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理论与当代》2004,(1):45-45
据2003年11月10日的《中国妇女报》报道:10月7日,总部设在柏林的透明国际公布了2003年度的腐败指数。其中,芬兰政府以9.7分连续第四年被评为世界上最清廉的政府。芬兰刑法中未提及腐败,而是使用了行贿受贿一词。在芬兰,腐败被视为刑事犯罪的一种,是政府无能或政治腐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通过腐败能获取什么样的利益和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这是每位权力人在实施腐败行为时首先考虑的问题,即腐败收益和腐败成本问题。腐败收益是指由于权力的不负责任的滥用而为权力人带来的非正当收益。它包括收受的贿赂、贪污所得的财产以及权力肆意运用带来的其它收益。腐败成本是不正当的权力运用使权力人付出的代价。它包括进行腐败活动时行为人为此付出的金钱、精力、时间和心理压力,以及腐败行为被揭露后所受的制裁、谴责等等。作为“经济人”,只有当腐败收益大于腐败成本时,权力人才会实施腐败行为。用公式表示为R>C,其中R表示腐…  相似文献   

3.
胡质、胡威父子,是三国、西晋时的重臣要员,在当朝和中国历史上都以清廉而闻名。有一次.晋武帝问胡威:“你和你父亲相比,谁更清廉?”胡威回答说:“我不如我父亲。”武帝又问:“你父亲哪些方面超过你呢?”胡威回答:“我父亲清廉,但唯恐别人知道,我清廉,则生怕别人不知道。这就是我远远不如父亲的地方。”由此,清畏人知,便成为美谈和佳话流传下来,被视为清正廉洁的一个道德高地。  相似文献   

4.
痛斥贿恶第一人──陆贽刘博文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清官廉交史不绝书,但由于清廉屡遭陷害而矢志不移,又深刻地揭示贿恶严重危害性者,唯唐德宗时的宰相陆贽一人。唐王朝自肃宗、代宗以后,官场风气十分腐败。到了唐德宗时,上自皇帝重臣,下至州县小吏,所事唯名与...  相似文献   

5.
巴西被认为是拉美最腐败的国家之一。根据国际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公布的“2013年全球清廉指数”报告,巴西和南非以42分并列72名。此前,2011年巴西清廉指数排名73,2012年巴西排第69名。由此可见,巴西属腐败现象比较严重的国家。  相似文献   

6.
乌拉圭虽被公认是拉美“最清廉”的国家之一.但近年来涉及行政部门滥用职权的犯罪行为仍屡禁不止。为进一步加大反腐倡廉力度,乌拉圭于1998年底通过了《反对滥用公共职权(腐败)法》(以下简称《反腐败法》),用法律手段对腐败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相似文献   

7.
顾伯冲 《党课》2010,(22):72-73
一位多年从事反腐倡廉工作的领导同志曾经这样谈到自己的体会:领导干部不仅要始终保持清廉,而且要善于享受清廉;只有把清廉当做一种福分来享受,才能珍惜名誉、保持气节,自觉远离和抵御腐败。闻罢此言,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8.
德国一向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为廉洁的国家,它是“透明国际”公布的16个世界上最清廉国家之一。这在西方被归结于民主、法治、制衡、监督、公开、透明和教育的结果。但最近一个时期,德国相继爆出一系列腐败丑闻.有政客“弃政从商”的“旋转门”现象.也有政客或名人逃税事件.德国的清廉形象因此而受损。  相似文献   

9.
《探索》2016,(5)
审视国际上常见的三个腐败指数建构效度方面的问题,旨在通过运用多元特性-多重方法来评估与腐败指数相关联的民主指标和影子经济指标中的收敛效度和判别效度。事实证明,一些评估腐败的著名指数,如清廉指数不仅可以反映一个国家腐败活动的强弱程度,而且还可以运用其多维度特性来衡量这个国家的民主程度。其结论是,当腐败指数建构效度中的收敛效度被认为是必要的时候,判别效度必须处于极低的水平才能成立。这意味着,如果指数在多因变量分析中使用了其多维特性就会出现共线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综观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王朝兴衰治乱周而复始,不外乎两种结局:一种是统治者励精图治,吏治清廉,使国家呈现出治世和盛世的繁荣景象;另一种是统治者沉湎享乐,吏治腐败,使国家呈现出乱世和衰世的败落景象。两种结局诱因多样,究其一点,即吏治清廉和吏治腐败。吏治清廉则开创文治武功彪炳于千秋的治世与盛世,吏治腐败则导致人亡政息遗臭于万年的乱世与衰世。政治清明吏治清廉:治世盛世的奠基石翻阅史书,纵观中国古代数千年的历史长卷,我们不难发现,在历史上曾闪耀于一时,被许多史学家称之为治世和盛世的汉初“文景之治”、唐时“贞观之治”…  相似文献   

11.
从源头上遏制腐败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当前社会中仍有流传的腐败文化对于腐败的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必须用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清廉文化来清除腐败文化。要以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吸取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民主法治文化中的精华,形成清廉文化体系,并下大力气予以宣传落实。  相似文献   

12.
李有观 《先锋队》2011,(12):29-30
总部设在德国柏林的"国际透明组织"(简称"透明国际"),是一个专门监测各国政府清廉和腐败状况的国际非政府机构,它每年发布一次各国清廉指数排名。不久前,透明国际发布2010年全球清廉指数排行榜。美国《福布斯》杂志为此发表一篇文章,题目是《2010年度最腐败的10个国家》。  相似文献   

13.
王永清 《奋斗》2013,(11):25-26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建设廉洁政治是一个整体性的目标,在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中,干部清正是基础,只有干部清正,才能保证政府清廉和政治清明。人民群众看我们的政府是否清廉、政治是否清明,很大程度上是从身边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中作出判断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干部能否保持清正廉洁本色,对于推进廉洁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先锋队》2010,(10):56-56
半个多世纪以前,新加坡也曾经历过腐败肆虐的日子,但如今的新加坡却能在国际组织的清廉排名中名列前茅,廉政建设世界闻名。该国能在与“腐败怪圈”作斗争的过程中成效显著,独立且“大权在握”的反贪污调查局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灵霞 《先锋队》2011,(3):50-52
腐败,就像一个纠缠不休的幽灵,困扰着每一个国家,严重威胁着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侵蚀着执政党的执政基础。为此,各国都在进行不懈地探索,试图遏制腐败的发生。2010年10月26日,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公布2010年全球清廉指数排行榜,丹麦、新西兰和新加坡以9.3分并列第一,被评为本年度"世界最清廉国家"。这些国家的政府何以如此廉洁?它们的反腐秘诀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肖剑 《廉政瞭望》2012,(1):64-65
“在印尼,腐败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它几乎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成了一种社会病。”英国BBC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到。《亚洲时报在线》在一篇评论中则称,“在印度,腐败的勾当是在桌子底下进行的……而在印尼.就连桌子也是腐败的”。对此,印尼人民协商会议主席阿米安·赖斯坦承,法律体制的不健全是造成印尼腐败泛滥的一个主要原因,他还说:“当那些想要切断腐败根源的人站在镜子前时,就会发现,原来他们也是腐败的人。”  相似文献   

17.
李有观 《先锋队》2011,(6):29-30
总部设在德国柏林的"国际透明组织"(简称"透明国际"),是一个专门监测各国政府清廉和腐败状况的国际非政府机构,它每年发布一次各国清廉指数排名。不久前,透明国际发布2010年全球清廉指数排行榜。美国《福布斯》杂志为此发表一篇文章,题目是《2010年度最腐败的10个国家》。  相似文献   

18.
小剑 《先锋队》2011,(8):57-59
透明国际2009年和2010年公布的“清廉指数”,韩国分别得5.5和5.4分,在被调查的近180个国家和地区中均排第39位。这说明韩国已基本脱离“严重腐败国家”的行列,但他们并没有沾沾自喜,相反,仍然不满意。韩国国民权益委员会委员长李在五表示:“韩国的经济规模在世界排在前15位,但清廉度却排在40位左右,这令我汗颜。”  相似文献   

19.
正于少东家庭式腐败案充分证明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如果本人不能严于律己,同时又对家人的贪念加以放纵,最后的结局只能像于少东一家这样,人前共贪,狱中同怜。一人当贪官,全家腐败;一人被查处,全家人涉案,一些腐败案例有这个共性。当事人认罪时流露出埋怨,  相似文献   

20.
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十分清廉。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刘宠不受。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他乘舟而行,当船行至江中还未离开县境时,他把这一文钱投入江中,还给会稽的父老乡亲。最终,刘太守一钱不沾,两袖清风而去。后来人们赞颂他为“一钱太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