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帅 《当代世界》2013,(9):54-57
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基本上继承并发扬了小布什时期的反恐战略。2011年5月,“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国特种部队击毙后,奥巴马政府关于结束反恐战争的论调扬起,并以切实行动大幅收缩美国反恐战线:2011年7月1日正式启动阿富汗撤军进程;同年12月又完成伊拉克的撤军进程。奥巴马第二任期开始后,延续并加快了第一任期后期开启的反恐收缩态势。2013年5月23日,奥巴马在美国国防大学发表了被视为2001年以来美国政府最重要的反恐政策演讲,阐述了美国新时期的反恐战略,并提出要结束“无休止的全球反恐战争”。  相似文献   

2.
2002年11月14—16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国际恐怖主义和反恐合作”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美国、俄罗斯、奥地利、日本、韩国、英国、以色列及香港特区和中国内地的近90名代表和嘉宾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代表既有长期从事恐怖主义问题与国际问题研究的专家,也有参与具体反恐措施制定和实施的政府及军事部门的官员。这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日本已经不断突破“和平宪法”,大力发展军事力量,并借反恐和海外维和之名向海外派兵。其防卫政策已经突破了“专守防卫”的界限,正向全球性战略转变。而在2004年12月10日,日本内阁和安全保障会议分别通过了《2005年以降防卫计划大纲》,即所谓的“新大纲”,日本现行的防卫大纲已于2004年底停止执行。新《大纲》对日本现有的防卫政策进行了大幅度调整。未来10 年里,日本将按照《新防卫大纲》的要求加强防卫力量建设。目前,日本已制定了多项新武器开发计划,部分已进入实施阶段,如16DDH直升机航母和新型运输/巡逻机——C-X/P-X。这些即将装备自卫队的武器,其设  相似文献   

4.
2002年10月10日至11日,中吉两国边防部队联合举行代号“演习01”反恐军事演习,演习基本设想 是恐怖分子企图在中吉边境地区制造暴力活动,中吉双方采取联合反恐军事行动,歼灭恐怖分子……  相似文献   

5.
荣鹰 《当代世界》2011,(6):35-37
2011年5月2日,“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被美国特种部队在巴基斯坦击毙。拉登之死,是国际反恐斗争的“积极进展”,也是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十年来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但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犹存,“后拉登”时代反恐形势依然严峻,影响地区稳定的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多,局势更趋复杂动荡。  相似文献   

6.
2002年9月25日,印度古吉拉特邦著名神庙上演了一幕惊心动魄的恐怖与反恐怖的较量。这场较量的结果是反恐特种兵全歼武装恐怖分子,成功营救出了近百名人质,而己方仅牺牲一人。让世人眼睛一亮的反恐神勇便是赫赫有名的印度“黑猫”突击队。该突击队组建于1985年,其正式名称是印度国家安全卫队(NSG)。但对这支部队,很多人知之甚少。近日,《印度展望》杂志的记者首度获准采访“黑猫”突击队,从而揭示了这支传奇反恐部队的真正内幕。  相似文献   

7.
从阿富汗到伊拉克的军事行动一直被美国称为“反恐战争”,美国和西方大多数政治家及军事领导人也一直毫不犹豫地将国际反恐活动称之为“这是一场战争”。我们不妨也以战争的角度来观察自“9.11”以来的反恐行动:从阿富汗塔利班的垮台,到萨达姆的就擒,这  相似文献   

8.
自“9·11”事件以来,反恐成为美国首要战略目标。布什政府提出了国内、国外“两手反恐”的战略。在国内反恐方面,主要是建立国土安全部以统一国内的反恐安全工作。布什政府在2002年6月下旬正式向国会提交了“国土安全法案”,要求批准建立内阁级的国土安全部。 但是,布什政府国土安全部的建设构想由于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遭到了民主党议员的普遍反对,使法案的通过受阻。共  相似文献   

9.
美俄在“9.11“之后的短暂“蜜月”时期已经结束。美国反恐战争的扩大化、在俄国车臣等问题上让步之小、在中亚地区以反恐为名将俄国势力逐步挤出,这些行动都决定俄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与美国领导下的反恐联盟和反恐战争保持一致。双方趋向开展冷静、就事论事、有限范围和范畴的国际反恐合作。  相似文献   

10.
一年来国际形势的变化强化了美国这个唯一超级大国的世界作用。据布热津斯基说,“9·11”之后各国领袖鱼贯进白宫见布什的情景,简直像“觐见教皇”,因为所有国家都是恐怖攻击的潜在目标,都想找个依托,而“美国是唯一有实力采取全球行动的国家”。另一方面,美国的反恐战略又包含着极大的危险,法国《解放报》8月21日社论指出,如果可以借反恐的名义为所欲为,那将是“国际秩序的倒退”,等于给“各种新殖民主义行为打开方便之门”,后果不堪设想。西欧与美国的分歧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1.
赵博渊 《南风窗》2014,(8):71-73
2010年创办核峰会起,奥巴马政府的"讨钚"行动就开始了。这是奥巴马的全球一盘棋,以示并非专门敲打日本。而日本的低调配合,为奥巴马4月访日省去不少波折。3月24日至25日,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在荷兰海牙召开,商讨核反恐问题。而由1月份共同社首先曝光的美国向日本讨要冷战期间赠与的敏感核材料一事,也在峰会开幕当天获得初步解决。日美首脑发表联合声明称,日本将向美国移交数百公斤敏感核材料,包括高浓  相似文献   

12.
“ 9·11”事件后,布什政府借反恐的“正义行动”,更变本加历地推行“单边主义”,图谋建立单极世界。为达到这一目的,布什政府的科学技术发展政策又重新回了到里根时代国防优先的科技战略,尤其科技反恐已经成为美国新世纪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3.
在“9·11”事件发生后,打击恐怖主义成为各国需要应对的重要问题。在原有基础上,美国和西方国家,俄罗斯与中亚各国,以及恐怖活动较多的东南亚国家,高度重视反恐力量建设,进一步强化本国反恐机制,其基本做法表现出鲜明特点。投入量越来越大 各国反恐投入之大表现在多个方面,从政策层面看,大幅调整安全战略,反恐地位显著提高。提升反恐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保证了反恐力量建设获得稳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美国“反恐”战争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志虎 《当代世界》2008,(11):51-53
2008年9月11日,是美国遭受恐怖袭击七周年纪念日。“9.11”事件使美国人从“历史终结”的迷梦中惊醒,彻底改变了布什政府的既定外交政策,成为冷战后世界局势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七年来,美国政府视“反恐”为头等要务。恐怖袭击发生后,布什即以战时总统自居,并以反恐为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发动了两场战争。虽然在两场战争中,美国都以压倒性的优势取得了军事胜利,但对战后重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美国政府应对不力,  相似文献   

15.
车臣反恐战略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10月5日起车臣全境进入反恐特别行动状态,到2009年4月16日俄罗斯国家反恐委员会(National Antiterrorist Committee)宣布:自莫斯科时间当天零时起,取消俄罗斯联邦车臣共和国反恐行动状态。这意味着俄罗斯持续近10年的车臣反恐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6.
“9·11”事件后,国际反恐行动已进行了九年。虽然世界大多数国家依据联合国安理会决议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倾力反恐,但恐怖活动仍有增无减,其中一些具有相同“诉求”、“旗号”、“土壤”的恐怖势力相互呼应、融合,不断以各种形式在不同地区疯狂报复,逐渐上升为全球形态的恐怖主义威胁,成为伴随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浓重阴影。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2月11日,中巴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在巴基斯坦西北部阿伯塔巴德地区举行,演习代号“友谊-2006”。中国人民解放军首度赴巴参加军演,引起了各方强烈关注。本刊特约记者也赶赴军演现场,在第一时间为广大读者发回大量独家现场图片。  相似文献   

18.
1月11日,日本媒体披露,日本政府正着手研究修改《周边事态法案》,计划将“台湾有事”纳入“日本有事”范围,未来只要包括台湾海峡在内的“周边事态”有事,美军即可使用日本机场港口。此前,日本与美国还举行了夺取岛屿的联合军事演习。以日美同盟为依托,日本继续向国际社会鼓吹“中国威胁”,其防卫厅长官访问英国时鼓动其继续在对华军售解禁问题上持审慎态度。种种迹象显示,日美联手干扰台海问题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对日美同盟,中国应该怎么看?本刊特约何家栋先生撰写此文。  相似文献   

19.
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中日两国签署了《马关条约》,台湾被割让给日本,居住在台湾的人民被视为日本臣民。许多台湾居民因此移居大陆,被称为“台湾籍民”或“日籍台民”。“台湾籍民”问题,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强加于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所有中国人的奇耻大辱。日本投降后,“台湾籍民”成为历史名词。日据时期,“台湾籍民”大批移居福建,对福建社会的诸多方面都产生了不少影响,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闽台关系增加了特殊的内容。本文就日据台湾时期在闽的“台湾籍民”类型、职业与政治状况,以及日本当局对他们的态度等,试加论述。  相似文献   

20.
这场反恐战争真的将演变为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战争”,甚至是一场绵延不断的“世纪之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