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女儿读小学二年级,成绩优秀。老师为了鼓励好学生,周末在“好学生”额头上贴小花,我女儿获得贴小花的次数较多。不久,女儿额头起了水泡,经医院治疗诊断为:化学粘剂引起皮肤过敏。为此花去医疗费1000余元。请问:此种损失应由谁负责赔偿?  相似文献   

2.
小欣是垫江砚台小学09级2班学生,今天没来上课,不知是生病了,还是碰到了什么意外?我担心着上完一节课,马上拨通了小欣留在“家校联系簿”上的电话号码,得知小欣并没有生病,而且早晨就背着书包上学来了,看来问题很严重,在家人四处找寻小欣的时候,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小欣为什么要逃学?是不是和同学发生了矛盾?是不是她家里发生了什么事?  相似文献   

3.
幽默浪花     
歪打正着大龙在小学任教,长的人高马大、威风凛凛,只是一紧张就会口吃。一次监考,他发现有一个学生在作弊,他气急败坏地指着作弊的学生吼道:你……你……你……你……你……竟敢作弊,给我站起来!语毕,五个学生站了起来……  相似文献   

4.
周濂 《法制博览》2009,(18):39-39
有德性的人多是被造就出来的,没有德性的人多是被纵容出来的。某次监考,开考已过1小时,一个从未在课上露面的学生匆匆进场,西服革履手提公文包,径直来到讲台前,语带诚恳地索取考卷:“老师,我是大四的学生,在东四环那边实习,晚高峰实在太堵了……”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9,(4):F0003-F0003
“看了那么多有趣的漫画,我第一次知道了一些其实距离我们很近的犯罪……”一个流连于漫画展板前意犹未尽的学生这样说。  相似文献   

6.
武宝生 《法制博览》2010,(18):55-55
我在美国探亲时,住所旁边就是一座小学。不同肤色孩子的歌声和笑语,常常在我的耳畔回绕。 侄孙女贵贵就在这座小学读三年级。 那天放学回家,贵贵给我带回一封信,说是她们学校写给我的邀请函:请我在方便的时候为该校三年级的美国娃娃们讲讲“中国故事”。我说我不会说英文。贵贵说,她可以当翻译。我说,那就试试看。  相似文献   

7.
男孩、女孩说:“将来我中学毕业了,离开家去读大学,那时就好玩了,我会很快乐,生活会很美好。”大学生说:“将来我毕业了。得了学位,找到了工作,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我会很快乐,那才是真正的生活。”年轻夫妇说:“将来我们搬到新房子,得到升职,加入乡村俱乐部,我们会很快乐,生活会很美好。”  相似文献   

8.
王开岭 《法制博览》2011,(14):77-77
我是1976年开始读小学的,从小到大,接受的都是应试教育,说实在的,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回忆自己过去的老课本,有的人或许会弄成“忆苦思甜”。这就中了时下所谓“课本改革派”的计策。对于我来说,是只有甜没有苦的——记得当初年纪小,书中满是甜蜜香。  相似文献   

9.
插足与倾销     
哲学家问儿子:“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儿子想了想回答说:“放羊。”哲学家很不高兴,但还是耐着性子问:“为什么?”儿子说:“因为放羊的人最多,既然别人都去放羊,那就证明放羊很好玩,于是我长大了也想去放羊!”  相似文献   

10.
卢周来 《法制博览》2008,(10):25-25
从乡下来的母亲,一天晚上在看电视时问我:“电视上那么多广告,是放给谁看的?村里几十户人家,没有一户买过广告上所说的东西。”当时我就回答:“那是给城里人看的。”没有想到旁边的妻子竟然追加了一句:“今天晚上电视上的广告,除了彩电、电冰箱、洗衣机外,那些高档酒、高档名牌衣服、家庭用小轿车等等我看我们及我们邻居也很少能买得起。可见,  相似文献   

11.
干部的味儿     
各种戏曲的“走台步”,什么“虚拟动作”、“程式动作”等,都得靠演员练好些年,我们今天有些干部走的“台步”,无师自通。一个小伙子朋友和我叙话,他说:“我对一些干部身上的味儿,有研究。哪一级的,权大权小,权虚权实,都写在身上。我一看,就知道。”我说:“旧社会相面的,靠一看二问。”他说:“今天的,不用问.”我说:“人也怪,为什么自己是个什么角色,哪一级,哪一职,都随时随地想着,并随时随地表演出来?”小伙子说:“这叫存在决定意识。当然在家里不摆,在老子面前不摆!”  相似文献   

12.
沈湘 《法制博览》2009,(6):26-27
哲学家问儿子:“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儿子想了想回答说:“放羊。”哲学家很不高兴,但还是耐着性子问:“为什么?”儿子说:“因为放羊的人最多,既然别人都去放羊,那就证明放羊很好玩,于是我长大了也想去放羊!”  相似文献   

13.
薛涌 《法制博览》2010,(18):12-12
(一)坐怀不乱 某个天气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到一家旅店投宿,忽然听到一个女子说要投诉,这个女子衣服穿得少,打扮得很性感,而她房间的空调坏了没人修。旅店又不肯给她换房。柳下惠很怜香惜玉,就对女子说:“不介意的话,你就用我的身体取暖吧!”女子看柳下惠长得还算帅气,就勉强同意,于是两人抱着坐了一夜,直到天亮,柳下惠也没有越轨行为。待女子走后,柳下惠仔细检查了房间的各个地方,顿足长叹:“原来没有针孔摄像头啊!害得我整整一夜动都不敢动。”  相似文献   

14.
看了这个题目,你也许觉得很奇怪,一定要问:“我不是我自己会是谁?”但在现实中,你在许多人眼里都不是你自己:上司会让你像这一个,父母会让你像那一个,同事朋友还会把你和某某相比较,如果你为了适应周围的环境变来变去,你还会是你自己吗?  相似文献   

15.
朱坤 《法制博览》2010,(16):57-57
10岁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读错了一个字。我听了马上站起来,大声说:“老师,这个字你读错了。”老师很不高兴:“你怎么知道我读错了?”“昨天晚上我哥就告诉我这字怎么读了。”从那以后,这个老师就不喜欢我了。为此,老师说我“不成熟”。  相似文献   

16.
王丽 《法制博览》2011,(16):18-18
我对于“素质教育”这个词儿,一直不甚了解,及至看到一份1934年度的《淮安新安小学第六年计划大纲》后,才若有所悟。  相似文献   

17.
马骁潇 《工会博览》2004,(11):69-69
我从小学就住校,直至六年级还总是尿床,宿舍里常常挂着一幅镶着金边的“大地图”,我为此很难为情,每周五总是抱着被子回家去洗。  相似文献   

18.
与舅兄闲步大街,道旁有人卖画:横轴,半展开,一张报纸垫地。卖画人口口声声说“祖传古画。”既是古画,缘何轻贱如此?显系赝品。他连简单的包装都没有,身份自然也不高,难怪无人问津。舅兄却蹲身捧画细看。舅兄近年淘澄字画,很赚了几文,见了古字画都不轻易放过。他翻来覆去看了一阵,问卖画人:“多少钱?”“一口价,2千。”舅兄放下画起身拉着我就走。“回来,还个价嘛!”舅兄头也不回地道:“减个零。”“罢罢,拿去,拿去!”  相似文献   

19.
现在社会复杂了,学生中出现心理和行为偏差的多了,教育帮助指导这些学生是一件很苦、很细致的工作。我最重要的感受是帮助学生克服心理或行为偏差,一定要“双管”齐下,帮学生还要帮家长。有一个女学生,生活在一个干部家庭,父母望女成凤,要求她考试一定要考前几名,电视也不许看,还出了三万元,让她读基金会中学,学习难度增大,仍一个劲地要女儿考班级前几名。女儿心理压力太大,实在受不了,发展到与父母感情淡薄,甚至对立,不愿与父母讲一句话。对母亲只是一个“喂”,不愿叫“妈妈”。有一次吃饭时,她在小房间睡觉,父亲去叫她…  相似文献   

20.
11岁的女儿突然喜欢上了韩国女团,我和爱人这才意识到,平时疏于灌输“耕读传家”的家训,孩子“意识形态”的阵地被娱乐明星占领。女儿平时比较任性,又快到叛逆期了,强制让她不看女团只会引起她的逆反心理,要想做出改变只能另辟蹊径。乘着暑假,我们把孩子送到两千公里外的老家农村小学住读一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