但是,企业去境外投资,也面临诸多问题,需要仔细分析,认真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