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螺旋形骨折并非发生于外力作用点的损伤,其成伤机制有多种方式,依据成伤机制不同可以分为意外、过失和故意伤害等,准确判断螺旋形骨折的成伤机制对案件的后期处理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螺旋形骨折的成伤机制进行探讨,为法医临床学鉴定提供参考。1螺旋形骨折形成机理在一定程度的外力作用下,骨骼组织任何部位的连续性、完整性遭到破坏,便可造成骨折。不同性质的外力可以造成不同的骨折形态,管状骨骨折形态分为  相似文献   

2.
<正>尸体计算机断层扫描(postmortem computed tomography,PMCT)技术对比传统尸检具有无创、非接触和可发现潜在病变等特点,其在技术上对比传统尸检存在极大的优势[1-4]。本文报道了1例在陈旧性脾破裂致失血性休克死亡案件中应用PMCT技术辅助发现解剖难以确定的骨折及辅助分析死因的案例。  相似文献   

3.
<正>1案例资料1.1案例11.1.1简要案情及病史摘要李某,男。2019年1月11日晚与他人发生口角,双方互殴。伤后查体记载“11根折,Ⅲ°松动,牙槽骨骨折伴牙龈撕裂,┼2牙冠缺损,上唇唇系带处可见一约1.5 cm线形伤口,上唇唇系带旁可见一约0.2cm线形伤口,均深达肌层”,诊断:牙脱位,牙槽骨骨折,上唇外伤。医院给予拔除11。关于李某牙齿脱落的原因,其自述系被对方拳击口唇部造成,嫌疑人称其未曾伤及李某口唇部,对李某牙齿脱落不知情。为明确案件性质,办案单位提请对“李某牙齿脱落,遭他人拳击口唇部是否可以形成”进行判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手舟骨骨折成伤机制的法医学鉴定要点,为法医学鉴定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7—2011年在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物证鉴定中心鉴定后已结案的手舟骨骨折成伤机制鉴定案件共43例,对手舟骨骨折初诊漏、误诊情况,骨折分型,伴发损伤,成伤机制分歧点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手舟骨骨折初诊漏、误诊率高,以腰部骨折最多见,成伤机制分歧主要集中于系外力直接打击还是倒地摔跌间接作用所致。结论手舟骨骨折多为跌倒时手掌着地致腕关节过度背伸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列车撞击、碾轧伤的典型损伤形态,探讨其成伤机制。方法对103例列车撞击伤、84例列车碾轧伤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的致伤方式及受害者伤时状态不同,在损伤形态及成伤机制上有所差异。结论典型损伤形态可为推断致伤方式及受害者伤时状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伤害案件的法医学鉴定工作实践中,掌骨完全性骨折是较为常见的,但因成伤机制等原因,鉴定意见常存在分歧,本文收集2010年~2012年本鉴定室受理的39例掌骨完全性骨折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以期对该类损伤的鉴定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7.
法医损伤鉴定常涉及对骨折致伤方式即形成原因的分析。本文报道l例,从生物力学角度系统阐述致伤方式,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8.
法医学鉴定中常涉及到损伤形成机制的分析。涉及到的损伤种类、部位多种多样,较为常见的是骨折形成机制即形成原因的分析。在这类案件的法医学鉴定中,损伤形态机制的分析是案件定性的关键,不同的骨折成因可导致大相径庭的结果。笔者通过几个案件的检验鉴定,对该类案件涉及到的相关问题作一探讨,以资参考,希望在该类案件的鉴定中有所启示,避免误区。  相似文献   

9.
伸展创(extension wound),是人体皮肤因过度伸展形成的浅表性皮肤裂创[1],也可被称为纹状表浅撕裂(striatelike superficial tear)[2]、伸展痕(stretchmarks)[3]或细小平行损伤(smallparallelinjury)[4]。根据其形成机制、发生部位、损伤形态等特征进行认定,对案件性质和致伤过程的推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43例案件中的伸展创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法医学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包虫病是人类感染棘球蚴绦虫的幼虫所致的疾病,主要侵犯肝和肺两个器官[1]。棘球蚴主要有细粒棘球蚴和泡状棘球蚴绦虫两种,临床上前者较为多见,包虫破裂往往引起皮肤瘙痒、红斑、荨麻疹,甚至过敏性休克等并发症[2],而肝细粒棘球蚴病肝内囊肿破裂引起肺动脉包虫栓塞导致猝死极为罕见。另外,包虫破裂后囊液外溢致腹腔并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致感染性休克而死亡案例也不多见,现报道2例。  相似文献   

11.
道路交通事故中骨盆骨折与致伤方式的相关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道路交通事故中骨盆骨折的致伤方式 ,从而有助于交通事故的重建分析。方法 对 112例交通事故中已知致伤方式 ,即被撞击、摔跌以及被碾压的伤 (亡 )者骨盆骨折的X线片 ,按照骨盆骨折的分类学进行研究 ,并对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X2 检验。结果 机动车碾压伤所致骨盆重型损伤发生率明显大于撞击伤 ;机动车撞击伤所致骨盆骨折中 ,耻骨骨折的损伤特征可以反映外力的作用方向。结论 根据骨盆骨折的损伤特征推断致伤方式有助于推断交通事故当事人的交通状态 ,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 在民事纠纷和刑事伤害案件中,人体四肢目标大、隐蔽差,往往成为对方攻击的目标。有资料表明,四肢损伤已占伤害案件的12%。作者总结近年来鉴定的788起伤害案件,有115例系四肢长骨骨折,占伤害案件的14.6%。作者分析了115例四肢长骨的骨折形态及其致伤方式,试图找出骨折形态改变与致伤方式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9,(2):202-204
<正>在伤害案件伤情鉴定工作中,造作伤和诈伤[1-7]时有发生,笔者在实践中遇到多例造作性牙齿冠折、根折、拔除诉伤害的案例。为理解与研判牙齿致伤机制与损伤性质,将倒树理论运用于牙齿损伤性质鉴别的法医学鉴定。1案例1.1案例1造作性牙冠折刘某,男,32岁。于2016年11月25日23时因纠纷被人殴打,致双鼻腔粘膜破裂出血,上口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眶壁骨折的损伤特点,探讨眶壁骨折的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 收集2010 2012年在某市公安局涉及单纯性眶壁骨折的130例案件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致伤物、眶壁骨折的部位和形态、眶内及眶周的复合性损伤以及伤后6个月回访等. 结果 130例案例中,青壮年男性伤者比例较高,主要为拳头击打,单纯性眶内侧壁骨折的比例最高(81.5%),眶内及眶周复合性损伤致眼睑挫伤(挫裂创)和筛窦(上颌窦)积血最为常见,6个月回访发现眶壁粉碎性骨折30例伤侧眼较健侧眼球略有凹陷. 结论 单纯性眶内侧壁骨折不宜评定轻伤,应待伤情稳定后再予以评定,全面详细的眼科检验是单纯性眶壁骨折鉴定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5.
162例掌指骨骨折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际法医鉴定工作中,掌指骨骨折的问题十分常见,占同期鉴定总数的11.3%,目前这方面文献报道较少,本文就此进行法医学分析。资料162例均从本法医室及所属6县近年来全部鉴定案件中筛选出来的,且全经互片证实或当时的手术记录证实确有骨折。检查时间是伤后1天一3个月。一般情况:162例中男87,女75。年龄最大72岁,最,J\6岁,平均16.8岁。致伤原因见表1,致伤工具见表2麦1.162用激伤四团致伤部位与损伤结果:左手80处,右手82处,指骨损伤91例,见表3,掌骨损伤44例,见表4,掌指骨同时骨折27例,其中重伤4例,轻伤9例,评残的20…  相似文献   

16.
根据损伤形态准确判断拽头磕碰致伤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拽头磕碰伤是指行为人拽着被害人头发使头部往地面或墙壁撞击所造成的损伤。其力的作用方式属减速运动型,与坠落伤和摔跌伤相同。拽头磕碰伤常见于刑讯逼供、非法拘禁和虐待伤害等类案件。致伤现场常无目击证人,或目击者不作客观反映,当造成严重后果后,行为人多谎称伤(死)者系因摔跌所致。由于拽头磕碰伤与摔跌伤的暴力作用方式相同、损伤形态相似,因而,从法医学角度往往难对其作准确判定。现报道2例。  相似文献   

17.
<正>虚拟解剖技术作为传统尸检的重要辅助手段,以其无创性、精确性、高效性等独特优势,在法医学死因鉴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3]。因交通事故导致死亡的案件通过尸体解剖检验可明确死因,但实践中因多种原因导致交通事故死亡案件的尸体解剖率并不高,虚拟解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交通事故死亡案件的鉴定提供了一种无创便捷的辅助或者替代手段。本文通过介绍2例因交通事故导致死亡后经死后尸体CT(Postmortem Computed Tomography,PMCT)确定死因的案例,探讨了虚拟解剖技术在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件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或称无放射学影像异常的脊髓损伤,是指损伤暴力造成脊髓损伤而经X线及CT等影像学检查未见脊柱骨折、脱位等异常,属于脊髓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1]。成人多见于颈段脊髓损伤,儿童胸段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则明显高于成人[2-3]。本文报道1例相关案例,并就其损伤因果关系鉴定进行分析。1案例资料1.1临床资料女童,7岁,某年7月15日,在练习下腰动作后  相似文献   

19.
鼻区骨折的法医学鉴定21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表2骨折类型与致伤工具的关系伤害案件中,头面部损伤以鼻部最易受累。Mu-raoka等报道鼻骨骨折占全部面部骨折的59.3%[1]。由于鼻骨紧密相临于上颌骨额突、上颌窦壁、泪骨、额骨鼻部以及眶内壁等是共同构成外鼻的骨性支架,并突出于人的颜面部中央,因此外伤后极易造成复合骨折。这种复合骨折仅靠一般X线检查很难明确诊断,极易漏诊。1案例资料1.1一般资料资料源于本所2004年受理鉴定的鼻外伤案(以鼻部外伤为主要损伤)251例中鼻外伤后致鼻区骨折案218例,占鼻外伤案86.9%。其中男性202例(92.6%),女性16例(7.3%),最小年龄13岁,最大年龄69岁,见表1…  相似文献   

20.
目的使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技术对高坠伤的损伤特征进行观察分析,并通过对高坠伤的分析和观察重建高坠过程,从而探讨MSCT在分析高坠伤案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真实的高坠伤案例为对象,分别运用MSCT平扫、三维重建技术对尸体进行全面检查,联合运用系统尸体解剖分析高坠伤死亡方式等特点,比较尸体解剖和MSCT在获取损伤信息方面的差异。结果MSCT扫描结合三维重建,发现全身多部位骨折以及肝破裂,尸体解剖与影像学检查结果相对应,推断死亡原因为高坠致全身多发伤。结论 MSCT在高坠伤案件致伤方式分析中可作为传统尸体解剖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