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妇女人权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妇女人权作为妇女应当享有的自由平等的权利 ,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从太平天国领袖男女平权的朦胧意识到早期资产阶级妇女人权思想的萌芽 ,从五四时期妇女解放思想的传播到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为中国妇女解放作出的努力 ,中国妇女人权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中国妇女的政治权利、劳动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婚姻家庭权利、人身权利等各方面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从国际范围看 ,妇女人权从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向实有权利方面的转变还要走漫长的道路。今后一个时期内 ,中国妇女人权的发展还需要各方面通力合作 ,共同努力 ,才能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2.
葛彬 《岭南学刊》2000,(5):81-83
妇女人权作为妇女应当享有的自由平待的权利,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从太平天国领袖男女平权的朦胧意识到早期资产阶级妇女人权思想的萌芽,从五四时期妇女解放思想的传播到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为中国妇女解放作出的努力、,中国妇女人权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妇女的政治权利、劳动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婚姻家庭权利、人身权利等各方面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从国际范围看,妇女人权从  相似文献   

3.
隋悦 《长白学刊》2015,(2):49-52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和百余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中,中国妇女既未曾享有人权,也未曾享有女权。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妇女解放作为自身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将妇女解放运动与阶级解放和民族独立运动紧密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为指导,将妇女人权问题予以历史地、具体地、社会地阐释,并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措施去保障中国妇女各项权利的实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推动中国妇女人权事业发展和世界妇女人权事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妇女人权是妇女作为人所有的和应当享有的权利。法律是人权享有与实现的重要保障,人的应有权利一旦得到国家法律确认,便成为更加具体的、规范化的"法定权利"。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的20年间,中国制定、修改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与政策,保障妇女权益、促进性别平等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妇女人权法律保障的内容更加全面,政策框架基本定型,妇女在政治参与、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人身权保障等方面的人权享有状况不断改善。2015后的中国妇女人权与法律发展应当与国家发展同步,以营造有利于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国家修改旧法、制定新法时,应充分关注两性的现实差异与妇女的特殊需求。  相似文献   

5.
《中国妇运》2008,(9):44-44
性质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是联合国在维护妇女权利方面制定的最重要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法律文书,也是第一个把性别平等和非歧视要求法律化的国际条约,它建立在男女平等和保障妇女人权的原则上,被公认为国际妇女人权宣言,所以被称之为《妇女权利宪章》。  相似文献   

6.
黄显辉 《人权》2012,(2):30-32
一、引言 男女平等,是人权的最基本追求。中国在保障妇女权益这个任务上亦取得骄人成就。在澳门回归祖国后的12年中,在基本法的框架下,澳门成功实践了“一国两制,澳人治澳”的伟大构想。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升,妇女的地位与日俱增,妇女权益的保障也日益完善。  相似文献   

7.
肖金明 《人民政坛》2009,(11):38-39
在《当代法学》2009年第5期载文《中国特色的人权年)》是中国政府关于主流人权观、人权框架、权利保障体系最系统的表述,不仅明确表达了中国“全面人权”的主流价值观,还完整地描述了中国特色的人权框架与权利保障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国家法治的推进和人权意识的提高给妇女人权带来的深刻变化;探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保障妇女人权的关系;探讨妇女人权与法律的关系;探讨我国妇女人权在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时期面临的挑战和障碍;提出通过法律的改革和创新,以机制和制度促进我国妇女人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闻闪回     
<正>国新办发表《2008年美国的人权纪录》3月8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06年美国的人权纪录》,以回应美国国务院3月6日发表的《2006年国別人权报告》对中国人权状况的肆意歪曲和无理指责。这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针对美国一年一度的国别人权报告连续第8年发表美国的人权纪录。这份人权纪录援引了大量例证说明美国自身存在着严重的侵犯人权问题,全文约15000字,分“关于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关于执法、司法侵权”“关于公民和政治权利”“关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关于种族歧视”“关于妇女、儿童、老人和残疾人的权利”和“关于侵犯别国人权”  相似文献   

10.
秦亚男 《前沿》2013,(14):160-161
女权主义自清末传人中国以来,与中国社会及中国妇女的现实情况相结合,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的女权主义思潮向着纵深方向发展。妇女参政者从民国元年“参政万能”的幻想中走出来,从“人权”角度切实争取与男子平等的政治参与权。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启蒙者的推动下,形成了中国妇女参政的第二次高潮,不仅动摇了传统的妇女观,而且对于中国妇女的解放事业也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人权》2003,(2):58-58
为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3月8日上午,《人权》杂志社、《中国妇女报》、北京市法学会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学分会在京联合举行“反对性别歧视、保护妇女劳动权益”专题研讨座谈会。来自《人权》杂志社、《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杂志、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北京市法学会及其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学分会、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总工会、华能集团公司、中建一局集团的20余位劳动法学和社会保  相似文献   

12.
论妇女权利的实现与妇女素质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基本力量之一。妇女权利的实现程度,是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妇女权力的实现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妇女权利的完全实现任重道远。提高妇女素质是实现妇女权力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  相似文献   

13.
《人权》2005,(5):15-15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下称《公约》)是联合国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权利的最重要的国际人权文书。《公约》于1979年12月18日由联合国大会通过,1981年9月3日生效。《公约》包括序言和30条正文。《公约》将“对妇女的歧视”定义为基于性别而作的任何区别、排除和限制,其作用或目的是要妨碍或破坏对妇女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或任何其他方面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承认,以及妇女在男女平等基础上享有或行使这些人权和基本自由《。公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94周年之际,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重温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我们深切感到: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核心是促进妇女发展,而促进妇女发展是实现男女两性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男女两性发展相互影响和制约,两性发展越协调,民族整体素质越高,就越有利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已经不再单纯地把妇女的平等权利看成是一种需要加以保护的人权,而是进一步把实现妇女的平等权利作为增进人类共同福祉、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农村妇女人权保障的宪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权利是普遍人权不可剥夺、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妇女的公民和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和文化权利以及由妇女的生理特征所产生的权利等.尤其是在中国,农村妇女是妇女群体中的弱者,其合法权益亟需有效的法律保障.为保障农村妇女权利的实现,首先应当回归其作为人权主体的宪法地位.同时,宪法应当平等赋予和保障农村妇女的各项权利,并依据宪法精神来完善农村妇女人权保障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6.
于怀清 《人权》2009,(2):18-20
当“妇女的权益即人权”已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时候,当法治的力量逐渐改变我们生活的时候,回首近几年来妇女维权事业的发展,我们不禁为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妇运》2013,(4):1-1
男女平等,是指男女飚性在婚姻家庭关系中,享有同等的权利,负担同等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8条第1款就男女平等问题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下,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对我国妇女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首次将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写入报告。这是继1995年我国政府提出“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2005年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之后,我国妇女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8.
我国法律对妇女合法权益的保护,与国际社会强调的对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而且在具体内容上更具体、更充分、更具有可行性。本文根据中国现行刑法典的有关规定,阐述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对妇女的基本权利进行刑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注重运用刑罚的手段惩处和预防针对她们实施的犯罪行为,通过刑法保护妇女的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妇运》2006,(3):25-26
2005年8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决定》。2005年12月1日,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改决定正式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是我国第一部以妇女为主体、全面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基本法,是我国人权保护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修改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贯彻了宪法尊重和保护人权的先进理念,体现了男女平等的宪法原则,规范了妇女最根本的权益,是新时期我国妇女发展和妇女权益保障最重要的依据和保证,也为妇联组织依法履行职能提供了有力保障。全国妇联九届三次执委会确定2006年为妇联组织“法…  相似文献   

20.
1995年9月,江泽民主席在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向国际社会做出庄严承诺:“男女平等是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这是我们党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丰富和发展,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妇女地位的尊重和对妇女工作的重视,对进一步推动我国妇女解放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告诉我们,妇女与男子同是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推动者,同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应该具有同等的人格和尊严,同等的权利和地位。女性与男性一样,不仅是社会存在和变革的主体和受益者,她们还对人类繁衍做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