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今天,我十分高兴地和同志们,特别是当年战斗在闽浙赣边区的老同志一起,出席在这里隆重举行的《中共闽浙赣边区史》首发式。《中共闽浙赣边区史》是我省继《中共福建地方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之后,在党史研究上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在此,我谨代表中共福建省委,对《中共闽浙赣边区史》的出版发行,表示热烈的祝贺! 闽浙赣边区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党在南方的革命战略基地之一,在革命战争的峥嵘岁月里,边区党组织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同省情、区情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孙克骥,1917年出生于福建崇安县(今武夷山市)。这位开国老将军的故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闽北革命的中心地区.闽浙赣苏区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苏区的一部分。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共闽赣省委、中共闽浙赣特委、中共福建省委、新四军三支队崇安留守处等4个省级机关驻地。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共闽北地委和闽北游击纵队活动的重点地带。  相似文献   

3.
孙克骥,1917年出生于福建崇安县(今武夷山市).这位开国老将军的故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闽北革命的中心地区,闽浙赣苏区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苏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闽北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它以福建崇安为中心,包括福建崇安、浦城、建阳、建瓯、邵武、光泽、松溪、政和,江西铅山、广丰、上饶,以及浙江边缘纵横三百余里的广大地区。闽北苏区形成于一九三○年春,是年七月,同赣东北苏区合并成为闽浙赣根据地的一个重要部分,一九三三年四月,又与建黎泰等苏区合组为闽赣省,成为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中央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最重要苏区,闽浙赣苏区是方志敏等人在闽浙赣边区创建的地方苏区,是全国六大根据地之一,也是中央苏区的东北屏障和右翼。在苏区中央局的指导下,方志敏带领闽浙赣省人民在经济上无私支援中央苏区,在军事上多次击退敌人"围剿",巩固和扩大了根据地。为了掩护中央红军主力战略大转移,方志敏带领红十军团北上抗日,英勇战斗,牵制了国民党的很大兵力。闽浙赣苏区对中央苏区的壮大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闽北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创建较早、长期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它以福建崇安为中心,全盛时包括福建崇安、浦城、建阳、建瓯、松溪、政和、光泽、邵武,江西铅山、广丰、上饶、贵溪,以及浙江边缘纵横三百余里的广大地区,拥有县城四座,人口五、六十万。一九三○年十月,闽北革命根据地同方志敏、黄道、邵式平领导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合并,成为闽浙赣根据地最主要的两大区域之一。一九三三年四月,又与建宁、黎川、泰宁等根据地合组闽赣省,成为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闽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在闽浙赣  相似文献   

7.
闽粤赣边区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创建并长期坚持的老革命根据地,也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它历经土地革命战争、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之后,解放战争时期开展游击战,以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的胜利,续写了它的光辉历程.  相似文献   

8.
闽北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一九二八年秋,闽北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武装起义,在斗争中产生了闽北的红色武装——民众队。在同国民党反动派的长期艰苦的斗争中,由民众队到红军第五十五团;由闽北独立团至闽北独立师乃至苏区各地的地方武装,闽北红军和地方武装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整个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武装的坚强一翼。主力红军长征和北上抗日先遣队出发后,闽北红色武装成为闽浙赣地区的重要支柱,驰骋于闽浙赣三省二十余县,  相似文献   

9.
在南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北革命根据地与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互为犄角,后发展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被誉为“方志敏式”的革命根据地。 闽北革命根据地是通过武装斗争创建的。闽北红军的发展壮大,是按照方志敏建设铁的红军的思想,经过黄道、黄立贵等革命前辈创造性的实践,使闽北红军和根据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东南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10.
正建瓯,是福建最早设置的4个县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人才辈出,曾是闽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党史资源也丰富厚重,是闽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建瓯支部的诞生地。建瓯支部的成立,点燃了闽北革命的星星之火,继其之后,闽北爆发了崇浦农民暴动,建立了工农武装,创建了红色政权,建立了管辖20余县、地跨闽浙赣边的闽北革命根据地,成为闽浙赣革命根  相似文献   

11.
闽北地区与江西、浙江省毗邻。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北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3年4月,闽北划归闽赣省领导,成为中央苏区组成部分。在三年游击战争中,闽北党组织与中央失去联系,独立坚持斗争。1936年,与闽东、浙西南勾通联系,成立中共闽赣省委。从此,闽北红军游击队,在闽赣省委领导下,在福建的崇安、浦城、建阳、建瓯、邵武、顺昌、光泽、南平、松溪、政和、周宁、寿宁、屏南、将乐;江西省的上饶、铅山、广丰、金溪、资溪、贵溪;浙江省的庆元、龙泉、江山等二十余县的范围里开展殊死的游击斗争。“西安事变”后,中共闽赣省委采取一系列措施,促成了闽北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相似文献   

12.
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成为蒋介石反革命统治由权势横暴、倒行逆施到民心尽失、全盘崩溃的转折点。福建省闽粤赣边区的党组织和游击部队从分散隐蔽转入公开发动游击战争。闽浙赣边区党委开展爱国游击战争.发动群众扩大武装,摧毁国民党统治的反动基础.恢复与建立民主根据地。同一时期,在中共闽浙赣边、闽粤赣边区委的领导下。  相似文献   

13.
70年前,在闽浙赣边区占有重要地位的闽北,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闽北分区委。为了夺取革命的胜利,闽北党组织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列,领导团结闽北人民进行了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献出了数十万革命先烈的鲜血和生命。这是我们永远要铭记的。 一、闽北分区委建立之前闽北党组织的设立与状况 闽北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早期革命根据地之一,是  相似文献   

14.
由福建师大、闽浙赣党史办、原福州军区史学研究者编著的,反映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闽浙赣边区党的历史的《中共闽浙赣边区史》,已由厦门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4月1日在福州举行首发式。省政协主席游德馨,省委副书记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在江西东北部和安徽南部,以浮梁程家山为中心建立的皖赣边革命根据地,是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1934年3月到1935年1月,近一年时间,党领导皖赣边军民开展英勇的革命斗争,使这里成为闽浙赣省委领导下的仅次于赣东北中心区和闽北苏区的第三大苏区.一、皖赣边革命根据地的形成与发展皖赣边革命根据地东抵婺源,西临长江,南达乐平,北界东至,包括江西境内的河东、河西(均属浮梁境)、彭泽、波阳、都昌、浮梁、乐北、湖口、婺源、景德镇和安徽境内的秋浦、东流、祁门、望江等14个县和特区.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闽北苏区亦称闽北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內革命战争时期,福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的著名区域之一。它正式形成于1930年5月,起先以崇安为中心,包括了当时福建省崇安、浦城、建阳、建瓯、邵武、光泽、松溪、政和诸县,江西省的铅山、广丰、上饶诸县,以及浙江省边缘纵横300多里的广大地区。1930年7月,与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合并,成立闽浙赣革命根据地。1933年4月,又与建黎泰革命根据地合组闽赣省,成为中央苏区的一个组成部分,直至红军长征止。在这四年多的时间内,报刊活动作为苏区文化建设的基础构成,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相似文献   

17.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会昌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苏区全红县,位于闽粤赣咽喉的筠门岭被誉为中央苏区南大门。中共会(昌)寻(乌)安(远)中心县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筠门岭关税处、筠门岭对外贸易分局、粤赣军区、中共粤赣省委、粤赣省苏维埃政府等先后设在这里,成为领导和组织闽粤赣边区各县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重要枢纽。  相似文献   

18.
民主革命时期,福建从1926年4月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起,至1949年8月止,曾先后建立过四个“福建省委”(其中还不包括闽赣、闽浙边、闽浙赣和闽粵赣等边区党委)。它们都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也都先后完成了自己的光荣使命,起过领导福建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9.
苏区时期创办的闽北红军医院,以及所属的医疗单位的设立,使闽北根据地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医疗网点,它在闽浙赣医疗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0.
武夷山市(原为崇安县),于1949年5月9日解放,被誉为"福建解放第一城". 解放战争时期,崇安是闽北游击纵队开展爱国游击战争的中心地带.1946年11月至1947年1月,中共福建省委在南(平)古(田)(建)瓯地区召开具有历史意义的省党代会.会上,中共福建省委改设闽浙赣区党委(9月改称省委);制定了<闽浙赣区党委关于发动爱国游击战争决定>、<闽浙赣区党委告闽浙赣全体党员书>等文件,并部署了各地区爱国游击战争工作,决定闽浙赣区党委委员王文波任中共闽北地委书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