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薛富兴 《思想战线》2003,29(1):80-84
在深入反思 2 0世纪后期中国美学学术局限的基础上 ,新世纪中国美学至少可从以下三个方向谋求深化与自我拓展 :走出哲学美学的观念研究之路 ,以具体深入的实证专题研究完成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 ;回归本民族传统审美文化资源 ,挖掘对人类审美意识史有普遍意义的因子 ,将中华传统审美智慧融入人类美学知识谱系 ;走出艺术中心论 ,深入发掘自然审美、工艺审美和生活审美的当代人文价值 ,丰富大众审美生活 ,拓展审美形态研究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在楚艺术的哲学美学研究中,刘纲纪做出了独特的探索。他揭示了"流观"意识是楚艺术美学的基本观念;阐述了"流观"与远古神仙思想的关系;提出了作为观看方式的"流观"是与审美相连的。"流观"思想朴素地肯定了人与自然的统一,而"流观"的审美把握则造就了楚艺术自由灵动的气象。  相似文献   

3.
当代审美文化的反美学本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审美文化的反美学本质肖鹰当代审美文化的反美学本质,大家所披露的,多归结于当代审美文化的以丑为美,审丑或媚丑的心态。以丑为美,不过是当代审美文化的一种畸趣,一个非常外在的特征。而且,以丑为美,也并非就是反美学的。在传统美学中,丑也是一个基本的审美范...  相似文献   

4.
由网络文化事件引发的"寂寞"话语实质上是当前社会私人化所造成的"大众孤独"现象.当下"大众孤独"现象的出现,正是当代中国美学忽略自身根基意识而停滞于市民美学倡导的必然结果.当代中国美学历程,呈现出从人民美学到市民美学的历史主体意识变迁.重审这一根基衍变,反思当前文化症候.走向公民美学应是中国美学研究进路的新方向.公民美学是对人民美学与市民美学的否定之否定.它要学习在张力中保持个体意义和共同体意义的和谐共生.美国学者阿克曼和罗蒂的宪政与哲学思想为构建公民美学提供了一种新人形象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精神建构的彷徨与出路——兼与王建疆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学从其建立之初,就一直立足于阐释和张扬人的自由维度。遗憾的是近20年当代中国美学话语却存在着空疏的不及物倾向。它不但日益远离了美学的本真,而且与人的真实存在和精神状态相背离;它无视乃至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当代国人精神的真实状态和生存现状,而且又以摆脱启蒙美学(实践美学)为能事,其结果就是"主义的喧嚣与缺失"。但是,所谓"主义的缺失"还只是一个表层问题。问题的实质在于美学家们构建美学时的彷徨、畏葸、甚至不着边际,在瞻前顾后中他们既丧失了美学所具有的应然状态在于探究审美和艺术的非功利性,同时也丧失了美学所探究的形式的无功利性与其效用的功利性之间的张力。这双重的丧失必然导致当代中国美学向着两个方向发展:其一是庸俗的审美泛化、犬儒化;其二是审美或艺术形式的纯技巧化。而美学应该着重于对感性之维的现实观照与把握,而非脱离现实和审美—艺术等感性领域进行所谓"主义"的闭门造车。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语境下,由于现代性的诉求一直在"进步观念"的笼罩下,审美现代性问题常常被描述成"美学独立自主性"在一种"工具主义理性"下的活动,这种活动带有很强的伦理学症候.  相似文献   

7.
综合中国的现实经验和西方审美人类学的发展,我们应当认识到,当我们试图以"审美"为视角切入当代社会的文化问题时,需要用更加开放的态度扩展"人类学"的关注领域,使审美人类学走出学科地位边缘化和研究对象边缘化的局限,成为兼具实证基础,又有广泛适用性的"文化批评"美学。应当在"文化批评"的启发下,从具体概念范畴层面加强理论建设,在研究对象方面拓宽视野,使理论进一步占据学术主流,使研究更加有效地直面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8.
黄健 《思想战线》2003,29(2):91-94
中国美学"内省"审美意识的生成,直接受到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文化观念和文化精神的影响与制约。直观性、理性、意境,是中国美学"内省"审美意识表现出来的三大文化审美要素。中国美学"内省"审美意识所蕴聚的文化美感有机地渗透在中国美学的艺术创造和审美之中,不仅更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美学的文化审美感染力,而且也形成了中国美学宏观认识与整体把握相结合、精致构造与抒情表现相结合、伦理修养与道德实践相结合、超越现实与主体自由相结合的文化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9.
审美人类学并非对于"美"的纯粹凝视,亦非流于对其文化事项的收集,而是关于审美和艺术的物质基础,及其"美"之规定性的同构性的系统性研究。在美学与人类学的交流互补中,审美文化这一聚合性对象根据其表现形态、场域性和心理机制等层面,主要形构为如下三个方面:(1)多元化的艺术形态,包括原始艺术抑或"艺术前的艺术"、日常生活中的艺术、仪式中的艺术,以及当代富于杂糅性和流动性的艺术形态;(2)地方性审美经验;(3)审美偏好。审美人类学是关于审美和艺术形构机制及其复杂性的探讨,在人类学与美学的契合与边界之处,审美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理念与方法都将呈现出新的气象,并由此开拓出当代美学新的研究格局与未来。  相似文献   

10.
在特定的审美趣味模式影响下,当代青年的审美心理指向具有审美的变动感型特征、对审美对象类人本质的审美欲求特征、对审美活动的新文化象征意识的肯定特征.这些已然反映出,当代青年的审美心理建设与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其审美趣味方面的问题.我们可以当代青年审美趣味的自组织过程,来探讨其审美心理的修整(建设与发展)问题.所谓"自组织",在这里是指当代青年审美趣味内部各个变量之间自动发生、无需审美趣味以外的力量加以干预的组织过程.当代青年的审美趣味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它的内部集合着各个层次的变量,如主体的社会意识、价值观、定向性审美心理、审美心境等.因此,当代青年的审美趣味可以  相似文献   

11.
在自然语言中,委婉话语作为人际交往的言语中介,反映了主体的审美追求,同时也是人类审美意识的突出体现.文章围绕即兴而却闪烁睿智的委婉话语是否蕴涵美之素质的问题,探讨委婉话语审美研究的哲学渊源.研究发现:委婉话语具有含蓄美、空间美和意境美的审美属性;委婉话语的使用遵循风雅原则、巧妙原则和和谐原则,这不仅出自人类的趋美心理,而且是话语中所蕴含的超越性和契合性特征的审美意识使然.  相似文献   

12.
水族审美意识探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族在长期的历史、社会生活实践和生存环境中 ,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观和审美意识。它集中体现了水族人民完善的、美好的、合乎理想的生活观念 ,是水族文化的深层构成。  相似文献   

13.
公安院校学员的书法课内容仅仅是写字,缺乏书法审美意识,为提高学员学习书法的积极性,应当对学员加强书法审美意识教育,深刻理解书法艺术的姿态美、表情美、意境美,理解书法艺术的生命力所在,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14.
黄健 《思想战线》2002,28(1):46-49
基于中西文化和审美理想的内在差异 ,中国美学的“内省”意识 ,导致中国美学实践中 ,不论是对外部世界的再现与反映 ,还是对内心世界的表现与抒发 ,都要求通过内心体验和感悟的方式 ,来传达对世界、人生、社会的真实感受和认识理解。而西方美学的“忏悔”意识 ,则注重通过以写实、反映、再现、模拟的方式 ,来对外部世界作出反应 ;面对主客体的分裂 ,“忏悔”审美意识提倡在灵魂的撞击震荡中寻求心灵的净化与超越 ,最终获得精神升华与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5.
"审美无区分"是伽达默尔诠释学哲学与美学的基础性思想。"审美无区分"思想渊源之一是柏拉图的审美意识理论。柏拉图的审美意识理论主要有两点:其一,认为艺术模仿是虚假的主要来源,因此艺术不能达成对真理的认识;其二,坚持艺术与审美的政治和道德标准,艺术应该为理想的人格教育服务。伽达默尔肯定并吸收了柏拉图的艺术和审美的道德原则、政治原则,认为艺术的标准不是纯粹审美的。同时,伽达默尔对柏拉图的艺术模仿理论进行了反思,认为艺术也是认识真理的必然之途。伽达默尔对柏拉图审美意识理论的扬与弃,是形成其"审美无区分"思想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自从一场叫作文化大革命(及此前的反右灾难)的社会灾变过后,中国人是否应该忏悔的问题就被纳入知识分子的思考空间。但尽管有关忏悔的话题反复被提出,真正愿意忏悔的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却凤毛麟角(如巴金、刘白羽)。现在问题的关键已不再是某些人是否应该忏悔的问题,而是我们的民族为什么如此缺乏忏悔意识。事实上,中国人自古至今就绝少有忏悔的习惯,《忏悔录》这样的作品在中国文化史上是空缺的。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人特别善于控诉,每当社会灾难过后,我们的民族中就会涌现出无数的控诉者,向世界倾诉自己的委屈和哀怨…  相似文献   

17.
国货意识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外国资本和商品大量入境是不可避免的.这使我国的民族工业面临国际资本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在这种背景下,重新强调增强国民的国货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强化科学忧患意识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中华民族精神和革命传统精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执政党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机遇期的紧迫需要。要把革命乐观主义与科学忧患意识统一起来,大力推进中华民族振兴大业。  相似文献   

19.
王文兵 《思想战线》2007,33(2):124-132
文化自觉的方法论是关于文化自觉的实现方式和研究方式及其途径与手段等问题的系统探索,是关于文化自觉的主体、对象、目的与手段之间基本关系的前提性、总体性思考。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消除各种“自我文化中心主义”和“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认识和呈现人类各种文化的真实面目,在深刻的自我反思与相互交流中获得文化自觉的方法基础和实践能力,更有效地实现文化自觉的伟大使命。  相似文献   

20.
Yingjie Guo 《当代中国》2012,21(77):723-739
The meaning of class, like many other things, is conferred by historically specific chains of signification or discourses that constitute the identity and significance of class as a social reality. Therefore, much of the conceptual purchase and explanatory power of class will be lost when the concept is taken out of the theories in which it is embedded. This is exactly the case with the use of clas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last two or three decades, when the Marxist approach to class has been rejected and ‘forgotten’ by the social analysts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even though the latter continues to pay lip service to Marxism—in favour of alternative concepts, methodologies and theories that sidestep class relations. The point of departure here is not so much sociological as political-ideologic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