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标的显著性与驰名商标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丽华 《河北法学》2005,23(10):140-144
判定一个商标能否获得驰名商标的保护,应当考量的因素之一就是该商标的显著性程度。商标的显著性是商标标识固有识别属性的外在表现能力。它要求商标标识设计独特,方便识别,方便传播。商标原发取得显著性和通过使用取得显著性是基于注册要求应具有的相对显著性,只有具备绝对显著性的商标才能获得驰名商标的保护,但法律对驰名商标的保护程度因其显著性强弱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未注册商标分为未注册的驰名商标、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未注册商标和普通的未注册商标.但我国的商标法却仅对未注册的驰名商标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未注册商标进行了保护,而普通未注册商标则无人问津.本文就此发表相关见解,希望对未注册商标的保护和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鲁佳 《法制与社会》2010,(19):93-94
驰名商标本身所具有的巨大商业价值使其成为假冒、仿冒的侵害对象,建立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是十分必要的。根据《Trips协议》和《巴黎公约》的规定,将对驰名商标的保护扩大到未注册的商标上,将注册的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扩大到非类似商品或服务上;确立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制度。本文指出对于驰名商标的认定方式、认定标准、保护范围及措施等问题进行探讨,对于完善驰名商标的保护制度,维护公平的竞争环境,保护商标权人和消费者的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冯晓青 《法学家》2012,(4):115-127,179
未注册驰名商标属于驰名商标范畴,但在受法律保护方面与已注册驰名商标存在较大差异。保护未注册驰名商标具有正当性,符合商标权作为私权保护的立法意旨,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精神,有利于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未注册驰名商标在理论和实践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澄清,如未注册驰名商标能否因使用而获得商标权利。从立法层面看,未注册驰名商标受到了国际公约和很多国家商标立法的保护。我国法律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在第三次修改《商标法》的过程中,应对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做出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驰名商标承载着比普通商标更多的信息,蕴涵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也正是因为这使得驰名商标相对普通商标而言更容易受到侵害,法律为了维护其利益而对其类化并特殊保护。但随着商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法律对驰名商标保护已有些力不从心,我们当初对驰名商标特殊保护价值基础已经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本文拟就从三鹿有毒奶粉事件出发对驰名商标保护价值做一反思。  相似文献   

6.
论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云 《知识产权》1993,(1):39-41,43
一般而言,商标是指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在其商品上使用的、表示商品来源的标志。而驰名商标则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商标,它是指那些使用时间长、商品行销范围广、为消费者普遍知晓、在竞争中取胜、并占有一席之地的商标。驰名商标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国的经济实力。世界十大名牌都被美国、日本、德国等经济强国所占据。正由于驰名商标的重要性使得各国无不对其实行严密保护。商标法是有关商标保护的最古老、也是最主要的法律。驰名商标作为商标的一种,自然与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纵向的驰名商标的刑法保护立法沿革的考察,和横向的国内外相关立法的比较相结合,认为我国对驰名商标实施和普通商标的准同等刑法保护,有必要对我国现行的驰名商标刑法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采取驰名商标和普通商标的有区别刑法保护制度,从多个方面扩大驰名商标的刑法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我国即将入世这一特定背景 ,对驰名商标的认定与保护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国内法与国际条约的比较 ,发现我国在驰名商标保护中存在的不足 ,提出应建立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制度 ,联合商标和防御商标制度。论证了修改现行《商标法》的必要性 ,并对驰名商标特殊保护条款应规定的内容作了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9.
商标淡化是指冲淡驰名商标的显著性,削弱驰名商标与其所表彰的商品或服务之间的特定联系,降低商标所承载的信誉的一种新兴商标侵权行为。作为侵害驰名商标的重要形式,淡化行为的出现使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变得尤为迫切和必要。本文从分析淡化行为的理论和实践出发,针对我国的立法现状提出了目前急待加强的商标保护的若干对策和构想。  相似文献   

10.
一般认为,注册驰名商标是驰名商标保护制度中最典型的商标,因此对驰名商标保护的研究大都侧重于注册驰名商标。而实际上,未注册驰名商标与驰名商标同样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更容易招致抢注、假冒等行为的侵害。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进行理论上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姚兵兵 《知识产权》2007,17(6):44-48
司法认定驰名商标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在个案认定驰名商标中法院应准确理解立法本意,把握好商品跨类保护的界限,在侵权或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中将真正具有显著性、享有较高知名度和信誉的商标认定为驰名商标并给予跨类保护,防止人为扩大商标跨类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12.
驰名商标一般是指经过长期使用,具有良好信誉,为相关公众知晓和推崇的商标。驰名商标是企业的重要财富,因其被公众肯定而给企业带来较普通商标所不能比拟的商业利益。对驰名商标进行域外保护的法律依据主要有两种:国际公约和各国国内法。本文指出我国驰名商标在域外发展战略中应该综合运用相关国际公约和各国国内法的规定,对驰名商标进行全面保护,避免"抢注"等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商标淡化行为所带来的危害说明建立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制度实为必要。本文在商标淡化理论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立法方面的缺陷,并在借鉴国外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与普通商标相比,驰名商标不仅具有知名度更高、信誉更好、商品市场更广阔、竞争力更强的特点,而且蕴含着更高的商业价值.因此,应当对驰名商标实行充分的法律保护,特别是刑法保护.事实上,在我国确实对驰名商标进行了一定的保护.但是,有关保护还不够充分,确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主要就是:增设淡化驰名商标罪;将未注册驰名商标纳入侵犯商标权犯罪的对象范围;加大对侵犯驰名商标权犯罪的惩罚力度.  相似文献   

15.
未注册商标的使用很普遍,对其加强保护,已成为国际趋势。我国商标法制已将未注册驰名商标和未注册而有一定影响的商标纳入保护范围,但对未注册商标尤其是未注册普通商标的法律保护,制度上仍存在明显缺陷,应尽快完善。  相似文献   

16.
王正志 《中国律师》2005,(10):67-67
驰名商标是指在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并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注册商标。对于消费者而言,驰名商标代表着良好的商品质量和商业信誉;对于厂家和商家而言,驰名商标意味着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经济利益。所以,随着驰名商标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经济意义,对它的保护成为国际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国际范围内协调对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成为有关的国际组织的工作重点。无论是立法还是执法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即不仅要保护驰名商标,而且要为其提供高于普通商标的保护。对驰名商标提供高水平的保护是驰名商标保护的实质内容。按照法律规定,驰名商标的保…  相似文献   

17.
法律上给予驰名商标诸多特别的保护,表现在对未注册商标的保护、对注册商标的跨类保护、对企业名称的保护和对网络域名的保护等方面。本文就驰名商标在这几个方面的优势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8.
王超 《法制与社会》2010,(21):31-32,35
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财产权,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商标的作用和价值也日益凸显。商标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区别符号,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内涵更加丰富、意味更加深远的信使。作为商标的一种特殊形式,驰名商标由于其特有的经济价值而为人们所推崇。从某种意义上讲,驰名商标就是重要的生产力、就是市场、就是效益,保护驰名商标就是保护生产力,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驰名商标保护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知识产权制度在中国经历着一个发展、成熟、完善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对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国际上对于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已突破商标专用权的地域原则和注 册原则,要求成员国之间相互保护尚未在本国注册的外国商标,并扩大到非类似商品 及服务上,还在驰名商标对抗的要素上,除商标外,进一步涉及到厂商名称等商业标 记及域名。我国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在立法和执法方面都有所进展,但在商标注册、地 域范围、认定方式等问题上,还有值得探讨的地方,对于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的目标、 途径都应加强研究,以期完善立法,维护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20.
驰名商标是指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对驰名商标的保护一直是我国学界关注的热点。作者结合现行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国际条约,分析了驰名商标的特点,认定原则的转变以及对驰名商标的新认识,明确驰名商标不是永远都驰名,驰名商标仅仅是一种法律保护手段,驰名商标的效力仅及于个案等。最后作者探讨了驰名商标的地域范围和保护范围,以期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对驰名商标的认识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