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孤儿作品指作品使用人意欲使用且经过合理勤勉寻找后仍无法与著作权人取得联系的作品.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孤儿作品,如何在保护著作权人的著作权和公众的使用权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一直是著作权法正在探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我国对孤儿作品著作权保护的立法还处在起步阶段,《著作权法》及其第三修正草案对孤儿作品的规定存在疏漏和缺失.立足我国国情并借鉴他国经验,明确界定“合理勤勉寻找”的标准,健全孤儿作品强制许可使用费提存制度,构建孤儿作品著作权登记备案制度,完善孤儿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以及完善图书数字化法律规制体系等,有助于我国孤儿作品著作权受到法律保护,既维护好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著作权,也确保孤儿作品能为公众合理利用,避免该宝贵资源被束之高阁,随着岁月流逝而失去其价值.  相似文献   

2.
论网络知识产权的有关法律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日趋重要。网络知识产权所涉及的法律关系大致可归纳为 :软件产权、数字文献著作权、个人数据专用权和域名注册专有权等。必须区别情况就法律保护原则、网络著作权和专门立法等问题进行认真研究与探讨 ,从而确定明确的归责原则和立法理念。而且 ,应对该专门立法设定一定的保护权限 ,它应当高于版权的标准 ,而低于专利的标准 ,相应的 ,保护强度应高于版权而低于专利。  相似文献   

3.
媒体刊发的新闻作品,是新闻记者智力和体力双重劳动的结果。在日常工作中,侵犯新闻作品著作权的事件屡屡发生,有的是记者在撰写稿件时,有意或无意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有的是他人侵犯了记者的著作权。而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关法律法条对此进行规定,因此,探讨新闻作品著作权的保护问题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9,(12)
互联网技术促进了混编创作在网络空间的生长。利用在先作品进行的混编创作,产生了新的著作权问题。混编创作著作权问题的实质是混编创作与在先作品的著作权法律关系。混编创作著作权问题的解决对策包括严守对在先作品的公平使用规则、创设新的合理使用规则、创设新的著作权授权规则。  相似文献   

5.
网络著作权保护中的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称做"第四媒体"的网络,正以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给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深刻的变革.面对数字化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模式的版权保护方式已经无力解决网络著作权纠纷.如何规范网络环境中作品的使用,切实保护版权人的合法权益,正面临着诸多法律问题.探讨和解决这些问题,对法律界乃至全社会无疑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瞭望》1999,(26)
来自有关部门的介绍,这次修订《著作权法》的主要原因,(l)现行《著作权法》与国际公约的差距,导致了对外国人著作权的保护优于对中国人著作权的保护的双重标准局面,即所谓“超国民待遇”问题。如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规定,对外国实用艺术品的保护期,为自该作品完成起25年。而按目前法律,中国公民的实用艺术品保护则缺少法律规定。(2)现行的《著作权的执法力度不够大,某些规定可操作性不够强,不能有效地遏制侵权行为。如在司法保护方面,法律缺少“禁止令”和法定赔偿等规定;表演权库引完社等权牙d的管理非常分散,这都对打击各…  相似文献   

7.
《瞭望》1999,(26)
据国家版权局版权司副司长许超介绍,超国民待遇的具体落现,实际就是现行著作权法与《伯尔尼_公约》《TRIPS》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著作权的客体:根据伯尔尼公约的规定,实用艺术作品应受到著作权的保护,而我国著作权法没有明确规定保护实用艺术作品。根据《TRIPS》,计算机程序作为文字作品保护,对计算机程序的保护无须履行任何手续,而我国的法律规定,计算机软件的保护必须履行登记手续。根据《TRIPS》,由不受著作权保护的材料汇集成的有独创性的汇编作品,特别是数据库,受著作权保护,而我国法律排除这种数据库的…  相似文献   

8.
数据库在开发、制作过程中涉及诸多自身著作权保护与他人著作权问题。结合我国著作权法,借鉴国外的相关法规,我国应通过建立健全集体管理制度,完善合理使用制度,明确界定数据库的法律地位等解决数据库著作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9.
网络时代作品的传播更加方便迅捷,这为作者提供了传播知识和作品的平台,同时,也可使受众随时随地获取所需信息.但是在作品传播发布与获取的过程中涉及到如何保护著作权人的相关权利问题,本文提出了解决对策: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维护的最佳途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  相似文献   

10.
网络的发展开启了著作权保护的新篇章。在网络著作权保护立法不断完善的同时,各种侵权案例也在不断涌现,其烦琐和复杂显现出了法律条文的不足。特别是普通网络用户这一网络著作权的可能侵权主体对自身行为性质缺乏认识。对此,通过对普通网络用户对网络著作权常见侵权行为进行分类分析,确定其不同行为是否构成侵权,可以明晰其侵犯网络著作权的行为类型。  相似文献   

11.
《瞭望》1999,(26)
在著作权保护方面,人们讨论的焦点之一是现行著作权法中第四十三条的去留问题,该规定写道:‘’广播电台、电视台非营业性播放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表演者。录音制作者许可,不向其支付稿酬c”接受采访的法律专家介绍,第四十三条在当年立法时就曾引起激烈争论。从法理上讲,著作权同其他民事权利一样,是一种绝对权,也就是说不经权利人许可,不能使用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但第四十三条明显破例了。要求取消该条文的不少人士认为,第四十三条实行的是所谓的“合理使用”制度,对著作权的限制大大超出了《伯尔尼公约》…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进步,园林作品愈发体现出其独特价值,现行《著作权法》并没有单独列明园林作品,而是将其作为建筑作品的一种类型进行保护。但由于园林作品的自身特点,以及目前建筑类作品仅包含实物的限定,不能准确体现此类作品的法律特点并全面纳入著作权法的范畴,不利于激励创作。在未来的《著作权法》的修改中应将园林作品视为一种独立的作品类型,并将设计图纸、园林模型和园林景观定义为园林作品不同阶段的衍生物,完善著作权司法和行政保护。  相似文献   

13.
《瞭望》1999,(26)
今年初,多起网络侵权案告上法庭,在我国成了新鲜事。新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在著作权领域引起的一系列法律保护问题,如数据库、多媒体制品、网络传输的开发利用等,在这次修改著作权法中怎样实施相应的法律保护也成为焦点之一。据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原所长郑成思介绍,主要为解决互联网络环境下应用数字技术而产生的版权保护问题,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主持,在1996年12月20日召开了由120多个国家代表参加的会议,缔结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及录音制品条约》经过一个月面对面的争论与谈判缔结的…  相似文献   

14.
《民主》2016,(12)
正【提案背景】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给媒体带来无限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版权经营和保护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盗版传播渠道更广泛,盗版行为更加难以察觉;盗版侵权成本低,网络原创作品大量减少;新媒体应用平台对网络著作权的保护机制不健全。【具体建议】1.整合行业资源、建立互通平台。鼓励新媒体行业整合自身资源,搭建互通平台,对平台内的信息实施共享。一方面有利于打破  相似文献   

15.
张爱国 《理论探索》2011,(2):135-138
目前,关于"春晓"著作权的法律性质存在许多争议,这些争议集中表现在关于"春晚"是否为电影作品和汇编作品方面。过于机械地理解独创性,是造成"春晚"著作权的法律定性存在纷争的关键原因。准确理解和把握独创性背后更高的政策目标和立法逻辑可以得出,"春晚"既不是电影作品,也不是汇编作品,而是录像制品。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直播行业萌芽且发展迅猛,出现了以网络秀场直播为代表的众多直播形式。网络秀场直播行业的发展给著作权领域带来了诸多挑战,现实中出现的各种著作权争议,已严重威胁了直播行业的规范发展和相关作品的版权保护。结合著作权相关理论,有必要厘清网络秀场直播作品的著作权属性,并在此基础上解决好其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2014年的百度视频侵权案使得网络出版版权保护问题引起了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其中的避风港规则的适用问题和海量网络作品的版权许可问题尤为突出。解决避风港规则适用难的问题关键要借助红旗规则来明确其使用的前提条件,而海量作品的网络出版授权问题则要通过完善著作权的法定许可制度来解决。  相似文献   

18.
任晖 《学理论》2010,(15):105-107
著作权是知识产权中涉及面最大的权利之一。知识产权所涵盖的范围较广,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指的是通过智力创造性劳动所获得的成果,并且是由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网络传播中的著作权问题是近年来知识产权中的一个新的迫切需要面对的课题。以中国现阶段网络传播的著作权现状切入,着重讨论现状表现的、正在解决的、尚待认识的等方面问题,以期引起对网络传播著作权问题更高程度的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9.
关于合作作者对共有著作权的行使,目前我国在立法上缺少明确的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第13条第2款规定:“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使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第11条规定:“合作作品不可以分割使用的,合作作者对著作权的行使如果不能协商一致,任何一方无正当理由不得阻止他方行使。”但部分著作权的行使是否侵犯了整体著作权?阻止他方擅自行使著作权的法律根据是什么?这些都无明文规定。我…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15)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迅速发展,网络借贷作为一种新型的民间借贷模式在互联网间扩展开来。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网络借贷平台自身监管不力以及相关法律的不完善等问题,借贷客户的个人信息被泄露或非法利用等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将对网络借贷中客户信息安全问题进行分析,进而从相关法律的完善、行政监管的健全、技术保护的强化、行业自律的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这五个方面来加强个人信息的保护。本次《刑法修正案(九)》也针对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网络安全管理义务造成客户信息泄露等严重后果提出了新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