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会 《学理论》2012,(14):37-38
交往理论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在马克思社会哲学思想形成发展的全过程,是马克思社会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有着其丰富的内涵。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交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交往是使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从地域化转向为全球化的主要根源;世界交往的发展为共产主义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普遍交往是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
世界历史本身具有时代性,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和产物,它与生产力的进步,市场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外向型发展模式紧密联系、密切相关。世界历史整体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和趋势,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但对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认知却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3.
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着世界历史发展的大潮,推动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巨变。社会工程作为"现代社会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高度契合,社会工程蕴含的世界历史性、人的主体性、科学技术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根基相通、价值相融、方法相连。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项人类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复杂和系统的社会工程,开阔了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新视野,激活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展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阶段。人类命运共同体要运用社会工程思维和理念加以优化发展,以设计思维谋划顶层设计,以价值思维把握发展方向,以创新思维增添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4.
公共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它产生于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是出于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社会治理要求而产生的。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中,曾经出现过两种基本的社会治理模式,农业社会所拥有的是一种统治型的社会治理模式,工业社会中产生的是一种管理型的社会治理模式。在后工业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公共管理,它是一种服务型的社会治理模式。公共管理是人类社会治理发展的必然结果,它需要实现对传统的行政管理以及公共行政的继承与超越。  相似文献   

5.
从"实在论"走向"价值论"的当代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在其本性上是思考人类生活及其世界的“价值问题”的理论。哲学范式的转换,从根本上取决于人对自身生存发展、生命本质的意义、实现方式和内容的改变,它体现人类对自己生存命运的关注,对理想境界及本性完善的价值追求。纵观西方哲学形态演变的历史,可以认为是从“实在论”范式向“价值论”范式转变的历史。当代价值论范式转向的实质,就是要从“实在论”思维范式中解放出来,走向一种立足于人的价值性活动的哲学思维,进入价值论所面对和关注的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创造人与社会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所需要的当代哲学。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世界历史是生产关系、交往方式、基本历史、文明交流、生态环境五个方面下世界历史理论的理论逻辑与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逻辑的辩证统一。在习近平视野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集经济、安全、社会、文明与生态五位一体统筹发展下构建超阶级、超国家和超民族人类价值的总布局总路径。因此全面把握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并以此为角度加以切入,我们才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备系统整体的考量,才能在国际国内实践中自觉贯彻习近平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才能真正理解习近平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想要中国建设成何种世界"的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7.
论全球化运动中的“去中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中,生成了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现在,人类正处在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这次历史转型是以全球化运动开辟道路的,全球化对既有的世界中心—边缘结构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呈现出了“去中心化”的趋势.一种社会结构必然影响着甚至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作为一种全球性社会结构,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造成了中心地带国家对边缘地带国家的控制、支配和奴役.同样,在一国内部,这种结构也带来了不平等和非正义的问题.在全球化进程中,随着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的解构,人类关于平等、正义的理想才第一次有了实现的希望,从而为人类合作应对各种各样的复杂性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格局正发生着深刻变革,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发生着深刻的转变。在当代视阈下,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凸显出三重意蕴:世界历史在时空交互作用中形成的生成意蕴;推动资产阶级向工人阶级的主体转向中的世界历史主体意蕴;在确证共产主义的实现中形成的实践批判意蕴。在这个"世界向何处去"的历史转变的重要关口,深刻挖掘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共同指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格局正发生着深刻变革,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发生着深刻的转变。在当代视阈下,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凸显出三重意蕴:世界历史在时空交互作用中形成的生成意蕴;推动资产阶级向工人阶级的主体转向中的世界历史主体意蕴;在确证共产主义的实现中形成的实践批判意蕴。在这个"世界向何处去"的历史转变的重要关口,深刻挖掘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共同指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洋 《学理论》2013,(5):29-30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于全球化进程的影响是实质性的。在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过程中对于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全球化进程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所不可回避的问题。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在依托于全球化历史发展的整体布局基础上充分地发挥本国和本民族的特色。只有如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才能够明确自我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多次技术革命和经济浪潮。如果说以往的技术革命和经济浪潮曾经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的话,那么,今天站在世纪之交的人们将迎来一个更加引人注目的经济发展浪潮——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浪潮将对人类社会经济及其它各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它将使人类进入智能化信息时代,它将使世界经济的发展进入一个暂新的历史时期。 八十年代以来,一个改革开放经济迅猛发展的大潮席卷全球。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广大发展中国家纷纷从冷战的阴影中走出来,从自我封闭的状态中走向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各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壮观的一幕。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是在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向性必须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与生产关系的联系中去加以理解和把握.经济全球化绝不是"资本主义化",更不是"西方化"、"美国化",它的历史趋向并没有超越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早已阐明了的世界历史发展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产力与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各民族间相互孤立与封闭的状态被相互依存所取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这种客观趋势。"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时代场域,中国道路通过对外开放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扩大对外经济文化交往积极回应世界历史进程;吸取资本主义取得的一切积极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利用资本形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中国道路的伟大创新;把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与立足点,是中国道路始终秉持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7,(7)
吴于廑先生的整体世界史观认为世界历史的内容为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包括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两方面,从世界整体全局的角度来分析、探讨、阐述世界历史及其演变的规律。21世纪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而且是顺应时代背景的应有之义,从整体世界史观来看,"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文明观深刻揭示了主体解放的过程与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是辩证统一的,阐明了主体解放的历史发展进路:文明思维方式变革中自我意识主体向市民社会主体的转变、资本主义异化文明批判中个体主体向资本主体的转变、共产主义文明实践中阶级主体向人类主体的转变等环节。在主体解放思想的转变过程中,马克思始终把推动文明的进步与人自身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突出彰显了人在文明发展进程中应有的价值。深入把握马克思文明观中的主体解放思想,有助于为当今中国和世界文明中个体主体、社会主体、人类主体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最早发现并考察了全球化问题,提出了世界历史理论的重要思想。深刻领会其中有关的思想,对我们科学地认识全球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有关思想 在马克思那里,世界历史不是一般历史学意义上的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过程,而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二个新阶段,即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由狭隘的、偶然的联系变成为一种普遍的、频繁的联系,从而使人类世界由相对分裂的民族的和地域性的状态进入相互依存的状态,也就是世界整体化的历史。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世界历史形成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力、分工和交往的扩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他们的世界历史理论包括三个理解维度:一是"过程",即世界历史是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预示了世界历史共产主义的未来图景;二是"体系",即世界历史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不平等体系,揭示了较不发达国家所面临的发展困境与前景;三是"关系",即世界历史包含了板块之间、板块与整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这种互动关系中,发展中心的转移显示了东方社会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愿景。"过程"、"体系"、"关系"三个并列维度显示了人类社会从封闭到开放、从相对封闭下的不平等到打破封闭并注入活力与平等的纵向发展趋势,规定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命题、核心要义和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产力与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各民族间相互孤立与封闭的状态被相互依存所取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这种客观趋势。"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时代场域,中国道路通过对外开放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扩大对外经济文化交往积极回应世界历史进程;吸取资本主义取得的一切积极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利用资本形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中国道路的伟大创新;把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与立足点,是中国道路始终秉持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  相似文献   

19.
学界关于和谐世界思想理论创新的研究着重于从传统文化、外交思想和国际关系理论的角度展开。和谐世界思想的内在逻辑进一步表明,它坚持和发展了人类系统观,促进了人类系统发展纵横向统一性思想的与时俱进,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唯物史观基础理论的重要创新。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于"历史日益转变为世界历史",各个民族和国家社会发展的总的导向,已经不能摆脱世界历史演变发展的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国内和国际双重意义,它不仅是扎根于中国国情的世纪性课题,也是一个符合世界历史演变发展规律的"世界历史性"命题。本文试图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发展中国家现代化、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内在联系上,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