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848年8月,35岁的马克思移居伦敦。1851年,第一届万国博览会(即世博会)于5月1日在伦敦开幕。在首届万国博览会闭幕前夕,马克思参观了这次盛会。马克思在1851年10月13日致恩格斯的一封信中,提到他曾参观  相似文献   

2.
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评选“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名列第一。100多年过去了,马克思这位伟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其不朽业绩和奋斗历程仍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未到伦敦,我就对女儿说,即使哪儿都不去,也要去拜谒马克思墓。伦敦的7月,骄阳似火,没有一点儿雾都的感觉。7月17日上午11时,我们驱车经伦敦北郊的沃特罗公园,来到著名的海格特公墓。海格特公墓是伦敦最大公墓之一,占地15万平方米,马克思墓坐落在其中。进入公墓大门,看门的姑娘看出我们的来意,一边收取每人3英镑的门票,一边向我们兜售一本专门介绍马克思的小册子——《卡尔·…  相似文献   

3.
孙代尧 《前线》2014,(12):77-77
<正>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与世长辞,享年65岁。3月17日,在伦敦北郊海格特公墓举行的马克思葬仪上,恩格斯用英语致了悼词,这就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讲话约1500字,以德文刊登在3月22日《社会民主党人报》上。在这篇不朽的悼文中,恩格斯对马克思光辉战斗的一生作了科学和公正的历史评价。悼文亦可是美文。恩格斯的这篇悼文简练概括、结构严谨、情真意切、语言优美,极富感染力,堪称难得一见的美文。恩格斯是马克思一生中最亲密的战友,在长达  相似文献   

4.
梁军 《党史纵横》2010,(3):40-40
在英国伦敦两北的一座小山旁边有一大片公墓叫海格特公墓,其中安息着全世界无产阶级伟大的革命导帅卡尔·马克思。今年夏天风和日丽之时,笔者怀着深切的崇敬之情拜谒了马克思墓。伦敦美丽而又古老。马克思晚年正是在这里度过的,也就是在这里完成了《资本论》的写作,1848年《共产党宣言》也是在这里发表的,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逝世后,他的遗体就被安葬在海格特公墓里。  相似文献   

5.
《支部生活》2011,(3):51-51
马克思读书达到了疯狂的地步。他可以整日闭门不出,在学生宿舍里废寝忘食地从早到晚地读书。无论是巴黎、曼彻斯特、伦敦……马克思总是见图书馆就钻。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图书阅览室里,至今保留着一个当年马克思每天去看书的“专座”,在专座的地毯上,留有明显的两行脚印。原来,马克思在伦敦居住时,每天像上班一样,从早上9点直到晚上7点,准时到图书馆阅览室去看书,研究大量文献和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6.
博览之窗     
1978年,柯华担任中国驻英国大使。他站在伦敦郊外海格特公墓马克思墓前凭吊时,思绪万千。柯华几十年前接受马克思主义,从此出生入死,矢志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生。他想,伦敦是马克思完成《资本论》的地方,现在西方资本主义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其活生生的现实,不是很值得研究吗!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50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问世。早在!844年8月,已成为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相会,开始了共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无产阶级解放进行斗争的征程。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接受正义者同盟的邀请,加人该同盟。6月,恩格斯参加了正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的改组大会。大会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提议,决定把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_新的战斗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10月,恩格斯为同盟制定了一个更为完善的纲领草案,即(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8.
1848年2月24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第一次出版。这个宣言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同盟纲领。1848年至1850年间,《共产党宣言》曾多次翻印、再版,并被译成很多种西欧国家的文字。其英译文在1850年发表在宪章派领导人乔·哈尼出版的《红色共和党人》杂志上。在这一版上才首次标明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共产党宣言》的作者。  相似文献   

9.
王猛 《廉政瞭望》2011,(24):54-55
每当国际上出现著名流亡者的时候,伦敦就出现了。从19世纪的马克思,到21世纪的诸多国际政坛大佬,伦敦统统接纳了他们。  相似文献   

10.
在关于马克思生平的回忆录当中,有这样两个生动的细节,不可磨灭地给我以深刻的印象。一个是水泥地上出现的两道沟:马克思在流亡伦敦的时候为了钻研政治经济学,每天都去大英博  相似文献   

11.
进入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在他的第三次政治经济学研究(第一次是1844年前后的《巴黎笔记》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二次是1845—1849年期间的《布鲁塞尔笔记》、《曼彻斯特笔记》、《哲学的贫困》和《雇佣劳动与资本》),特别是《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全面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建构的新阶段,这也是马克思第二个伟大发现的开启时期。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文献第二版(以下简称MEGA2)所显示的最新资料来看,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写作之前,马克思还经历过一个重要的直接占有原始资料的研究过程,这就是全面研究传统政治经济学的《1850—1853年伦敦笔记》(以下简称《伦敦笔记》)。在对这个庞大的理论资料群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初步看到后来马克思科学思想的实验思路和直接原发出发点。  相似文献   

12.
在德国特里尔,一座由中国赠送的马克思雕像正式揭幕,注视着来自全球各地的访客;在英国伦敦,海格特公墓前摆满了鲜花,向长眠地下的马克思表达敬意;在全球其他地方,"马克思热"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精神世界……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的今天,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3.
学习的榜样     
<正>古今中外,许多革命领袖嗜书成性,而其方法则各有千秋。马克思:每天去阅览室看书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图书阅览室里,至今保留着一个当年马克思每天去看书的"专座",在专座的地毯上,留有明显的两行脚印。  相似文献   

14.
于艳君 《新湘评论》2013,(22):56-56
1883年3月14日,卡尔·马克思在伦敦寓所辞世,迄今为止,已经整整130年了。值得欣慰的是,我在英国探亲时,有一个寻找马克思,不,是寻找马克思墓的经历。那是2010年寒假期间,到英国探望女儿。行前,就有一个强烈的念头——去看看马克思,拜谒这位世纪伟人I1月20日,在女儿的陪伴下终于成行。冒着蒙蒙细雨,我们来到海德公园。偌大的海德公园,何处是马克思的安息之处呢?在雨中,在草坪边的路上,在高大的悬铃木甬道,我们逢人就问,尽管被雨湿着、淋着,我和女儿始终没有放弃寻找。  相似文献   

15.
第一国际     
1848年革命失败后,欧洲工人运动转入低潮。马克思恩格斯流亡伦敦。为了揭露资本主义,坚定各国工人的社会主义信念,他们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马克思每天在大英图书馆埋头科学研究。他十几年如一日地坐在同一个座位上。这个座位后来作为珍贵的纪念物保存下来。当时马克思一家生活异常艰苦,甚至不得不靠典当度日。贫困的生活夺去了幼女的生命,也严重损害了马克思的健康,但却动摇不了他的革命意志和偏僻。他的不朽著作《资本论》,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这本书后来被译为上百种文字广为流传。为了从经济上支持马克思进行科学研究,恩格  相似文献   

16.
正出版社:红旗出版社本书结合西方哲学,以更为"接地气"的马克思哲学解读现代社会的各种文化困境,回答青年人在日常生活的心灵困惑,对现代西方自由主义等意识形态进行客观解读。让大家理解:马克思是我们的同时代人,马克思哲学所思考的问题正是生活在北京、东京、纽约、巴黎、伦敦等每一个国际化大都市青年人的心灵困惑。编辑推荐:马克思说:"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相似文献   

17.
正《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1848年2月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作为成熟的科学理论正式诞生,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70年来在世界各地被翻译成110多种文字、发行1000多个版本,堪称经典中的经典。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也适逢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更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  相似文献   

18.
在杨虎城将军的资助下,王炳南少小出国,入德国柏林大学深造。他在马克思的故乡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洗礼。在雾都伦敦,王炳南与一位金发碧眼的德国姑娘倾心相爱后同结连理。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宣言》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由马克思执笔写成.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相似文献   

20.
150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列宁曾经说过:“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即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的世界历史革命使命的理论。”早在1844年8月,已成为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相会。共同的信仰使他们建立起伟大的友谊,开始了共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无产阶级解放进行斗争的征程。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接受正义者同盟的邀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