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万炯 《法制博览》2024,(10):70-72
在确权程序中,确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则是案件审查的基础,“清楚表达”在确权程序中的重点则是判断专利权中是否存在影响清楚表达的实质性缺陷,以至于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无法确定。在司法保护实践中,不适当地扩大或者缩小外观设计的保护范围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只依据外观设计的图片或者照片,而不考虑其简要说明确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公众也无法依据公告的外观设计权利公示性质为其避免侵权提供稳定的预测。本文旨在通过对外观设计专利行政确权与司法保护的实践过程中的困境阐述,以期寻求解决困境之路。  相似文献   

2.
程赟 《法制博览》2023,(8):61-63
近年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新机遇,备受世界各国关注。人工智能生成物属于创造性劳动的成果,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在对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保护过程中,应将其具有独创性的创作认定为原创作品,但在著作权归属层面,人工智能还不能作为权利和义务的承担者。因此,只有开发或使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的自然人或组织,才具有承担人工智能生成物权利义务的资格。本文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产品生成物的特点,重点探讨了人工智能产品著作权的法律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3.
卢大力 《法制博览》2013,(10):55-56
动漫同人作品属于原作品的二次创作,是一种创造性智慧成果,但其著作权的保护以及相关问题一直很不清晰,其与原作品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权利冲突。本文重点分析了同人作品的本质和其作品价值的确认,以及对其受保护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并进行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彰显民族文化个性和审美习性的"活化石",是河南省传统村落乡土民间艺术文创品牌运作与研发的重要资源.本文以罗山皮影为例,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品牌的创立途径与知识产权法保护的可行性;阐述了如何从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三个方面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品牌得到法律的保护,从而实现河南省传统村落文化的"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5.
刘嘉裕 《法制博览》2023,(11):93-95
随着科技的不断成熟和迅速发展,人工智能影响着人们生活各方面。人工智能创作物的出现满足了当前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同时,人工智能创作物给著作权带来的挑战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有关人工智能创作物的著作权是否应受保护以及如何保护尚存争议,如何解决以上争议是完善我国著作权法律制度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尝试提出人工智能创作物著作权归属使用者、结合独立创作和创造性二要素判断人工智能创作物的独创性观点,以确立人工智能创作物的著作权归属,确保其能发挥和实现应有的社会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当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侵犯网络作品著作权的行为屡屡发生,严重侵害了作者的权益,网络作品的著作权保护亟需法律保护。本文分析现实中网络著作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网络著作侵权行为的法律保护措施,为求找出一条合理保护网络著作权与促进网络环境改革与发展的兼具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任呈昕 《法制博览》2023,(1):133-135
我国当前数字版权行业不断发展,作品创作的数量也不断增多,但是关于作品著作权登记的法律规定仅有1994年《作品自愿登记管理条例》以及2001年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两部行政管理条例。在这种著作权不断发展的局面下,缺乏对此的法律规定会导致出现理论界与实践界的巨大冲突。本文通过对200份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例的统计分析,对一些存在较大问题与漏洞的法院判决反而在后续审判实践中被借鉴的这种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与讨论,对我国著作权登记制度提出一些完善的措施,并进而对相关机制提出些许浅显建议。  相似文献   

8.
丁少峰 《法制博览》2013,(6):122-123
外向型经济在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因为我国长久以来忽视对专利权的保护,专利制度不够完善,导致我国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过程中举步维艰,处处受阻。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近年通过利用完善的专利制度不断打压我国的外向型企业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因为我国对专利权的保护不够完善,导致科技技术人才的专利权得不到保护,其结果直接影响到了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高低对发展外向型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强对我国专利权的保护,重视专利权在发展我国外向经济中的作用,已成为当今发展我国外向型经济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周书仪 《法制博览》2023,(36):43-45
本文围绕局部外观设计保护的维权机制及其效果展开了研究。首先分析局部外观设计保护维权机制的意义和法律依据,接着探讨局部外观设计保护维权机制的内容,包括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和处罚以及信息共享和技术支持等方面。其次对局部外观设计保护维权机制的效果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局部外观设计保护维权机制的优化措施,包括完善法律法规、建立侵权行为监测机制、加强维权渠道的建设等建议,从而进一步提升局部外观设计保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公民权利意识的加强,因擅自将他人作品标题用于商业领域而引发的版权纠纷在各地诉讼案件中已屡见不鲜,然而由于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对此未明文规定,致使学术界和实务界对于作品名称能否成为其保护的客体、如何对作品标题进行有效保护等问题争论不休,但却始终未能达成共识。本文介绍外国法律规定与判例,指出作品标题不宜成为著作权客体,并对如何保护作品标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