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对国家发展目标的科学定位,正在成为新时代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主旋律。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途径,也是维系协调与和谐发展的保障。和谐社会必定是法治社会,法治社会则必须实现司法公正。因此,司法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保障,是维护社会公正与社会和谐的制度保障底线。  相似文献   

2.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灵魂和价值追求。公平正义的实现,不仅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更要靠司法公正提供保障。司法公正既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作为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法院的审判工作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最主要途径。公正的司法裁判,有助于形成惩恶扬善、是非分明的价值观,推动社会和谐稳定;不公正的司法裁判则会使民众善恶难分、是非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目标。公证、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工作直接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民主法治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司法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保障.也是维护社会公正与社会和谐的制度保障底线。如果司法腐败,将会纵容和放大社会的腐败,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5.
一、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司法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保障,也是维护社会公正与社会和谐的制度保障底线.如果司法腐败,将会纵容和放大社会的腐败,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6.
发挥检察职能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是检察工作的本质和规律,也是实现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是保障公平正义的重要防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着重要任务。检察机关应进一步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积极发挥检察职能,有效惩治与预防犯罪,促进在全社会实现公平与正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7.
倪颂文 《行政与法》2007,3(7):29-32
和谐社会的根基就是民主法治,而法治社会则必须保证司法公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依靠公正的司法来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通过司法裁决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乃至政治问题,应当成为整个社会的首选。因此,探究影响司法公正的原因,实现和维护司法公正,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与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人类追求公正的努力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司法公正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任务,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手段途径之一。刑事司法公正的实现则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法律援助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援助与司法公正的实现司法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但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往往又存在司法不公正的现象,从而影响了法律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为人们在法律范围之外解决矛盾和冲突,从而引起社会不稳定埋下了祸根。司法公正,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当老百姓踏上维权之路,实体、程序、审判的公正,便成为他们衡量社会公信度的重要标准。因此,实现司法公正,维护法律的尊严已经成为我国司法工作迫切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为了实现司法公正,为了帮助那些无力维护自身利益的社会弱势群体捍卫…  相似文献   

10.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公平正义是其最基本的内容之一,程序公正在社会公平正义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现代司法理念所追求和所能表达的最基本的司法公正。程序公正具有丰富的内涵,不仅对实体公正即结果的公正起到保障作用,同时有其独立的内在价值。程序公正是和谐社会的必备要素,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协调利益关系与缓解社会矛盾,是现代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与本质要求。无法律则无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必定是法治社会,法治社会则必须实现司法公正。因此,司法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保障,必须把司法公正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来加以重视和建设,大力推进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2.
言论广场     
郑功成:司法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保障我认为有必要把司法公正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来加以重视和建设,多管齐下地推进司法公正。我不赞成司法系统提效率或将效率与公平正义相提并论,而是应当摒弃一些司法机关与司法人员的所谓效率观,因为效率是经济发展的理念,民主是政治领域的理念,司法的理念就应当是依法维护公平、伸张正义,进而实现社会和谐与社会安定。我国的司法体制从根本上必须考虑中国的现实国情。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乃至政治诉求多元化的时代,亦有必要对司法体制做出相应的改革与调整,…  相似文献   

13.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只有坚持公平正义,做到合法合理,平等对待,及时有效,才能实现公正执法、伸张正义,才能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法院的一名法官,怎样做才能捍卫公平与正义呢?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实现司法公正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特殊的推进作用。在法治社会里,司法是法治的最后一个环节。司法能否公正,直接体现一个社会在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确保民主政治和实现法治程度的实际水平。从构建和谐社会角度考察,实现司法公正对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因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是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表现。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就要着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就要妥善处理社会分配关系,就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就要切实保证社会成员机会平等,就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就要广泛进行社会公正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不断探索创新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须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建设和谐社会摆在重要位置,作为维护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权保障的法律援助制度,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法律援助制度之所以作为现代社会民主政治、文明进步、实现司法公正、社会正义的标志受到关注,是因为人类社会进入了呼唤公平、呼唤正义、呼唤法治、呼唤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时期。  相似文献   

17.
司法鉴定科技需求的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司法鉴定具有科学和法律的双重属性。司法鉴定在保障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司法鉴定行业科技发展的现状已不能适应司法鉴定行业自身及社会进步的要求,针对司法鉴定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司法鉴定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需求、可行性、目标和意义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司法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保障。实现司法公正必然要以司法独立为必要条件。实事求是地讲,我国司法独立制度还处于一个探索和改革阶段。司法独立的最大障碍来自于行政权。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落实到进一步推进司法独立制度的建设上来,从制度建设上摆脱对行政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9.
建设以法治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以公平正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进一步加强司法人员的司法伦理道德建设,为实现司法公正提供平台。加强司法伦理道德建设,只有坚持公正、人性、平等、理性等原则,才能使司法人员真正以人为本,实现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民主法治、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树立公平正义、诚信和谐的社会风气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充分发挥律师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是社会各界不争的共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为律师业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律师界能否更好地担当起社会责任,决定着律师界能否回应时代召唤,使自身的社会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赢得社会的更多尊重和信任,从而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我国的律师业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后,要再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也决定于律师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能否更好地担当起社会责任。一、捍卫法律尊严,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内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的社会。法制的尊严和权威受到破坏,公平正义不能彰显,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