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满清末年(20世纪初)西方文化生活方式的传人,起初推行“文明结婚”成为风气;到民国初期(20年代)婚纱花冠首次在我国亮相。留学归来的一代新人,选择在礼堂或教堂举办婚礼:新娘披婚纱,戴花冠,白色手套,手捧红玫瑰;新郎打领结,穿西装礼服;代替花轿的是缀满鲜花的小汽车,新人由亲朋好友簇拥着,多气派!  相似文献   

2.
“啪,啪啪!”鞭炮奏鸣,迎亲“的士”按着欢快的喇叭,行人举目注视,左邻右里探头张望……婚礼进行曲的第一乐章,一开始就是一个小高潮。男女公民“结婚”,根据我国的婚姻法,是从男女双方婚姻登记之日算起。然而,人们更看重迎亲、摆喜宴的日子,以此为正式“结婚”。这两个日期往往相差甚远,三五个月,一年半载,甚至更长的时间。造成这个“时间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广州市新人的洞房中,你往往会看到:一帧精美的婚纱相,或端正地挂在墙壁上,或郑重地陈设在柜台面。原来新郎新娘早就进行过一次彩排。于是,有人把照结婚相,登记结婚,作为这支多情的婚礼进行曲的序曲。拍结婚照,是地道的“引进项目”。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礼教,禁锢了人们的头脑。老一辈的新郎哥,不少是在拜堂完毕,揭开了新娘头上的红巾,夫妻才第一次见面。在进洞房前去照什么结婚相,那是不可思议的。广州人现时对结婚相的“引进”是完全没有消化的。留心观察一下大街上的照相馆,橱窗中挂出的“样板”,都是一个模式——新郎穿正统的西装,领带;新娘披戴立  相似文献   

3.
五颜六色条纹的拱形帆篷,映衬着“蜜月”影廊几个字,似乎,那扇虚掩着的小门后,是一个童话世界。这是位于广州市大德路的一间专营结婚照及艺术照的个体影廊。准备披嫁衣的姑娘,对这间“蜜月”影廊并不陌生,那高贵的白婚纱,那典雅的红褂裙,一生就那么一次了,是该留下个美丽的回忆。这天,一对情侣慕名而来。男青年站在一旁,看着化妆师细心地为姑娘上粉、抹胭脂、描眉,最后,涂上唇膏。“我从来没有见过你这样漂亮!”他冲口而出。姑娘怪不好意思的。她对化妆师说:“我结婚那天;您能不能上门替我化妆?”  相似文献   

4.
张文秋原名张国兰,曾用名张一平,湖北省京山县人。生于1903年。1949年10月15日,其长女刘思齐与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结婚;1960年,其次女邵华与毛泽东次子毛岸青结婚。张文秋由此成为毛泽东的双重亲家。  相似文献   

5.
流矢穿心     
《法制博览》2010,(18):1-1
社会新特征 没结婚的跟结了婚的一样同居,结了婚的跟没结婚的一样分居。 没有钱的像有钱人一样装富;有钱人像没有钱的一样装穷。  相似文献   

6.
恼人的裂缝     
按照原来的计划,郭传军与何飞那个一室一厅的新居现在应该已经结束装修,他们可以告别租房生活,搬进属于自己的"家"。但是,当4月1日,记者来到位于5号线大屯东站附近的金泉家园8号楼时,郭传军与何飞的新居仍然是裸露着墙面,杂物板材凌乱堆放,装修已经停工将近一个月了。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近日,海淀区总工会主席惠远霖与区总工会相关人员一行来到区非公企业鸿毛饺子餐饮有限公司、西郊板材建筑市场、太森国际婚纱摄影广场以及旗舰集团调研工作。  相似文献   

8.
半臂的距离     
邱刚 《工会博览》2008,(18):47-47
他们结婚不过一年,彼此已经感觉,无论生活习惯还是性情爱好,都与对方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9.
永远的嫂子     
记忆中,我从未叫过伍兰嫂子,尽管她是大哥的女人。因为,她和大哥并没有结婚。  相似文献   

10.
经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地税局日前出台针对小城镇建设的税收优惠政策规定,新居占用耕地面积小于原宅基地的农村居民,可享受到免征耕地占用税  相似文献   

11.
陈麒穗家住重庆万盛区青年镇毛里村接龙桥社,她家非常穷困,20岁时,她与大两岁的上门女婿石现福结婚,挑起了上养老、下养小的沉重负担。  相似文献   

12.
培养女人     
我们经常说.女人是男人的学校.好男人是结婚后女人给造就的。殊不知.男人也会培养出一个很优秀的女人. 我的一个朋友.到了年近三十岁才结婚.偏偏找了一个比他小六岁的女孩。刚结婚的时候.我们见到他就说.这样的小女孩你能哄得了?到时,够你难看的。朋友只是一笑了之.不置可否。最终.朋友还是和那个女孩结婚了。  相似文献   

13.
佚名 《法制博览》2010,(20):56-56
据说,美国的有钱人都很害怕结婚,因为离婚财产分割实在太血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好莱坞,那些大款明星孩子都生了一串了、人都老了,还在不着急地谈恋爱。  相似文献   

14.
深圳市出台有关规定,以规范法官8小时以外的行为,加强对法院工作人员社交圈、娱乐圈和生活圈的关注。严禁法院工作人员在8小时以外利用职务升迁、岗位调动及家庭遇有婚丧嫁娶、乔迁新居等  相似文献   

15.
先救谁     
秦德龙 《法制博览》2009,(20):63-63
这个经典的故事,再次发生了。 妻子、孩子,婆婆,同时掉进了河里,男人该先救谁? 结婚之前,女人曾和男人讨论过这个话题。面对女人,男人想都不想,笑呵呵地说:“当然,先救你嘛。”  相似文献   

16.
游伟 《法制博览》2009,(23):68-69
中国宫中男子的结婚年龄一般不超过18岁,大多数是在13岁至17岁之间。几乎所有的皇帝、小皇帝、太子在正式结婚之前都已临幸过女人,有着熟练的性经验,有的甚至已经生儿育女。  相似文献   

17.
陈波  张明 《工会博览》2008,(20):18-20
“这孩子太可怜了,没办法结婚生子,甚至无法预知未来,她的前途基本上算完了。”苏平一提起28岁的女儿,总是止不住唉声叹气。  相似文献   

18.
执拗     
罗西 《法制博览》2010,(2):36-36
章太炎大骂袁世凯的故事,曾经一度被传得神乎其神。为了讨要办公经费,章太炎到总统府找袁世凯,一言不合,在总统府掀了椅子,踹了桌子,砸了花瓶。袁世凯派人把他拉走,软禁到北京钱粮胡同一所新居。但软禁归软禁,给章太炎送吃送喝,还允许他的朋友和学生前来探视。章太炎憋得难受,天天靠骂袁世凯消愁解闷。他常常一边嚼花生豆一边咬牙切齿地喊,杀了袁皇帝!  相似文献   

19.
情法之间     
2008年1月12日,是王红和刘祥友结婚8周年的日子,王红要去狱中与丈夫团聚。她期望着丈夫好好改造,一家三口早日过上快乐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李扁 《法制博览》2011,(6):28-28
去高校演讲,有大学生问:现在年轻人是否都很性压抑呢?老一辈十几岁就结婚了,正是性成熟的年龄。而现在上学到二十几,社会属性越来越多,自然属性越发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