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湖湘论坛》2021,34(1)
无因管理关乎个人自由与社会利益两大价值的平衡,对于建构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传统英美法恪守"干预不属于自己之事务乃系不法"的基本原则,坚决反对违背个人意愿而强加法律义务。随着近代以来英美债法的变革,英美法将类似无因管理中管理人的管理费用、管理利益及管理报酬等相关内容安置在了返还请求权的框架之下,在救济效果方面达到了几乎与大陆法系无因管理制度相同的法律效果。通过对英美法中相关制度的历史考察及法律概念的名实之辩,对其相关法律制度的体例与功能进行梳理与比较法上的考量,对我国无因管理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提供借鉴与思路。  相似文献   

2.
危晓美 《前沿》2004,(8):174-176
无因管理在罗马法上被称为“准契约” ,直到近代德、日等国民法才确立了其独立的法律地位。作为一种法定之债的发生原因 ,无因管理会产生无因管理之债 ,但其法律效力决不仅此。本文从民法基本理论的角度入手 ,着重探讨了无因管理的制度基础 ,其性质及因其而产生的请求权等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3.
从我国《著作权法》的两次修改草案来看,立法机关赞成移植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的观点。因此,知识产权理论界应将研究重点放在最大限度保护非会员著作权人利益的配套机制设计上。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的矛盾集中在非会员著作权人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之间。应运用利益衡量的方法,从权利配置的角度赋予非会员著作权人拒绝管理权、报酬请求权等权利,从权利限制的角度对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科以诸多的程序和义务负担。  相似文献   

4.
我国<民法通则>第79条第2款对拾得人的权利只规定了费用偿还请求权,而未涉及报酬请求权.本文结合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指出,根据权利义务对等的民法原则,拾得人尽了保管义务,并付出了必要费用之外的时间和心力,理应得到相应的报酬.立法上确认拾得人的报酬请求权是必要的.报酬请求权与"拾金不昧"的美德并不冲突.  相似文献   

5.
试论破产管理人法律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破产管理人是破产程序中最重要的一个机构,直接关系到破产程序能否公正、有序和高效地进行。我国新破产法对破产管理人的资格、职权、监督、报酬和惩处等内容作出了较为全面的规定,但与国外相关法律规定相比,仍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建议我国破产法应明确破产管理人在不同破产阶段的职责权限和法律地位,增设临时破产管理人制度,明确破产管理人的选任和资格认定办法,完善破产管理人的法律责任、监督和报酬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陈铁水 《思想战线》2001,27(6):116-121
返还拾得物后,拾得人享有向失主请求支付报酬的权利,这是世界大多数国家民法立法的通例,我国目前尚未有相应的法律规定.研究和探寻享有报酬请求权的条件、影响请求权的几种情形、规范或请求权竞合的法律适用等问题,对于完善我国报酬请求权法律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明确消灭时效客体的含义和要件着手,对权利体系进行了考察。考察的结果表明,请求权中的契约债权、返还原物请求权、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不当得利请求权和无因管理请求权符合消灭时效客体的全部要件,应为消灭时效的客体;而其他权利由于不能充分全部要件,所以不应成为消灭时效客体。  相似文献   

8.
马慧珍 《前沿》2002,(4):57-58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制度是民事诉讼法的重要制度之一。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指因正在进行的诉讼的裁判结果与他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 ,而参加诉讼的人。民事诉讼的这一制度 ,一方面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也为保护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合法权益起到很大的作用 ,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完善之处。本文对此作一探讨并提出一些设想。一、《民事诉讼法》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二款规定 :“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 ,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 ,但…  相似文献   

9.
郝晶 《求索》2013,(3):191-193
当劳动者对于用人单位解雇的合法性产生争议提起诉讼,法院认定解雇为非法时,解雇行为无效,劳动关系应继续维持。此时,被解雇日至复职日这段期间的报酬应如何计算及处理,是诉讼实务上重要争议点。我国劳动立法虽肯定劳动者于非法解雇期间的报酬请求权,但对补发工资的构成、解雇异议期以及举证责任的分配等相关问题,或未予解答或规定尚有缺陷。应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务的经验,为遭非法解雇的劳动者的报酬请求权提供合理的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0.
《侵权责任法》第78条以受害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作为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的事由,但第79条和第80条并未确认该抗辩事由。学界通说以法体系解释与法政策考量为进路,否认第79条、第80条可作为独立的请求权基础,认定其仅具有消灭抗辩事由的辅助裁判功能;而少数说以公平原则为支柱,提倡缓和动物饲养人责任的严格度。司法实践中,第78条之适用向过错责任倾斜,第79条之适用向纯粹过错责任"退化",第80条之适用则并未向"绝对责任"异化。动物致害责任不同于一般高度危险责任,不应对其抗辩事由作过多限制。受害人故意在因果关系成立中的作用不同于其他抗辩事由,即便遇危险动物致害之情形亦当为抗辩。第80条对危险动物与普通饲养动物的区分违反一体保护原则,给司法裁判带来法律适用难题,无太大实益。  相似文献   

11.
与侵权、合同相比,无因管理的法律冲突问题远为严重,因此,设计一组切实可行的冲突规则以调整无因管理之债,极具必要性.本文先以比较法为视角,分析了两大法系主要国家的无因管理制度,再对各国无因管理的法律适用模式进行了总结与评述.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组以事务管理地法为原则,并充分反映最密切联系原则的法律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12.
"好意施惠"行为及相关的责任承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好意施惠行为在生活中大量存在,但是它的法律性质却不明确,相关的责任承担往往无法得到妥善解决,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认为,好意施惠行为不是法律行为,它应该属于事实行为中的无因管理行为,在特殊情况下,它还可能转化为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担保法>承大陆法传统,设定了先诉抗辩权制度,规定了保证人先诉抗辩权适格条件、法律效果及适用限制等,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对于平衡保证合同当事各方权利义务、稳定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合同法>第132条第1款规定,出卖人应当具有处分权.根据<合同法>第135条的规定,买卖合同是负担行为而不是处分行为,不需要出卖人处分权.出卖人处分权应当是对出卖人履行转移标的物所有权义务的要求.与此相适应,<合同法>第51条规定的无权处分,涉及的也是出卖人履行转移所有权义务时的合同的要求,而不是对买卖合同本身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我国清朝法在官吏的录用条件、日常监督考核程序以及对官员保持品味义务等方面均有详实的规定和具体要求。我国台湾地区保持公职人员品味义务的规定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强。为构建现代警务制度,应在参酌域外警察法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健全和完善我国的警察法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6.
从比较法角度看继父母子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离婚率的上升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因离婚而带来的新型家庭模式--重组家庭,在许多国家已成为一个亟待法律规制的社会问题.由于重组家庭中的"父母"与"子女"关系(即继父母与继子女关系)具有复杂性,如何调整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各国的立法与实践存在差异.一般来说,普通法国家对重组家庭中的"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采宽松主义,法官和立法者通过扩大"父母"的法律概念的做法,将那些实际上起着"父母"作用的人纳入"父母"的范畴,并在他们之间创设了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而大陆法国家则采严格主义,对继父母子女关系的形成规定了严格的条件,并将继父母与生父母的法律地位加以区分,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仅具有有限的权利和义务.尽管如此,最大程度地保护重组家庭中儿童的权益,仍然是国际社会和各国立法的一致目标.  相似文献   

17.
The draft of the Basic Healthcare and Health Promotion Law directly incorporates the concept of the right to health,which will have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in realizing the constitutional norms of the right to health protection.China's Constitution stipulates the general policy,concrete duties and specific obligations of the state to protect citizens' right to health,which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legislative design.The implementation of state obligations requires the legislation to follow the principles as follows:people-centered public welfare,respecting and protecting the principle of citizens' right to health,equitable access to basic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and the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for the purpose of the people's health.  相似文献   

18.
民事救助义务是民事作为义务的一种,大陆法系国家有明确且一般性的民事救助义务立法,英美法系虽然坚持无救助义务规则,却承认了越来越多民事救助义务的例外情形。随着见死不救的案件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我国对民事救助义务的立法成为一种社会需求,但是将道德义务上升为法律义务,还应当借助救助者与被救助者的关系类型以及救助行为的合理性等因素来限制民事救助义务的范围。  相似文献   

19.
《人权》2021,(1)
The right to peace means that all people have the right to resist aggression,and to safeguard and enjoy peace.As a collective right enjoyed by a country or people,the right to peace has not been clearly established as a legal right by international laws or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This situ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Western countries' long-term control of the individualistic human rights discourse.With the deepening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addition of the concept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human beings in UN resolutions,peace is the common goal of all countries,and the whole of human society,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s raising an increasingly higher demand for the right to peace based on the rule of law.The right to peace based on the rule of law requires that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stipulate the right to peace via international laws and conventions and clarify its connotations,the subjects of the right and their obligations,as the implementing agencies and ways to realize the right.  相似文献   

20.
代孕技术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为不孕夫妇带来了福音,同时也给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制度带来了冲击.不孕夫妇的生育权和代理母亲的身体权为代孕行为提供了合法性基础,代孕协议使代孕行为权利义务关系更加确定.法律不应对代孕行为一味禁止,而应当面对问题合理规制,发挥其公益性初衷,遏制其危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