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时间问题是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因而也是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伽达默尔吸收了西方时间观中关于充实的时间的思想,提炼出自己的瞬间概念。瞬间概念将流逝的时间因素转变为人的生命内涵,一方面为伽达默尔形成历史性观念奠定了思想基础,令伽达默尔得以阐述人的历史性连贯性与现实历史的非连贯性之间的张力关系,借助于历史性的连贯性建立现实历史的连贯性;另一方面为新旧不同视域的融合提供了契机,令伽达默尔得以阐述现实历史中新时代与旧时代之间既断裂又融合的相互关系,表达自己侧重于连贯性而非断裂性的历史观。瞬间概念还同伽达默尔的历史间距、应用、效应史等观念水乳交融,为我们理解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总体思想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2.
在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中,诠释学真理观占有重要地位。伽达默尔以诠释学方法对艺术、历史、语言领域进行重塑,揭示出诠释学经验中所蕴含的理解的真理。即真理是理解者与理解对象在理解活动中达到视域融合的过程,精神科学的真理性就蕴涵在这一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种理论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提到“效果历史”,就是提醒我们要在理解本身中摆脱偏见,显示对象的历史实在性;历史分析法作为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方法之一,强调要结合对象的历史发展过程、所处历史背景具体地分析对象,任何以偏概全、任何盲目抬高都不是正确认识对象的态度。我们不能苛求马克思,要具体地、历史地理解马克思和马克思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中的理解、视域融合与"我-你关系"合包含着丰富的伦理学内容。它们本质上是一种对话关系,这种关系在伽达默尔看来是一种伦理对话关系。诠释理解、视域融合与"我-你关系"三者紧密联系,理解是一种指向善的对话活动,视域融合是一种对话的进行方式,而"我-你关系"则是伽达默尔对话伦理的基础。这三者都共同走向一种对话伦理。因此,研究伽达默尔的对话伦理思想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林语堂是现代著名的学者、文学家、翻译家.他提出翻译是一门艺术,翻译的标准为忠实、通顺和美,并在此基础上对译者提出了三项要求及责任,开辟了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翻译的崭新视角.林语堂以其学贯中西的底蕴, 熟谙中西文化的功底,从事了大量的翻译活动,为中西文化的沟通和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在中国翻译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翻译实践中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波普尔的历史哲学方法论思想来自于他的知识观,同时又和他对辩证法的态度高度一致。本文通过比较波普尔与马克思主义知识观思想的异同,揭示二者在方法论方面的区别,讨论他关于辩证法的认识和由此导引的历史哲学方法论,及其带来的对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7.
《论语》英译一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理雅各、辜鸿铭的译本是那一时期中西方《论语》英译最高成就的代表。古籍英译其实是一个在理解基础上再创造的过程。伽达默尔提出的“理解的历史性”解释学的哲学理论原则可具体展示这一理解过程,并从理论上阐明为何面对同一《论语》文本,不同译者有着不同翻译。  相似文献   

8.
伽达默尔的诠释学是一种本体论诠释学,注重读者领悟到的意义。文章在对其"理解"的内涵分析基础上,试图探索"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如倾听、积极关注、共情及人的意义和价值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内涵,以更好地理解伽达默尔的诠释学。  相似文献   

9.
安德列.勒菲弗尔认为翻译活动受到诗学观、意识形态和赞助者的制控。“赞助者”是文学系统之外影响翻译活动的重要因素。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洋务运动中创办了翻译馆,组织了大规模的译书活动,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基于勒菲弗尔提出的“赞助者”概念,分析曾国藩作为翻译赞助者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洪堡特的“可译”与“不可译”思想、奎因的“不确定性”观点、伽达默尔的“历史性解读”、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等等哲学理据可以推演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严格意义上的等值翻译实际上是不可能存在的。翻译实践能够也应该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译者在保证原著基本要义的前提下,理应掌握更大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1.
翻译实质上是在进行一种跨文化的活动,由于各个民族的生存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的差异,就必然导致了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制约和影响。本文从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和习俗差异、宗教信仰和历史典故四个方面分析和探讨了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制约和影响,并指出人们在进行翻译的跨文化交际中,单方面地了解语言本身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谙熟原语言的文化及其构成该文化的各种因素,这样才能作到真正意义上的深入透彻地理解原语含义,最后才能忠实通顺地再现原文风貌。  相似文献   

12.
理解是翻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第一关,不理解则不能翻译。本文分析了翻译时理解的对象和制约理解的因素,从而试着探求获得正确理解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从听者在欣赏音乐时寻找具象之物的倾向这一误区入手,引出艺术理论中的形式美学观,以及形式美学对于音乐为代表的艺术本质的理解的若干误区,结合西贝柳斯音乐作品《芬兰颂》的故事自然地引出了艺术的本质问题,并提供了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关于语言和艺术的本体论思想。从而对以音乐为代表的艺术作品的理解问题提供了一种哲学解释学思考的维度。  相似文献   

14.
在批判主体性美学的过程中,伽达默尔将艺术作品视为一种在时间中发生、开启的过程。从而将时间性概念引入了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中。在伽达默尔看来,艺术作品的时间性体现在:与节日一样,艺术作品在重复中生成自我的同一性;在对作品的理解性“逗留”中,作品的接受者摆脱了外在的可度量的空洞的时间,沉浸在内在的本真时间中;这种时间性是类似于神学上的“同时性”概念,体现了“同在”(Mit—Dasein)这一艺术作品存在的本质。伽达默尔提出艺术作品时间性概念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批判了审美现代性对艺术作品“无时间性”的理解,是伽达默尔对审美现代性进行批判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对英语典故的历史文化渊源和翻译做了初步探讨和分析.译者可以采用直译、套用或借用以及意译的方法翻译英语典故,但在翻译前,译者必须了解英语典故的历史文化渊源,切不可望文生义,自己杜撰,只有这样,译者才能在恰当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将附着在原语上的文化信息恰如其分地传递给译语读者,使原语和译语在各自文化中的含义相当.  相似文献   

16.
朱执信是最早把马克思主义介绍给中国人民的资产阶级革命家。1906年,他翻译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经典著述。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等理论,朱执信有着独特的理解。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重新解读朱执信,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海德格尔的“此在”慨念和“此在诠释学”给后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使哲学与人的生活世界密切关联,和人类的语言相结合,同时实现了由海德格尔“语言是存在之家”到伽达默尔“能够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的一种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不仅体现在译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还体现在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文化目的和翻译策略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理解福山的历史终结论,首先应该理解福山历史终结论的思想史来源。通过回顾和考察历史终结论的思想发展史可以看出,黑格尔的历史终结思想通过其历史哲学和"最初之人"的人性论思想来体现;科耶夫的历史终结思想在他对主奴辩证法的独特阐释中得以展现;福山在黑格尔和科耶夫历史终结思想的基础上,建构出自己系统的历史终结思想。但是福山的历史终结思想面临着左右翼的批判和中国模式的现实挑战,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不过是一种新的乌托邦,历史正在展开,竞争仍在继续,历史不会终结。  相似文献   

20.
互文性强调特定文本与其它文本之间的相互影响,翻译实际上是各种互文本问错综复杂的语言转换活动。本文初步探讨互文性理论对的文学翻译过程中理解与表达的影响,切实提高译者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