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它作为一种社会主义的“一国两制”,不仅与剥削制度“一国两制”截然不同,而且与以往的社会主义“一国两制”相比,也有自己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实行“一国两制”,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完成──五谈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陈登才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完成和平统一祖国的大业,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凡是中华民族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是违背民族意志的。实行“一国两制...  相似文献   

3.
从“一国两制”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吴葵"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以下简称"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和香港、澳门问题,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运用"一国两制"...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一国两制”论的深刻启示国家行政学院许耀桐“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一国两制”论,是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战略方针和基本...  相似文献   

5.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邓小平根据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国际国内实际而进行的创造性的科学构想,它首先在香港问题上得到实现。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又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一国两制”对我国的法制建设也提供了新的内容。为实施“一国两制”而制定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两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法律,其最根本的特点,就在于它把维护我们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与授权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紧密地结合起来,是一部体现“一国两…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以下简称“一国两制”),是创造性地应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光辉范例。它已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强烈兴趣和反响。对于这个构想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探讨,无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此,笔者不揣浅薄,就其中几个问题谈点初探意见,作为引玉之砖。一、“一国两制”构想与马克思主义“一国两制”作为一种崭新的构想,是无法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找到现成答案的。但决不能据此断定它同马克思主义相左。因为评判某一构想或方案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其  相似文献   

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多次发布“和平统一祖国”的战略方针。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发表后,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提出了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重大决策。这一全新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在世界上还没有先例。它一经提出就影响巨大,那么“一国两制”的提出,究竟有何哲学根据呢?我们认为“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结合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特点提出来的,有着坚实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国两制”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依法治港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回归以来,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中央主要运用基本法治理香港。结合这几年贯彻实施基本法的情况,本文试从分析典型案例入手,着重研究、认识和把握依法治港的基本特点,以利于更好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  相似文献   

9.
人类历史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个崭新的政治思想在中国诞生,这就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战略构想。它不仅是和平统一祖国的伟大战略决策,而且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的重大贡献,对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也将产生强烈西深远的政治影响。一“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战略构想是怎样提出来的呢?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我国政府为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和台湾问题而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以下简称“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在解决香港问题的实践过程中,显示出了它的生命力,在国际范围内也引起了积极的反响。金日成最近说朝鲜“南北双方也可学习香港方式,各自维持现行的经济制度不变,实现和平统一”,就是这一构想的国际影响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1.
"一国两制"绝非以固化香港与内地的隔离,将彼此视为难以包容的"他者",排斥共同发展。若以哈贝马斯的后民族国家理论的视角来分析"一国两制"的内在意涵,会发现"一国两制"并非仅仅按着民族主义原则,建构港人的国家认同,也要求按着工具理性和自利政治原则,积极"包容他者",以包容的心态看待内地与香港之间的文化、价值观、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差异,认清双方在发展问题上存在的共同利益。在这种视阈下,"一国两制"不仅是一个国家统一的方略,也是一个兼顾各方利益,实现区域共赢,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搁置偏见,包容文化差异、价值观的区别和社会制度的分野,共谋发展是"一国两制"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2.
中央提出的“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以及体现这一构想的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举世瞩目。本刊创刊号发表了周毅之、施汉荣合写的《从香港问题看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文,对“一国两制”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理论根据,作了初步的探讨,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关注。随着形势的发展,人们迫切要求加深对“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认识,进一步弄清其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对“一国两制”构想作深入的理论性探讨,成了摆在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新课题。为此,本刊编辑部同《南方经济》编辑部于10月24日在广州联合举行了“一国两制”构想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省市学术界人士近四十人。省委宣传部黄浩副部长参加研讨会并作了讲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曾牧野同志在主持会议的发言中指出,香港问题的圆满解决为实现“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提供了一个新鲜的范例。他说,“一国两制”是八十年代出现的新问题,我们不可能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作中找出现成的答案,因此,要根据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立场、观点,去寻找解决这个新问题的新方法。与会的专家学者分别阐述了“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分析了香港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现状,结合世界的现实、历史的状况和中国的实际,从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不同角度,探讨了“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理论根据。我们现在的研究与探讨还是初步的,仅仅是个开端。为了深入开展对香港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对“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理论探讨,本刊将继续为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论坛,欢迎大家踊跃投稿。这里发表的是广东学术界人士在“一国两制”构想研讨会上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13.
“资产阶级民族”和“社会主义民族”,这两个表述资本主义时期民族和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的概念,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正确的。但我怀疑它们的科学性。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中,给民族下的定义是:“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这个定义是科学的。它表明民族首先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既不同于以血缘关系组成的氏族,以及以若干血缘关系相近的氏族组合而成的部落,也不同于以人们的遗传特征划分的种族。这个定义还表明,民族是以  相似文献   

14.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集中全党智慧,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为解决港澳等问题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原则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的高度统一,体现了求实与创新的思想特色。弹丸之地的香港有六百多万市民,其中绝大多数是靠工薪生活的工人群众,因此,他们的劳动生活状况、社会、政治地位将会极大的影响香港市民的动向。现在香港回归一年了,香港工人运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如何?有哪些新问题、新特点?都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笔者认为,“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工人运动将作为工运  相似文献   

15.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构想,是我们党遵循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在尊重香港、台湾的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含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国家内,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但容许1997年恢复行使我国主权的香港和今后回归祖国的台湾,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的主体是  相似文献   

16.
“一国两制”构想的辉煌胜利●本刊记者姚晓娜香港回归祖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这不仅洗雪了我们民族的百年耻辱,实现了我们民族的百年愿望,更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一个标志,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个标志。它表明“一国两制...  相似文献   

17.
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国家基本法律的形式,落实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就是坚持“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国”,就是坚持“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最高权力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个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的代表,香港、澳门和台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可以  相似文献   

18.
<正>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提出来时,并不被世人看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全世界未曾有哪个国家有过这样的实践。"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裁张志刚说,那时很多人不相信,香港可以在包括税制、法制、财政、入境、教育等方面拥有高度自治权。  相似文献   

19.
人类历史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个崭新的政治思想出现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即我党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它不仅是和平统一祖国的伟大战略的科学决策,而且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也将产生强烈而深远影响的历史的创举。本文仅就“一国两制”的理论依据及其实践意义谈谈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20.
十、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和实践,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逐步实现。这一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和平统一祖国的战略决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一国两制”的“一国”,就是指中华民族只有一个统一的国家,这就是中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