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美国与巴基斯坦的反恐合作中,美国对巴援助和巴为支持美国反恐所付代价是互为关联的两大因素,也是受到激烈争议的问题。美国为赢得巴基斯坦对"反恐战争"的支持,不断向巴基斯坦提供大量经济和军事援助,对巴基斯坦的处境及巴政府的举措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大部分援助受制于美巴之间的复杂关系。与此同时,巴基斯坦为支持美国反恐不断付出沉重代价,巴成为恐怖主义威胁的主要受害者。分析美巴围绕援助与代价的利益矛盾,为判断美巴反恐合作的走向提供了一个重要侧面。  相似文献   

2.
“中巴经济走廊”背景下提升中巴贸易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巴经济走廊"战略为中国与巴基斯坦贸易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通过对中巴贸易发展分析,认为中巴贸易存在中方对巴基斯坦贸易顺差较大、巴基斯坦出口中国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而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缓慢、工业化水平较低、中国缺乏对巴贸易的产业等是中巴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扩大从巴基斯坦进口、发展服务贸易和提高巴基斯坦出口产品竞争力等提升中巴贸易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国际能源合作与能源安全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从能源来源、战略通道、合作机制、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为解决我国能源安全问题提供有力支撑。"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的国际能源合作布局,有效避免了对某一国家或者某一地区能源进口的过度依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断推进合作,积极利用现有双多边合作机制,有力推动了区域与跨区域能源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油气资源丰富、资源国出口多元化和消费国进口多元化需求契合、炼油化工技术和建设施工能力较弱,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大量新的合作机遇。但中国企业在能源合作环境复杂多变、大国因素的干扰、非传统安全威胁、合作国的能源政策因素等方面也存在挑战。论文最后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对中国国际能源合作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4.
张力 《南亚研究季刊》2012,(4):1-6,20,4
在美国与巴基斯坦的反恐合作中,美国对巴援助和巴为支持美国反恐所付代价是互为关联的两大因素,也是受到激烈争议的问题。美国为赢得巴基斯坦对“反恐战争”的支持,不断向巴基斯坦提供大量经济和军事援助,对巴基斯坦的处境及巴政府的举措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大部分援助受制于美巴之间的复杂关系。与此同时,巴基斯坦为支持美国反恐不断付出沉重代价,巴成为恐怖主义威胁的主要受害者。分析美巴围绕援助与代价的利益矛盾,为判断美巴反恐合作的走向提供了一个重要侧面。  相似文献   

5.
中国和泰国是对方重要的水果出口市场,热带水果和温带水果有很强的互补性。本文将碳排放量作为重要因素引入扩展引力模型,研究两国水果出口影响因素与潜力。得到结论:(1)中国GDP、泰国水果总产量和中国碳排放量对中国水果出口到泰国有显著影响,两国GDP、中国人均收入、泰国水果总产量及其碳排放对泰国水果出口有显著影响;(2)碳排放对两国水果出口有正向促进作用,泰国的作用更大;(3)两国的水果贸易基本已饱和,中国的出口规模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6.
自1951年中国与巴基斯坦正式建交以来,两国不断深化合作,并建立起"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巴基斯坦人民常用"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比钢硬"来形容中巴关系;中国领导人则将巴基斯坦称作"好兄弟、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中巴友谊更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国家之间关系的典范。2014年2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巴基斯坦总统侯赛因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决定继续发展传统友谊,深化务实合作,维护地区安全,共同打造"中  相似文献   

7.
巴基斯坦是南亚最大的穆斯林国家,连接中亚、西亚伊斯兰世界,毗邻中国西北部穆斯林聚居区。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旗舰项目,对中国和巴基斯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然而,中巴经济走廊面临诸多内外挑战,其中包括巴基斯坦极端势力对走廊施加的安全影响。巴极端势力不仅伤害中方工程人员,破坏走廊项目设施,而且从舆论宣传与意识形态角度对中巴经济走廊的顺利实施构成严峻挑战。因此,中国需要与巴基斯坦在双边和多边层面上开展去极端化合作,综合采取政治、经济和文化措施,防范巴极端势力对中巴经济走廊与中巴友谊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中国和巴基斯坦开展经济合作的重点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巴基斯坦的经济合作现状与合作潜力相比较是不相称的。两国在资源、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上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两国可在机械设备制造、纺织工业、矿产资源开发、能源电信、投资和科技等领域开展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9.
国际石油供求关系再次因北非中东动荡趋于紧张,迫使中国增加与其他国家在非常规能源方面的合作。从对冲策略出发,中国应坚持扩大与发达能源输出国的合作。中国和加拿大在能源开发与贸易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这为两国能源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中加能源合作空间迄今未得到充分利用,双方能源合作的实质性成果还不多。之所以存在这样的反差,有着经济、政治等诸方面原因。中国政府和企业界需要共同努力,克服各种阻碍,利用有利因素,扩大与加拿大的能源合作,实现更大的能源政治和能源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0.
中巴经济走廊实施5年来,项目主要集中在旁遮普、信德、俾路支等地,巴基斯坦北部地区民众从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中直接获益较少,长期的无获得感,已引起当地民众对于中巴经济走廊的抱怨,因此加强中国与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的合作,扩大中国新疆对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的影响,关系到新疆的稳定和开放,关系到中巴经济走廊的成败。  相似文献   

11.
阿富汗与美国"大中亚计划"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提出的"大中亚计划",是要以阿富汗为中心,整合中亚与南亚,企图通过在安全、民主、经济、交通和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形成一个以美国为主导,以中亚五国和阿富汗为主要成员,有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参与的新的地区组合,以此削弱中国和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谋求美国的霸权.但是,实施这一计划将存在诸多困难,不仅阿富汗难以承担重任,中亚国家整合度有限,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的合作同样非常有限,而且中、俄两国的态度也将大大削弱计划的有效展开.  相似文献   

12.
朱启荣  王玉平 《东北亚论坛》2020,(1):54-68,127,128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不断将中国高科技公司与机构列入美方出口管制"实体清单",技术出口管制已成为美国对中国实施极限施压和战略遏制的重要工具。本文运用GTAP评估了美国加强对华技术出口管制对中美两国经济影响,模拟分析中国采取各种对策的效果,研究表明:第一,美国不断加强对华技术出口管制,中美两国GDP、居民消费支出和资本回流净收益率、社会福利、进出口贸易遭受的负面影响也不断加大。第二,采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与"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相结合方式来应对美国技术出口管制,中国不但能够获得更多的宏观经济效益,还可以减少中国出口所遭受的负面影响与扩大中国进口,但可能对美国宏观经济和进出口贸易产生较大不利影响。第三,美方加强对中国技术出口管制,对中美两国生产部门产出影响较小;中国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助于提高美国总产出水平,更有助于提高中国的总产出水平。  相似文献   

13.
国际石油供求关系再次因北非中东动荡趋于紧张,迫使中国增加与其他国家在非常规能源方面的合作。从对冲策略出发,中国应坚持扩大与发达能源输出国的合作。中国和加拿大在能源开发与贸易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这为两国能源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中加能源合作空间迄今未得到充分利用,双方能源合作的实质性成果还不多。之所以存在这样的反差,有着经济、政治等诸方面原因。中国政府和企业界需要共同努力,克服各种阻碍,利用有利因素,扩大与加拿大的能源合作,实现更大的能源政治和能源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的不断上升,中国正在实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与俄罗斯的合作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中俄能源合作的条件得天独厚,但中俄能源合作的外部环境却十分复杂。因此,认清影响中俄能源合作的诸因素,努力排除干扰,使两国的油气合作顺利开展,对于保障中国经济安全、降低因政治因素给能源安全带来的风险,意义尤其重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两国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对国际能源的依赖日益加大。当前中印两国在获取国际能源的过程中竞争激烈。为避免能源因素干扰双边关系的稳定发展,两国正在国际能源竞争中寻求共赢合作,逐步完善协调机制。能源因素对于中印关系而言不完全是挑战,它也将为两国合作提供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6.
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委内瑞拉扩大与中国能源合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委内瑞拉与中国经济技术互补性强,委内瑞拉面临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进一步推动了双方扩大能源合作;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为委内瑞拉能源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能源外交已成为中国的重大外交战略之一;中国政局稳定以及中委两国间业已存在的良好政治关系为双方扩大能源合作提供了良好的信誉保证.中委扩大能源合作是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重大举措.同时,在中委能源合作过程中,我们应遵循相关项目的实施规则,并对因合作而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保持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日本开展对华合作体现为如下战略意图:从国家安全层面看,与中国的积极合作能够有效地遏制和抗衡前苏联的扩张,形成日、美、中对抗前苏联威胁的态势;基于经济战略上的考量,通过对中国现代化提供资金和技术合作,可以确保能源来源的多元化和进军潜力无限的中国市场;从情感因素方面考虑,日本政界人士对侵华战争中的罪行普遍抱有"负罪感",通过对华援助与合作的方式进行某种补偿,成为推动日本开展对华合作的促动因素之一。总之,对日本决策者而言,日本开展对华合作是贯彻和落实其综合安全保障战略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俄罗斯对外政策的东移,中俄能源合作前景广阔。能源是俄罗斯与东北亚国家利益互补的领域,中俄能源合作是区域合作的基础,也是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地区安全保障的基础。双方能源合作既受制于各自的国家利益,还受到美国、日本、韩国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美国试图利用俄罗斯来压制中国并给俄罗斯设置障碍;日本为获得更多的能源利益将与中国进行竞争;韩国的能源多样化战略也将与中国发生冲突。因此,东北亚各国要克服民族界限,远离政治控制,实现能源合作的共赢局面。  相似文献   

19.
突破中俄能源企业合作“瓶颈”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俄罗斯地理相邻,需求与供应互补,能源合作空间非常广阔。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俄能源领域便开始合作,但多年来,合作步伐非常缓慢,其主要原因在于缺少中俄能源企业间的合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经济社会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俄能源企业合作的水平决定了中俄能源合作的深度。中俄能源企业合作是深化中俄能源合作的重要途径。在中俄能源企业合作的进程中有成绩,也存在问题。突破能源企业合作的"瓶颈",是实现中国与俄罗斯在能源领域更深层次合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美国第一能源计划"是特朗普总统执政后发布的美国国家能源政策的总体纲领,它既继承了奥巴马政府能源政策中关于加大本土能源与页岩油气开发、大力发展清洁煤技术以及将能源与环境保护政策相结合的部分,也明确提出取消奥巴马政府"气候行动计划",以及建立同海湾盟国积极的能源关系以服务美国反恐战略的举措。国内层面,"美国第一能源计划"将会有力促进美国本土石油产量的增加、推动煤炭产业复兴,对美国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利弊同在;国际层面,美国将在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全球石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并削弱石油输出国组织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美国退出"气候行动计划"预期将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带来消极影响,但其整体影响有限。"美国第一能源计划"也将为中美能源关系的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因素:一方面可能促进中美在环境保护和清洁煤领域的合作,拓展中国原油进口渠道;另一方面将会明显阻碍中美两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为中美清洁能源合作带来某些干扰和阻力,并有可能使中国的能源贸易形势及能源地缘形势进一步复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