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海燕 《法制博览》2013,(5):220-221
民事附带上诉制度作为一项诉讼救济制度,旨在保障被上诉人的合法权益。即在上诉人提起上诉后,被上诉人可在上诉期满、放弃上诉权或者上诉被驳回后,为了维护其合法权益,保障其诉讼利益,依附于上诉人的诉讼而提出其诉讼请求,以此使其诉讼利益得以保障。本文以民事附带上诉的基本原理为出发点,结合我国的上诉制度,从而得出民事附带上诉在我国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民事审级制度,就是指一个国家审理民事案件的法院在组织上分几级,以及一个民事案件经过几级法院审理后民事诉讼程序即告终结、裁判即发生既判力的民事诉讼制度。目前,我国采用的是四级两审终审制,这一审级制度在许多方面与现代审级制度的原理是相悖的,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弊端表现得越来越突出,①两审终审制呈现出难以为继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雷芳 《法制博览》2013,(10):221+218
随着我国司法改革进程的推进,完善当事人举证制度对于保证当事人举证权利的实现,提高民事案件的审判质量及效率,实现司法正义都有着积极意义。基于当事人举证制度的重要性,此次新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针对举证期限做出了修改,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当事人举证制度。但其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尚待解决,我国民事诉讼举证期限制度仍需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虽然在法律传统有很大的差异,但两大法系都有相关的答辩制度,并承载着独立的内在价值。虽然我国2012年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建立了被告强制答辩制度,但笔者认为该制度并未落到实处,在司法实践中仍然是"民事被告可以不答辩"制度。因此,本文在简要介绍英美两国民事诉讼答辩制度的基础上,对我国"民事被告可以不答辩"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陈逸 《法制博览》2013,(8):35-36
随着2013年1月1日正式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出台,对于这项法案中新增或者修改的内容备受关注,其中关于民事抗诉制度的内容,修改幅度也较大,由此可见我国对该制度的重视程度,本文将结合该制度存在的法律意义、社会意义以及新增的内容对制度完善的积极作用,以及该制度在今后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加以完善这几个方面,对该制度进行一个阐述。  相似文献   

6.
董猛孟 《法制博览》2013,(2):185-186,122
案外人异议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中重要的执行救济制度,其目的是在民事执行程序中,保障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的案外人的合法权益。但是,在实践中,却存在很多适用上的不便和争议,降低了司法机关执行效率,损害了执行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究其原因是因为当前我国的案外人异议制度还存在着诸多有待改善之处。本文以促进案外人异议制度的完善,维护司法公正为目的,针对制度的不足提出改革建议和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7.
张迪 《法制博览》2015,(8):201-2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由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环境侵权现象及其救济将成为我国的一大社会问题,当前我国目前我国的环境侵权民事救济制度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损害赔偿救济途径的不完整、没有被明确规定具体的损害赔偿范围和标准、法律规范之间不协调,条文之间相互冲突、在司法救济途径之外没明确规定仲裁制度等,因此,完善我国环境侵权民事救济制度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民事执行和解制度作为我国的民事执行程序具有较高的重量。通常情况下,在执行的过程当中,如若双方当事人可以自愿和解的,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缩减执行的成本,还可以有效的缓解执行的难度。但是,当前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和有关的司法解释未曾对和解制度做过多的限制,并且其可操作性不高。故而,我国的民事执行和解制度亟待完善,而研究民事执行和解制度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在我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加强,以及我国法制建设的推进,调解这项具有东方特色的制度也出现了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本文从现行调解制度存在的弊端分析,我国的调解制度中案件适用范围过于宽泛,采取调审结合的模式且调解无具体期限的限制,法官集审调权力于一身,会有滥用调解权的隐患,并且缺乏对法院民事调解的有效监督。本文是对我国民事调解制度完善提出的一些粗浅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刘国梁 《法制博览》2024,(4):135-137
我国的法院民事调解制度历史悠久,中国古代法制就崇尚“调处息争,无讼是求[1]”的价值追求,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代调解制度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民事调解制度被过度运用,这会对我国法治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负面影响。本文在概括分析我国法院民事调解制度发展过程中着重发现当前民事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路径,以期对中国法院民事调解制度的健康持续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