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加强参政党参政能力建设,是民主党派建设的重要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提高参政能力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加强参政党参政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提高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和水平,是新时期多党合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科学发展观对参政党加强自身建设和发挥参政议政作用提供的根本性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参政党要做到坚定不移地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要始终坚持参政为民,不断建设高素质的参政党。  相似文献   

3.
妇女参政是国家法律赋予妇女的权利,也是妇女应尽的义务。尽管近年来我国的妇女参政力度和广度都有所提高,但实践中仍面临着许多难题和困惑。文章以成都市村(居)挨届为时间节点,探讨当前农村妇女参政的现状和困惑,深入分析农村妇女参政不足的原因,针对性也提出促进村(居)换届中女}生参政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参政党参政技术理论是政治技术理论的移植。参政党参政技术在政治实践广泛存在,但尚未成为自觉的理论研究领域。参政党参政技术创新实践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参政技术在参政党建设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参政党参政技术的利用深度与广度不足:参政党电子党务建设滞后。基于参政党参政技术创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充分认识参政技术创新对参政党建设的意义;科学规划参政技术创新体系;以参政技术创新为重要途径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积极探索和开展电子党务工作。  相似文献   

5.
没有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我国农村的政治文明建设就难以实现。我国农村妇女政治参与存在自主性和自觉性不高、选举和竞选参与的比率较低、权力参与的结构不合理、参政质量较差等问题,需要通过加快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促进妇女政治参与的法律政策执行机制、优化妇女政治参与的社会环境、提高农村妇女的政治文化素养等措施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加强参政能力建设是民主党派与时俱进的客观需要,是执政党提高执政能力的有力支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当前民主党派要进一步提高参政能力,就必须从加强理论建设、创新参政方式、完善参政机制、培养参政人才等四个方面进行重点部署,加强落实,为各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进一步取得实效,为党派整体参政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参政党能力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参政党的参政能力是新形势下加强参政党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在阐述参政党的政党意识与参政自觉性、个体参政能力与整体参政能力、参政体制与运行机制三对关系的基础上,就强化政党意识、提高整体能力、完善参政机制、注重参政实效、突出党派特色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思考,以期进一步加强参政党的参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8.
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在新时期加强参政能力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这是民主党派与时俱进的客观需要,是执政党提高执政能力的有力支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当前民主党派要进一步提高参政能力,就必须从加强理论建设、完善参政机制、培养参政人才等方面进行重点部署,加强落实,为各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进一步取得实效,为党派整体参政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加强参政能力建设是新历史时期民主党派进一步发挥参政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本文论述了新时期新阶段加强参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参政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并提出了加强参政能力建设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的新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世纪,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是多党合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民主党派成员的参政能力,是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一环,应切实提高认识,把民主党派工作摆在各级党委工作的重要位置;支持民主党派按照各自的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发挥各民主党派政治协商的重要职能;增强民主监督的实效性,积极拓展实现监督的形式;推动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职能的发挥,突出其主体作用;加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成员和民主党派机关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1.
新形势下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妇联组织在当前的创新社会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妇联组织要加大对妇女干部的培养教育力度,充分发挥妇女干部在社会管理中的优势;妇联组织要加强对社区妇女的宣传教育力度,充分体现社区妇女在社会管理中的角色作用;妇联组织要深入农村妇女群众中,发挥妇联组织和农村妇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村青年妇女是当今社会一个相对弱势的边缘群体,逐步解决她们的发展问题,既可以缩小社会底层的人群数量,稳定社会生活,也可以为农业现代化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推动农村进步。为达这一目的,既要分析制约农村青年妇女发展的因素,也要在反思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农村青年妇女发展问题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13.
高校社会实践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重要环节,能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目前高校主要通过“高校+政府+科技”、“学生社团-I-主题活动”、“学生社团+政府+项目”、“多所高校+研究生+地方政府”等社会实践模式服务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性别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妇女参政是衡量我国农村社会进步的基本标志。实施村民自治以来,受传统性别分工、对性别平等的错误认识、女性自身素质、参与竞选不足、组织程度较低、国家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异化等因素的影响,女性在村委会成员中的比例有下降的趋势。要扭转这种局面,需要政府、妇女自身和妇代会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其中,影响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因此,政府应尽快改革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创新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制度,保证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从而切实满足农民对于公共物品的需求,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治理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已经做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决策。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根植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民族精神之中,最贴近百姓生活,最具生命活力。在新的形势下推进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弘扬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努力探索我国现代农村社会治理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农村治安是全国治安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和谐、稳定是农村发展的基础。加强农村治安管理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基于一个行政村的调查,以最为严重的农村盗窃治安问题为例。分析其随着农村人口结构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在犯罪时间、对象、形式、主体和损失程度等方面出现的新问题与成因,提出加强农村治安管理的基本前提、治本之策、治标之策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农村环境治理中公众参与已上升为国家意志,多元共治已成为农村环境治理共识。现阶段政府主导下的环境治理公众参与在实践操作层面存在参与意识薄弱、参与过程模糊以及参与机制缺失等参与失灵困境。不同于政府主导下的环境治理公众参与,社区介入依托于社区自身具有的激励优势、民主优势与自治优势为公众参与提供有利契机,有助于化解公众参与失灵困境。农村环境治理实践中通过社区介入推动公众参与的经验诠释了公众参与的动力系统、运作系统与强化系统等关键问题。有别于西方社会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模式,我国农村环境治理需要在政府推动下借助社区介入从宣传认同、公开互动与授权合作等方面提升农村环境治理公众参与度。  相似文献   

19.
中外发展观的演变对乡村建设有重要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发动机”在城市,但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和“蓄水池”在乡村。促进乡村建设,需要对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治理方式,构建政府、市场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城市偏向的发展模式将会扭曲中国经济发展,乡村的发展是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县域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发展县域文化产业,需处理好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资源保护与资源开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实施项目带动集聚发展、品牌引领先导发展、产业融合联动发展、特色推动差异化发展战略重点。采取改革体制,增强活力;借鉴经验,创新机制;政府扶持,政策支持;集中力量,破解瓶颈等得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